按原定计划,4月2号长和集团将与美资公司签署43个港口转让协议,其中包括巴拿马两个重要港口。
离4月2号仅仅不到5天时间,我国市场监管总局正式开始对该协议进行反垄断调查,以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在接受了将近一个月的社会公众谴责与质疑之后,李嘉诚的长和集团仍然按计划在推进该协议的达成,积极做好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
外界认为,该协议应该可以如约签订,并会对我国的战略利益产生重大影响。
此时,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出手,将依法对该协议的签署进行反垄断调查,这是依据国际与国内相关反垄断规定实施的反制行为。
美国国务院回应,中方对此项协议转让的不满,并不感到意外。
由此可见,美国在此之前,早已评估了此件事情对中国的影响,就是有意为之要。用巴拿马港口控制,来遏制中国的航运,出口乃至我国快速发展。
此次交易的双方,包括美方,都深知此次协议的达成,对中国的影响将是非常重大的。依然坚持准备在4月2号签订协议。
目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出手,让协议签字出现变数。长和集团表态,4月2号只是可以开始签署正式协议的日期,但并不意味着当天会签订正式协议。
毕竟如此重要的协议签署,还有很多方面的关系需要协调,包括相关国家进行的审查。
根据我国的反垄断法规定,类似此类重大交易需提前进行备案,如果交易信息没有提前备案,将会面临上年度收入的10%罚款。
从目前情况来看,长和集团转让43个港口,应该是没有履行备案程序,否则市场监管总局不会反映如此缓慢。
长和集团2024年收入总额达到了4766亿港元,按10%计算,有可能将面临高达476亿港元的罚款。
4月2号之后,长和集团是否继续签订协议面临两难。
如果签订协议,或许将面对中国反垄断调查进行了相应制裁,其股价,未来在大陆与国企的合作都会受到影响,并且面临着476亿港元的罚款。
如果不签订协议,也将会承担向美资公司违约赔偿责任。
面临当前复杂的形势,长和集团港口协议的签署,将面临艰苦的谈判。
个人认为,有附加协议的转让,可能是最优的结果。
这个附加协议就是要充分保障中国航运船只在国际港口通行的自由以及便利,绝不允许通过港口遏制自由贸易与市场自由竞争。
在保障国家利益前提下,按照市场规则进行港口交易,或许是最可行的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