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猜忌周瑜?周瑜临死前做了两件事,彻底让孙权放心

了一画历史 2024-01-28 16:40:39

孙策去世后,是周瑜和张昭带头向孙权行君臣之礼,这份情义孙权始终铭记在心。赤壁之战时,周瑜力挽狂澜击败曹操,为孙权稳定江东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功高震主,孙权对周瑜并非只是依赖,而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忌惮。而周瑜似乎也察觉到了孙权的这种情绪。

面见孙权

赤壁之战后,在建安十五年,周瑜向孙权提出了一项重要的战略计划。当时,刘璋担任益州牧,而益州外部则受到了张鲁的侵扰。为了应对这一局势,周瑜亲自前往京口(即今天的镇江)与孙权会面,向他详细阐述了一项大胆的战略计划。

周瑜在会面中指出:“当前曹操刚刚经历了一场战败,正处于内忧之中,无法与我们将军联合作战。因此,我请求与奋威将军一起攻取蜀地。一旦我们成功占领蜀地,便可以进一步吞并张鲁的势力。

在此之后,我建议留奋威将军固守蜀地,并与马超结盟。而我则会返回襄阳,与您一同据守襄阳以压迫曹操。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逐步图谋北方的领土。”

奋威将军指的是孙瑜,孙瑜字仲异,是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坚之弟孙静的次子,孙权的堂兄。他一生担任过奋威将军和丹杨太守的职务。

孙瑜初以恭义校尉的身份统领士兵,期间他展现了良好的军事才能并积累了丰富的战场经验。除此之外,他还善于安抚部下、招降纳顺,因此深受士兵们的爱戴。

两个细节

在这段历史记载中,有两个细节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为什么周瑜计划在出征益州的时候,会带上孙权的堂兄孙瑜呢?为什么周瑜要离开前线,亲自去京口向孙权汇报?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直接出现在记载中,我们需要通过分析其他相关的历史事件来寻找答案。

首先,我们可以回顾一下《三国志周瑜传》注引《江表传》中的一些重要事件。第一个事件发生在曹操听说周瑜年少有才的时候。当时,曹操曾经派遣蒋干去游说周瑜,希望他能够归附自己。然而,周瑜并没有被曹操的诱惑所动,反而坚定地选择了支持孙权。

第二个事件发生在赤壁之战中。在这场战役中,曹操被周瑜打败之后,还专门给孙权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此次大战正值我军中疾病流行,所以我烧掉战船自己撤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这封信暗示了赤壁之战是周瑜的功劳最大,甚至盖过了孙权。

第三个事件发生在刘备在京口与孙权会晤的时候。刘备故意借机给了孙权一个忠告,他认为周瑜的文韬武略当属万中无一,并且还非常的有气量,“恐不久为人臣耳”。这个忠告虽然没有明确指出周瑜将会做什么,但是却暗示了周瑜可能会对孙权的地位构成威胁。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曹操以及刘备对周瑜的评价,以及他们对周瑜所采取的行动,都有暗地挑唆孙权周瑜关系的嫌疑,这就是周瑜亲自面见孙权的原因,也是周瑜计划出征益州时带上孙瑜的原因。

周瑜亲自去京口面见孙权,而不是上书,这是表明周瑜的一种姿态,他首先要让孙权对自己放心。另外,孙瑜作为孙权的堂兄,他的参与不仅可以增加孙权的安全感,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衡周瑜的权力。

经过深思熟虑,孙权对周瑜的战略计划表示了赞同。他认为这一计划既符合当前的形势,又有利于巩固孙吴的势力范围。于是,孙权决定采纳周瑜的建议,共同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而努力。

孙权的首肯并不只是对周瑜战略计划的赞同,更重要的是孙权对周瑜彻底放心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何况益州与扬州跨越了大半个南中国,这么远的距离,如果大军的主帅不能让君主放心,那这次战役还没开始就已经输了。

中道崩殂

周瑜在江陵为出征做行装时,途中突然病重。他感到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虽然可惜,但他更遗憾的是他的志向未能实现,无法再创立雄图伟业了。此时,曹操在北方依然强大,疆场未静;刘备寄寓江东,有如养虎。天下之事,未知终始,这是朝廷人士忧虑的时候。

周瑜深知鲁肃的忠诚和勇敢,以及他在处理事情上的严谨认真。因此,他决定将鲁肃推荐给孙权,认为鲁肃可以代替自己的位置。他相信鲁肃有能力应对当前的局势,并为国家做出贡献。

在临终前,周瑜给孙权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他说:“修短命矣,诚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复奉教命耳。方今曹操在北,疆场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天下之事,未知终始,此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虑之日也。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傥所言可采,瑜死不朽矣!”

在巴丘,他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周瑜最终在巴丘因病去世,年仅三十六岁。他的离世给孙权和整个东吴带来了巨大的悲痛和失落。

孙权得知这个消息后,深感悲痛,他说:“公瑾有王佐之才,现在却突然离世,我该依靠谁呢?”于是,他亲自到芜湖去迎接周瑜的遗体。

孙权这时的心情一定是痛惜的,因为能为他开疆拓土的军事奇才没有了。不过有可能,他暗地里也松了一口气。

本文为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明出处

原创:了一画历史

墨石白滩层浪迆,川涌东边,一道红阳起。万里山河青史壁。千年梦有英雄几。

关注了一,让我们一起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找倒映着红阳的那一朵朵浪花吧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