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阳《移树说》

秦保 2025-03-06 05:37:24

《移树说》【李东阳】

予城西旧茔,久弗树。比辟地东邻,有桧百余株,大者盈拱,高可二三丈。予惜其生不得所。有种树者曰:“我能为公移之。”予曰:“有是哉?请试。”许之。

予尝往观焉。乃移其三之一,规其根围数尺,中留宿土,坎其四周及底而止。以绳绕其根,若碇然。然其重,虽千人莫能举也。则侈其坎之南棱,絙树腰而卧之。根之罅,实以虚壤。复卧而北,树为壤所垫,渐高以起。卧而南,亦如之。三卧三起,其高出于坎。棚木为床,横载之。曳以两牛,翼以十夫,其大者倍其数。行数百武,植于墓后,为三重。阅岁而视之,成者十九。则又移其余,左右翼以及于门,又夹神道而南以及于涂。再阅岁而视之,其成者又十而九也。

于是条干交接,行列分布,郁然改观,与古墓无异焉。夫规大而坎疏,故根不离;宿土厚,故元气足;乘虚而起渐,故出而无所伤。取必于旦夕之近,而巧夺于二十余年之远。盖其治之也有道,而行之也有序尔。

予因叹夫世之培植人材,变化气习者,使皆得其道而治之,几何不为君子之归也哉!

族子嘉敬,举乡贡而来。予爱其质近于义,留居京师,与之考业论道,示之向方,俾从贤士大夫游,有所观法而磨砺,知新而聚博。越三年,志业并进。再诎有司,将归省其亲。予冀其复来,以成其学,且见之用也。作《移树说》以贻之。

翻译如下:

我家城西有一片旧坟地,很久都没有种树了。近来在东邻开辟土地,那里有一百多棵桧树,大的树干有两手合围那么粗,高达两三丈。我惋惜它们生长没有合适的地方。有个种树人说:“我能够为您移栽这些树。”我说:“真有这样的事吗?那就请试一试。”便答应了他。

我曾经去观看过种树的过程。他先移栽了其中三分之一的树,规划好树根周围的范围,直径有好几尺,中间保留原来的土,只在树的四周和底部挖开。用绳子缠绕住树根,就像系船的碇石一样牢固。然而这些树很重,即使有一千个人也抬不起来。于是他把坑的南边的土埂挖宽,用粗绳绑住树的腰部,使树躺倒。在树根的缝隙间,填满松软的土。再让树向北躺倒,树因为被土垫高,渐渐升高立起。又让树向南躺倒,也是这样的操作。这样来回三次,树的高度就超出了坑面。用棚木做成床,把树横放在上面。用两头牛拉着,十个壮汉在两旁帮忙,那些更大的树,所用的力量加倍。走了几百步远,把树栽种在墓地的后面,种成三排。过了一年再去看,成活的有十分之九。于是又移栽剩下的树,向左右两边扩展,一直种到门口,又沿着墓道两旁向南种,一直种到道路边。再过了一年去看,成活的又有十分之九。

这样一来,树枝交错,行列分布整齐,一片郁郁葱葱,墓地的面貌完全改变了,和古老的墓地没有什么不同了。因为规划的范围大,挖坑时间隔适当,所以树根没有离开原来的土;原来的土保留得厚,所以树的元气充足;借助虚土慢慢地把树抬起来,所以树移栽出来没有受到损伤。在短时间内取得成功,巧妙地完成了原本需要二十多年才能做到的事情。大概是因为种树人治理得有方法,行动起来又有条理罢了。

我因此感叹,世上那些培养人才、改变社会风气习惯的人,如果都能像这样找到合适的方法去治理,那么,有多少人不能成为君子呢!

同族的侄子李嘉敬,因为考中乡贡而来京城。我喜爱他的品质接近道义,就留他住在京城,和他一起研习学业、讨论道理,给他指引方向,让他跟从贤能的士大夫交往,使他有所观摩学习,受到磨炼,增长新的知识,积累广博的学问。过了三年,他的志向和学业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两次在有关的科举考试中失利,他将要回家探望父母。我希望他再来京城,完成他的学业,并且能够被任用。于是写了这篇《移树说》送给他。

1 阅读:3

秦保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