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周总理批评说:你们在里面吃饭,让毛主席在外面站岗

大博小阳 2025-04-21 15:54:57

【前言】

1971年那会儿,周总理见了伊朗的领导,俩人聊得挺投机。眼瞅着快到中午了,周总理觉得肚子有点饿了,就领着这些外国朋友去了全聚德,打算尝尝烤鸭。

全聚德在烤鸭制作上那可是老行家了,毕竟历史悠久,从创立到1971年都已经超过一百年了。所以说,周总理带着外国朋友选择来这儿用餐,那绝对是给了他们极大的面子。

吃饭时发生了件事情,把周总理惹火了。饭后,他直接批评了全聚德的掌柜。

到底咋了?周总理咋这么大的火?

【一、个人崇拜主义的可怕】

记不清从啥时候起,大家心里头就开始尊敬那些厉害的人了。说不定这事儿得从老早老早以前,人类还跟野兽似的那会儿讲起,就有了这种喜欢强者的心思。

而且这种心态一直延续到今天,说实话,仰慕强者也没啥大问题,但要是没了分寸,一味仰慕强者那就不太好了。说起来,近代苏联斯大林那会儿的个人崇拜现象,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斯大林活着的时候,大家都很敬仰他。他自己也察觉到了这一点,还挺喜欢这种被大家尊敬的感觉,所以并没有去阻止大家对他的崇拜。

这种迷信情况越演越烈,已经对社会稳定造成了威胁。在他们眼里,斯大林简直就是苏联的大救星,周围的人都对斯大林大加赞扬,甚至把他的每一句话都当成是金科玉律。

这种做法给苏联社会带来了大麻烦,即使在斯大林去世后,他的影响力在苏联依然很大。那些斯大林的追随者,把他说的话当成金科玉律,还硬要别人也跟着信斯大林。

不过,大多数人并不像那些极端分子那样失去理智,他们没有轻易相信他们的话。但这些极端分子行事无所顾忌,因此给当时的苏联社会带来了极大的恐惧。

有了苏联的前车之鉴,建国后,毛主席对个人崇拜主义格外警惕,他采取了各种措施来防止这种现象的出现。

毛主席在许多方面引领了变革,特别是在党内称呼上。他强调,一旦成为党员,应摒弃职务称谓,转而使用“同志”这一称呼,比如“毛泽东同志”。这一改变,并非偶然,而是毛主席深思熟虑的结果,旨在防范党内可能出现的权力滥用,并且有效遏制个人崇拜的苗头。

另外啊,说起生活中的琐碎事儿,有次某个地方的政府跟毛主席要了张照片,说打算给毛主席立个雕像。毛主席一听这事儿,立马就给那地方政府打了个电话。电话一接通,毛主席就毫不客气地批评他们,说他们要是有心思给自己立雕像,还不如多花点时间去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呢。

在毛主席一顿严厉的训斥后,那件事情最终就这么算了。后来,毛主席老家那边的政府,还特地给他打了个电话,说是打算给他出生的村子修条路。不过,这提议也被毛主席给拦下了,他可不希望别人说他是在借着权力给自己捞好处。

后来,他还动手整改了新闻界,告诉他们别再滥用那些带有个人迷信色彩的词汇,比如崇拜啥的。去工厂检查时,他也要求工人们像对待普通人那样对他,别把他捧得太高。

不过,毛主席作为领导共产党和广大民众创建新中国的领袖,虽然他努力不让大家过分崇拜他,但毛主席在老百姓心里的地位实在太高了,大家怎么可能不敬仰他呢?

【二、周总理支持毛主席的做法】

周总理同样面临着令人头疼的难题。作为与毛主席并肩作战多年的战友和亲密同事,他深知毛主席对个人崇拜现象的深恶痛绝。

周总理心里清楚,个人崇拜可不是好事,苏联那边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所以,他也想出了招来应对这种个人崇拜的风气。

比如说,他一向都把自己看得比老百姓低,从来不用手中的权力给自己或者家里人捞一点好处。而且,他还在好多次会议上,反复提醒大家要当心个人崇拜这事儿。

不过,周总理这样拼,大家对他就越发敬重。要论新中国成立后谁最操劳,周总理铁定排头名。他每日鸡鸣前就开始忙碌,直到夜幕降临才得空休息。

一两天这样做还行,普通人也能应付得来,但要是一直这么干,二十多年不间断,恐怕没人能撑得住。可咱们周总理做到了,他不仅坚持了下来,而且每件事都办得漂漂亮亮的。要是那时候党内有个勤劳奖评选,周总理肯定能拿第一。

一年到头,365天连轴转,搁现在大家可能会觉得这是黑心老板压榨员工,但在新中国初建那会儿,这事儿可不算稀奇。就连毛主席和其他中央的大领导们,也都是这么不分昼夜地干着。

周总理同样也碰到了和毛主席一样的问题,那就是他想避免个人崇拜的风气兴起,觉得自己不应该被这样孤高地看待。但没想到的是,这种风气还是悄悄地越来越严重了。直到周总理和毛主席都离开了我们,这个风气也没能彻底消除掉。

比如说1971年那会儿,伊朗的头头儿来我们中国访问,吃饭那会儿发生的事儿挺有意思的。

【三、吃饭风波】

1971年的时候,伊朗的头头跑到咱们国家来,想跟咱们商量建交的事情。那时候,咱们的外交部长周总理亲自出面接待了他。两个人聊得那叫一个热乎,感觉特别投缘。快到中午吃饭的点儿了,周总理为了让客人感受到咱们的热情好客,就专门请他们去了全聚德,品尝那里的烤鸭大餐。

开车跑了一会儿,最后咱们到了全聚德。车一停,周总理和那些外国朋友就一块儿走进店里。刚迈进门,一眼就看到了摆在那儿的一尊特别显眼的毛主席雕像。

外国朋友们看了那尊雕像,都说刻得真好。可周总理看起来却不太高兴,但他想着现在正在招待客人呢,就没把不满表现出来,还是跟外国朋友们高高兴兴地吃完了饭。

结账那会儿,周总理跟外国朋友打了声招呼,说走一趟去付钱。其实呢,付钱这事儿,秘书完全能搞定。但周总理这回亲自去,不光是为了结账,更重要的是,他想找全聚德的老板聊聊,提个醒儿。

早在1969年,毛主席就下了命令,不让再建他的雕像,就连已经建好的也得拆掉。因此,全国各地都动手干起了拆除的活儿。

可就在大家伙都看着的地方,竟然出现了违规的事儿,周总理能不恼火嘛。他干脆就直接去找全聚德的掌柜,想问问这到底是咋回事。

全聚德的店家老板跟周总理也熟,他赶紧上前跟周总理打招呼,还说要请周总理这顿饭。但周总理哪会答应啊,坚持把饭钱给结了。结完账,周总理就开始对这店家老板提出批评。

周总理问道:“都过了两年了,主席早有规定,怎么你们那儿还摆着主席的雕像呢?”全聚德的掌柜回“这不是因为心里舍不得嘛。主席那么伟大,我们建这雕像就是为了纪念他。”

周总理严肃地说:“这太不像话了!怎么能把主席的雕像建在这儿呢?主席站在外面,你们倒在里面享福,他得吹冷风,你们却吃香的喝辣的,这像什么话!赶紧把它给拆了!”

周总理那话,既带着玩笑意味,又挺认真,让全聚德的老板一下子明白了过来,觉得这事儿确实不太妥当。于是,他赶紧吩咐人,把那雕像给拆除了。

【结语】

给毛主席立雕像,得找个正经地方,好让后人去参观学习,不能随便找个地方就了事。尊敬我们的开国领袖,这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未来信念。要是没了信念,这民族可就没啥盼头了。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