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不行的时候,他跟老婆讲了自己最后的心愿:“我想回湖南,跟老妈埋一块儿。”
毛岸青走了之后,他的妻子邵华,那个与他共度47年春秋的人,心里头真是碎成了千万片。
就在这个时候,她接到了一个老朋友的电话,这个电话让她从难过的心情里重新站了起来。
这位老朋友就是江泽民主席,他跟邵华讲:“你肩上扛的责任还不小呢。”
江主席提到的那个“担子”到底指的是啥呢?
毛岸青最后的心愿后来实现没?
【颠沛流离】
邵华是毛主席家里的年轻媳妇,她老爹是位参加过平江起义的老革命,名叫陈振亚。
她妈妈张文秋和毛主席的关系,那可是亲上加亲,两家结为了双重亲家。
毛岸英的妻子刘思齐,她还有另一个身份,就是张文秋的女儿,而且她还是邵华的亲生姐姐,尽管她们不是同一个父亲。
说起来挺有意思的,这两家人的特别缘分,得追溯到1927年,那时候毛主席随口开了个玩笑。
那年4月27号,在武汉开的第五次党代会上,张文秋跟她刚结婚的老公刘谦初碰到了也来参会的毛主席。
他们俩早就认识,张文秋和杨开慧关系特别铁。
因此,毛主席那会儿跟新婚夫妇开起了玩笑,他乐呵呵地对张文秋讲:“等你们小两口有了小宝宝,别忘了请我尝尝红鸡蛋啊。”
张文秋挺痛快,立马就答应了,笑着说:“到时候我肯定去。”
毛主席想了想,又接着说:“等你家生了姑娘,咱两家就结个亲家!”
没想到,随口一说竟然成真了,最后张文秋的两个闺女,真的就嫁给了毛主席的两个娃。
其实这事儿得往后说。
1927年分别后,他们再次碰头,已经是十年光阴匆匆而过了。
到了1937年,毛主席在延安碰见了张文秋,这时他们各自的生活都已经大变样了。跟以前比起来,两人的生活简直像是换了个天地。
那时候,毛主席的第一位妻子杨开慧,早在1930年就在长沙英勇地丢了性命。紧接着,第二年1931年,张文秋的另一半刘谦初也因为叛徒的背叛,不幸牺牲了。
当年,毛主席惦记着想尝尝“红鸡蛋”的那个小女孩,就是张文秋和刘谦初的闺女刘思齐,那时候她已经长到了七岁。
就在那一年,张文秋在延安巧遇了来自湖南的老红军战士陈振亚,两人后来成了夫妻。
1938年,邵家迎来了个小公主,名叫邵华。
其实邵华本不姓邵,她原本的名字是张少华,这个名是跟着她妈妈的姓。
邵华出身于一个革命家庭,通常来说,像她这样的红色后代,小时候的生活可能总是到处奔波。但邵华的情况很特别,她在八岁前,大部分时间其实都是在监狱里生活的。
1939年那会儿,陈振亚和他的老婆孩子正打算去苏联,结果走到新疆被军阀盛世才给拦下了,关了起来。
最后,他惨遭别人毒手离世,小邵华从此没了爸爸。
张文秋带着她的两个女儿,一直到1946年,才被党中央给救了出来。
她童年历经坎坷,这使得她和毛岸青之间有着一种特别深的情感连接,是别人很难理解的。
邵华在很小的时候就没了爸爸,毛岸青呢,则是没了妈妈。
他1923年在湖南长沙呱呱坠地。
那时候,国家处境岌岌可危,小户人家能过上安稳日子,简直就是做梦也不敢想的事。
1927年发生了那个“四一二”大事后,毛主席为了孩子们能安全点,就把杨开慧还有毛岸英、毛岸青,以及才几个月大的毛岸龙,一起送到了长沙板仓,就是杨开慧的老家那边先住着。
后来,毛主席为了革命事业,踏上了前往井冈山的道路。从那以后,差不多有二十年的时间,他们一家人就再也没能聚在一起。
三年后,反动派终于发现了杨开慧的踪迹,紧接着,她和儿子岸英就遭到了不幸,被抓了起来。
在牢里,杨开慧经历了数不清的苦楚,但她到死都没说出毛主席在哪里,最后壮烈牺牲了。
幸运的是,毛岸英最后还是被成功救回来了。
那时候,毛岸青才7岁大,对生死离别的事儿还一窍不通。
外婆跟他说:“你妈去了一个超级远的地方,你乖乖听话,她就会回来的。”
1930年的时候,毛主席吩咐毛泽民写了封信,悄悄地把毛岸青、毛岸英,还有他们的小弟弟毛岸龙送到了上海去。
毛家三个兄弟到了上海后,党组织把他们送去了大同幼儿园接受教育。
在这段时间里,小弟毛岸龙因为不适应新地方的环境,突然得了痢疾,结果就这么走了。
毛岸青因为弟弟的事情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从那以后,他话就变得很少,不怎么爱说话了。
就在那会儿,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他慢慢懂得了外婆以前对他说的那些出于好心的假话。
他心里明白,妈妈和弟弟毛岸龙都已经永远地走了,不再回来。
1933年那会儿,反动派捣蛋,把幼稚园给搞散了。毛岸青没办法,只好跟着他哥开始到处漂泊。
这两个孩子孤苦伶仃,啥苦都吃过。他们晚上在桥洞里凑合一宿,白天就去干些力气活,像拉黄包车、当小工,还卖过报纸赚点钱。
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有那么一天,毛岸青在上海的英租界里贴报纸,结果不幸被那里的巡警给打了一顿。
毛岸英找到他时,他脑袋已经受了伤,从那以后,这伤就成了他的老毛病。
到了1936年,地下党的同志找到了他们兄弟俩,之后他们就被安排去苏联深造了。也是从那时候开始,他们才重新和父亲联系上,开始互通书信。
那段时间,毛主席经常写信给两兄弟,问问他们学习咋样,生活过得好不好。
之后,两兄弟分别在1946年和1947年完成了学业,回到了祖国。
原以为,这回咱们一家总算是能团团圆圆地在一起了。
没想到,1950年的时候,毛岸英和刘思齐新婚不久,他就毅然决定去朝鲜前线了。
不过,毛岸英刚进入朝鲜一个多月,就英勇地献出了生命,从此长眠在了异国他乡。
听到这个消息,毛岸青心里猛地一震,就像被雷打了一样,他的老毛病——脑病,也跟着犯了。
这次病情特别严重,他没办法,只能去苏联治疗,然后长时间躺在床上养病。
但值得高兴的是,在这段时间里,毛岸青竟意外地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
【喜结连理】
毛岸青在苏联待了7年养身体,后来1957年他就回到了大连。
没过多久,毛岸英的妻子刘思齐就领着妹妹邵华来探望他了。
瞧见嫂子,毛岸青心里头又扯起了对已经离世的大哥的思念,这种难过劲儿让他心里头十分煎熬。
同样,刘思齐心里也是难过到了极点。
她这次来看毛岸青,其实还肩负着一个挺重要的使命。
这一年,毛岸青都34岁了,还没成家立业,有个人因此心里挺着急的。
这个人,他就是我们伟大的毛主席。
他就像大多数老爸那样,特别为孩子的婚事着急,盼着儿子能早点成家立业。
那时候,刘思齐的妹妹邵华也还是自己一个人。
毛主席和张文秋心里都盼着,两家能结成更紧密的亲戚关系。
所以,刘思齐这次还得当个“牵线人”,负责给人搭桥牵线。
毛岸青头一回瞧见邵华,是在他哥哥毛岸英的结婚典礼上。
她以前是个挺害羞的小姑娘,后来在大连又碰见了。那时候的小丫头,现在已经长成了个大姑娘,举止文雅,特别大方。
刘思齐心想,还是给他们俩留点单独相处的时间吧。
真没想到,他们俩居然聊得特别投机,一直到有人敲门说饭好了,他们才不得不结束谈话。
对毛岸青而言,乐观的邵华就像生命中的一股暖流,给他的世界带来了光亮。
这次碰面之后,他们俩就一直靠写信来保持联系。
毛主席知道这事儿后,心里特别乐呵,还背着人悄悄问了邵华的看法。
邵华红着脸,小声地说:“瞅瞅岸青呗。”
毛主席听完这话,心里头明白了,这俩人心里都有对方,就是还差点火候,没正式挑明。于是,他自己动手,给毛岸青写了封打气儿的信,信里头是这样说的:
听说你身体好多了,真是替你开心......听说你和邵华写了不少信,有这回事吧?你俩是不是想处朋友啊?邵华这孩子挺不错的,你可以跟她聊聊,”
就像世上所有的老爸那样,大人物也会为孩子的婚事操心。
1960年五一节快到的时候,毛岸青和邵华在大连举办了婚礼,这多亏了毛岸青父亲的打气。为了庆祝他们的结合,毛主席贴心地赠予了一块腕表和一架收音机,作为两人的新婚贺礼。
他们俩岁数差了一大截,因此毛岸青平日里对邵华特别关照。
尽管工作忙得不可开交,他还是会挤点时间跟妻子出去走走,聊聊天。他们俩经常手挽着手,在夜晚的街道上漫步,真是挺浪漫的。
周末一到,毛岸青就爱自己动手做饭,给家里人整点好吃的。
邵华性格开朗活泼,经常给毛岸青带来许多快乐时光。
他们俩就这么互相扶持着过日子,过得特别美满幸福。
1970年的时候,32岁的邵华给毛岸青添了个大胖小子,这孩子还是毛主席唯一的亲孙子呢。
孩子的名字,是由毛主席他老人家亲手给起的。
他给孙子想名字时琢磨了老半天,最后决定叫“毛新宇”。
“新宇”这个名字意味着全新的世界和广阔的天地,毛主席通过给孙子取这个名字,表达了他期望孙子能够不断为国家和社会出一份力的愿望。
真遗憾啊,毛新宇还没长大成人,一辈子都在为中国费心劳神的毛主席,就在1976年9月9日那天,永远离开了我们。
东方的大人物离世,全国都沉浸在深深的哀痛里。毛岸青这次不仅失去了他无比尊敬的领导,还又一次失去了自己最亲近的人。
以前照片里那一家子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现在就剩他一个还活着。
毛岸青这个人呢,性格有点内向,总是把难过的事憋在心里头。邵华看在眼里,啥也不说,就是一直陪着他,慢慢帮他从难过中走出来。
他出身于伟大革命家庭,深知时间的宝贵,也明白纪念亲人最好的方式,那就是为社会做贡献。
毛岸青很拿手俄语,干了不少翻译的活儿,邵华呢,她是北大中文系出来的。
之后,他们俩跑遍了全国好多地方去做调研,联手创作了一大堆红色文学的书。在这些书里,烈士、革命还有毛泽东思想这些词,都被他们写活了。
毛岸青夫妇就这么平平淡淡地过着日子,安安静静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边忙着工作写书,一边还得照料孩子的生活,同时呢,时间就这么在不知不觉中溜走了。
过完旧年后,咱们迎来了全新的21世纪。这个时代,真的是个新的开始。
毛岸青瞧着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心里头满是感动和安慰,但他的身体状况,这段时间是明显大不如从前了。
【亲切的慰问】
2007年的时候,毛岸青因为心脏病犯了,被送进了303医院接受治疗。
84岁的他,到了人生的最后一刻,眼睛紧紧盯着邵华,认真又缓慢地说:“人嘛,总有一死,邵华啊,别太伤心难过,为我太难过不值得。”
多年来,毛岸青心里始终惦记着老妈杨开慧,他有个心愿,那就是将来走了以后,能和老妈埋在一起,永远守护着她。
邵华静静地听着,心里头难过得要命。
2007年3月23号,毛岸青去世了。
邵华与爱人共度了47年时光,如今爱人离去,他心里头真是碎得跟玻璃渣子似的,痛不欲生。
可就在这时,邵华突然接到了一个老朋友的电话,一下子把他拉回到了现实中。
这位人物乃是江泽民主席。
毛岸青去世的那天中午,大概11点15分的时候,江主席特地给邵华打了电话表示慰问。
他跟邵华说:“邵华啊,你得挺住。我跟岸青老朋友好多年了,他走了,我心里头也是难受得要紧。可人都这样了,没法子改变了。你身上的责任还重着呢,你得打起精神来,往前看。”
邵华听了这些话,心里特别受触动,感觉自己又找到了新的力量,重新站了起来。
4月2号那天,八宝山举行了毛岸青的追悼活动,江主席到场参加了送别环节。
看到这里,江主席提到的邵华“背负的责任”究竟是什么呢?
邵华不光是伟人的儿媳,她自个儿也是个特别出色的女性。
她那时候不光是咱们国家女摄影家协会的头儿,还是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百科部的二把手,而且,她还是全国仅有的15位女将军中的一个。
邵华自打娘胎里出来,就在革命的烽火中历练,后来又在父辈的亲身教导下逐渐成人。她对国家和家庭的热爱,丝毫不比男儿逊色。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邵华立马行动,把自个儿攒下的所有钱全捐给了受灾的地方。
可命运总是爱开玩笑,或许是因为心里太挂念老公,邵华将军最终在2008年6月24日因为生病,在北京永远离开了我们。
挺可惜的,她之前跟毛岸青说好要一起去奥运会开幕式瞧瞧的。
可惜,他们俩最终都没能盼来那一天。
邵华在快不行的时候,跟儿子毛新宇说了一个心愿。
她心里盼着,等自己走后,能被葬在婆婆杨开慧墓旁,和丈夫在另一个世界长相厮守。
2008年12月21号下午,毛岸青和邵华的骨灰被放到了杨开慧烈士陵园里进行安葬。
英勇的烈士们,他们的身躯长眠于青山之间,为了我们的和平生活,他们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这些先烈,我们应当永远记在心里,他们是所有中国人的骄傲。
他们的故事绝对值得在历史长河中占有一席之地。
看到这儿,你心里是不是有啥想法?快来评论区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