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和化学防治比高低,玉米防虫效果殊,绿色防控更可取​

谢景说三农 2025-03-28 01:45:26

生物和化学防治比高低,玉米防虫效果殊,绿色防控更可取

在玉米种植的世界里,虫害就像个不请自来的讨厌鬼,总是想尽办法搞破坏。这时候,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就像是两位身怀绝技的卫士,都对抵御虫害跃跃欲试。那这两位卫士谁更厉害呢?咱们得好好琢磨琢磨。

先来说说化学防治。化学防治就像是一群装备精良的雇佣兵,有着超强的战斗力。那些化学农药一旦被喷洒到玉米地里,就如同精确制导的导弹,迅速地朝着害虫们发动攻击。拿常用的杀虫剂来说,当害虫接触到这些药剂后,很快就会出现中毒的症状,身体变得麻痹,然后慢慢死去。在一些大规模种植玉米的地区,化学防治的效率是相当高的。就比如说,如果一片玉米田遭到了玉米螟的严重侵袭,使用化学农药,在短短几天之内,就能看到害虫的数量明显减少。玉米植株也能暂时摆脱害虫的啃食,继续茁壮成长。

而且化学防治的操作相对简单。不需要太多的专业知识和复杂的设备,农民朋友们只要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背着喷雾器在玉米地里走一遭,就能完成防治工作。这在农忙时节,节省了不少的人力和时间成本。

然而,化学防治可不是完美无缺的。就像一颗外表华丽的毒苹果,看似诱人,实则暗藏危险。化学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破坏。那些残留的农药会随着雨水流入土壤,渗入地下水源,使得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受到严重影响。土壤里的蚯蚓原本快乐地穿梭其中,为土壤疏松透气、增加肥力,可受到农药污染后,它们的生存环境变得恶劣起来,数量也会逐渐减少。而那些依赖土壤微生物生存的小昆虫们,也会因为微生物的变化而失去栖息地或者食物来源。

对于那些非靶标生物来说,化学农药更是一场灾难。花丛中的蝴蝶和蜜蜂,它们在采蜜授粉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喷洒在玉米地周围的农药。蜜蜂一旦接触到高浓度的农药,就可能会迷失方向,无法正常地返回蜂巢,严重的时候甚至会直接死亡。而蝴蝶也会因为农药的影响,翅膀可能会出现畸形,无法正常飞行。这不仅影响了它们的生存,还会对整个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链产生连锁反应。因为蜜蜂是植物的重要授粉者,蜜蜂数量的减少会影响到周边植物的繁殖,进而影响到依赖这些植物生存的动物们的食物来源。

再看看生物防治。生物防治就像是一支由自然精灵组成的神秘部队,它们的作战方式充满了智慧和默契。在玉米田里,有一种常见的害虫天敌——赤眼蜂。赤眼蜂的个头小小的,在雌蜂产卵的时候,会寻找玉米螟等害虫的卵,将自己的卵产在害虫卵的里面。等赤眼蜂的幼虫孵化出来后,就会以害虫卵里的营养为食,最终将害虫扼杀在摇篮之中。这就像是赤眼蜂在自己的战场上布置了一个又一个的陷阱,专门针对害虫的卵进行打击,从根源上控制害虫的数量。

还有捕食性昆虫,像草蛉。草蛉的幼虫长得有点像小毛毛虫,但是它们可都是捕食害虫的小能手。它们会在玉米植株的叶片间穿梭,寻找蚜虫等害虫。一旦发现目标,就会迅速出击,用它那小小的嘴巴把蚜虫牢牢咬住,然后一点一点地吃掉。草蛉成虫也会捕食一些小型的害虫,同时它们在飞行的过程中,还会起到传播花粉的作用,促进玉米植株周围其他植物的繁殖,间接地为玉米田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生物防治的优势还在于它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因为是利用自然的生物链来控制害虫,所以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那些生物天敌们在完成捕食或者寄生任务后,也会自然地融入周围的环境中,成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不会像化学农药那样留下长久的痕迹,也不会危害到那些无辜的非靶标生物。而且,一旦建立了良好的生物防治体系,就相当于在玉米田里建立了一个自我调节的生态平衡系统。不需要像化学防治那样,频繁地使用农药,节省了成本不说,还能让玉米在一个更加健康、自然的环境中生长。

不过,生物防治也面临一些挑战。生物天敌的生长和繁殖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比如说,赤眼蜂的生存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蜜源。如果在某个季节,玉米田周围的花草不够茂盛,蜜源不足,赤眼蜂的数量可能就会减少,从而影响到它们对害虫的防治效果。而且生物防治的效果相对化学防治来说比较缓慢。当害虫大规模爆发的时候,生物防治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见到明显的成效,这对于急需解决虫害问题的农民来说,可能会有点等不及。

在玉米防虫这件事情上,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各有千秋,就像两个擅长不同武艺的高手。如果单纯从短期的防虫效果来看,化学防治可能更胜一筹。它能快速有效地减少害虫的数量,保障玉米的产量。但从长远的生态效益和对环境的友好程度来看,生物防治则更值得推崇。

那有没有办法能把这些方法结合起来呢?当然有。一种可行的绿色防控策略就是把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进行有机结合。在玉米生长初期,当害虫的数量还不是很多的时候,可以依靠生物防治的天敌部队来控制害虫的增长。比如释放赤眼蜂或者保护田间的草蛉等捕食性昆虫,让它们自然地建立种群,开始捕食害虫。随着玉米的生长,如果发现害虫的数量有大规模爆发的趋势,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有针对性地使用一些低毒、高效的化学农药进行紧急处理。但是在使用化学农药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剂量和方法,尽量减少对生物天敌的影响。比如说,选择在傍晚时分进行喷洒,因为这个时候害虫大多出来活动,而天敌昆虫大多已经归巢,这样可以降低农药对天敌的危害。

而且在玉米田周围,还可以营造一个多样化的生态环境。种植一些花草,吸引更多的昆虫和鸟类。这样既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又能为生物防治的天敌提供食物和栖息地。鸟儿也可以吃掉害虫,比如麻雀,它们会在玉米田里寻找害虫吃,这就像是给玉米田增加了一道天然的保护屏障。

玉米防虫是个大问题,我们不能只盯着短期的效益,而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长期影响。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组合使用,也就是绿色防控,或许才是玉米防虫的最优解。这不仅能让我们的玉米长得又好又壮,还能让我们的地球家园保持它的生机与活力。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每一片玉米地都是生态和谐的小天地,害虫被控制,天敌茁壮成长,玉米在高高兴兴地结出饱满的果实,鸟儿、昆虫和人类都能共享这片美好的土地。这样的画面,才是玉米种植最理想的状态,也是我们追求的绿色农业的美好愿景。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