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爸妈,我哪都不去,你们就是我的亲生父母!”
2005年8月5日,广东梅州女孩彭彩金的亲生父母上门认亲,但她却放弃了家境优越的原生家庭,坚决要留在养父母身边尽孝。

彭孝诚夫妇虽然是彭彩金的养父母,但11年来对女儿视若己出。
尽管家境不尽如人意,但他们却竭尽所能把最好的都给了女儿,也使得彭彩金享受到了父母的关爱与呵护。
只可惜造化弄人,养母刘春桃本来就是个残疾人,养父彭孝诚又不幸摔成了瘫痪。
夫妻俩实在是不忍心拖累女儿,才托亲戚帮忙找到了彭彩金的亲生父母。
但心存感恩之心的彭彩金,却拒绝与亲生父母相认,用稚嫩的肩膀撑起了这个落魄的家。

梅州兴宁罗岗镇的彭孝诚,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
他也是个憨厚的手艺人,日常除了耕种几亩薄田,还会做些豆腐或者挖点山药去镇上售卖。
按理说,勤劳的人运气一般都不会太差,最起码生活上应该能过得去。
可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情况,否则农民当中早就没有穷人了。

彭孝诚也是如此,无论每天多么努力,家境仍旧是一贫如洗,以至于连个上门说媒的都没有,四十出头的人了,还没有解决个人问题。
也许是老天的眷顾,1992年媒人突然登门拜访,直言要给老彭说个媳妇,对象就是邻村的姑娘刘春桃。
刘春桃比老彭小好几岁,性格好,人长得也不错,还擅长做手工。

但美中不足,她天生腿部就有残疾,从小到大都不会走路,日常只能靠轮椅代步。
更为要命的是,由于她的身体原因还不能生育,所以也是早该出门了,却一直找不到婆家。
起初刘家父母心疼女儿,找女婿的时候还要挑拣一番,不仅人品得好,家境也能说得过去才行。

可是时间久了,也放弃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只要男方的人品好,能一门心思地好好对待女儿就行。
媒人接受了刘家的委托之后,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憨厚老实的彭孝诚。
这个时候的彭孝诚,只想有个知冷知热的贴心人好好过日子,再加上以他的家境而言,也实在没有可挑拣的余地。

就这样,彭孝诚和刘春桃在媒人的撮合下组建了家庭,两口子婚后的生活也过得很甜蜜。
只不过,刘春桃不能生育,这也是两口子成婚后的一个遗憾。

1993年,命运再次眷顾了这个贫困的家庭,给夫妻俩送来了一个小生命。
一天夜里,酣睡中的彭孝诚被妻子从梦中叫醒,称听到外面有婴儿的啼哭声。
起初彭孝诚不以为然,以为妻子是想孩子想得出现了幻觉,但支起耳朵听了一会儿,恍惚间还真的听到有婴儿的哭声。
于是,他立马翻身下了床,披上衣服出门察看,果然发现不远处的大树下有个弃婴。

彭孝诚欣喜若狂地把孩子抱回了家,刘春桃见到孩子后也是激动得不得了,抱着孩子一晚上都舍不得撒手。
自从小生命进了这个家里,两口子一晚上都没合眼,从半夜一直商量到天光大亮,最终决定要收养这个孩子。
彭孝诚见孩子的手腕上,有一串石头手串,于是就给孩子起了个名字叫“彭彩石”。

但刘春桃觉得这个名字不妥,明明是个女孩,但名字听上去却像个男孩,显得不伦不类地不好听。
随后两口子又商量了一番,给孩子起了个名字叫“彭彩金”。
彭孝诚夫妇捡了个女儿的事情,没多久就在村里面传遍了,村委会的领导甚至主动登门,帮夫妻俩办了合法的领养手续。

从此之后,一家三口的日子过得更幸福了,夫妻俩甚至还经常抢着带孩子。
尤其是彭孝诚,自从有了女儿之后,干什么都舍不得撒手,就连磨豆腐也得把女儿背在背上,一边干活一边哄女儿玩。
而彭彩金就是在这样的温馨环境中,一天天成长了起来!

对于自己的身世,实际上彭彩金还没有上学的时候就知道了,毕竟这种事,在农村里面根本就藏不住。
就算是彭孝诚夫妇的嘴再严,村里那些闲散的人也早就传得到处都是了,彭彩金不想知道都难。
但是彭彩金很懂事,把听到的这些事全都埋在心里,从来没有在父母面前提过。

到了学校之后,一些调皮捣蛋的孩子,总是欺负和嘲笑彭彩金,说她是“没有爸妈的野孩子”。
彭彩金一般情况下不跟他们计较,有时候实在气不过就会跟他们打一架,但是回到家里之后从来不跟父母说。
因为在她的心里,永远都记得父母对自己的好,以及这么多年的养育之恩。

她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好好学习,将来有了能耐好好报答父母的恩情,从来不做、也不说会让父母伤心的事和话。
2003年,彭彩金的同桌买了个MP3,课间的时候两人总是挤在一起听歌。
她非常喜欢这个小东西,有次吃饭的时候就提起了这件事,被父亲悄悄记在了心里。

彭孝诚原本想给女儿一个惊喜,就冒雨跑到镇上去买MP3,却没承想弄巧成拙。
由于雨天路滑,他一不小心摔进了深沟里,结果伤到了脊椎神经,成了个生活不能自理的瘫痪。
彭彩金为了照顾父母,每天5点就得起床忙碌。
先忙完家里的事情再去上学,课间还得赶紧跑回家照顾父亲大小便和翻身,夜里总是忙到凌晨才能休息。

彭孝诚夫妇也是商量了很久,才狠下心来托人去找彭彩金的亲生父母,却没想到彭彩金会这么倔强。
彭彩金的报恩之举感动了很多人,在得到了称赞的同时,也获得了乡亲们的很多帮助。
但是,对于一个11岁的孩子来说,要撑起整个家庭的重担,所要面临的困难和考验也是可想而知的。

彭孝诚夫妇分别于2006年、2007年相继离世,但“孝女彭彩金”的感人事迹,却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后来,彭彩金的事迹还被搬上了银幕,每每重温不禁令人热泪盈眶。
对此,大家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