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黄旭华院士的离世,让整个国家都沉浸在一片深深的悲痛之中。这样一位为国家默默奉献了大半辈子的老人,他的离去,仿佛带走了那个时代无数的光辉与记忆,让人们心里空落落的,满是不舍。
2 月 10 日,武汉武昌殡仪馆里,一场庄重而深情的遗体告别仪式正在举行。天刚蒙蒙亮,就有不少市民陆陆续续地赶来了,大家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这里,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带着孩子的年轻父母,甚至还有坐着轮椅前来的。大家都想在这最后的时刻,再看黄老一眼,送他一程。现场的气氛庄严肃穆,哀乐声在空气中回荡,仿佛也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思。
告别厅里,黄老的遗体安详地躺在那里,周围摆满了鲜花,花丛中还摆放着一些核潜艇的模型,这是人们特意准备的,以此来纪念黄老为中国核潜艇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前来送别的人们,有的静静地鞠躬,有的则忍不住跪拜下来,泪水模糊了双眼。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但又带着一种深深的敬意,这是一位值得所有人尊敬的英雄,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的强大而努力。
告别厅门前,鲜花堆成了小山,武昌殡仪馆的各个角落也都堆满了全国各地网友送来的鲜花。从外卖平台的数据来看,武汉当地的花店几乎都被买空了,光是一家花店一天就送了几百束鲜花到殡仪馆。这些鲜花,承载着人们对黄老的思念与敬意,从全国各地汇聚到这里,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共同的心声:黄老,您一路走好。
黄老的家人们围绕在遗体旁,他们的心情无比悲痛,但同时也为黄老的一生感到骄傲。最后,他们集体给黄老唱起了那首《送别》,歌声响起的那一刻,现场的很多人都泣不成声。这歌声,不仅是对黄老的送别,更是对他一生奉献的致敬。
黄旭华院士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他隐姓埋名三十载,为中国的核潜艇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在那个物资匮乏、技术落后的年代,他和同事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用算盘打出核心数据,靠着简陋的工具,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1970 年 12 月 26 日,我国第一艘鱼雷攻击核潜艇下水,1974 年 8 月 1 日正式入列,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这背后,是黄老和他的团队无数个日夜的拼搏与付出。1988 年,已经 64 岁的黄旭华还亲自参与了核潜艇的深潜试验,他是全世界第一位参与深潜试验的核潜艇总设计师,这种勇气和担当,令人敬佩。
黄老的离去,是整个国家的巨大损失。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却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爱国,什么是奉献,什么是担当。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黄老的事迹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英雄,什么才是值得我们追求和坚守的。
黄老,感谢您此生的付出,您的精神将永存我们心间,愿您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