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看是否以为作者标题写错了,松江城不是在中国的上海么?
其实在日本和韩国,长期受汉唐文化影响,在日韩两国不少地名,都呈现中国化,甚至一些地名简直就是中国地名的翻版,汉字写法一模一样。
在日本的中国地区(山阴地区)的岛根县松江市,有一座松江城天守阁,这是日本少数几座木结构的老天守建筑,于 2015年被指定为“日本国宝”建筑。这种原始构造的木结构天守,和那种二战以后用钢筋水泥重建的天守阁(如:1930年重建的大阪城天守阁),完全内部结构和感觉不同,老天守才是最原始纯正的日式城堡典范。
就像欧洲中世纪城堡建造盛行一样,天守阁出现在日本战国时代中期,在安土桃山时代得到了发展,几乎每个封建领主的城中都有天守阁作为主体建筑。最兴盛的时期日本全国有200多座封建城池,日本曾经遍地都是大小天守城。
但能够撑过日本战国时代的老天守,其实已经不多。到了二战时期,名古屋、大垣、水户、福山、广岛、冈山、和歌山、松前的天守阁毁于战火。目前还存留下来的,较为出名的有:弘前、丸冈、松本、犬山、彦根、姬路、高梁、松江、丸龟、伊预松、宇和岛、高知十二处。
其中属于国宝级的天守,只有5座,分别是“松元城”、“犬山城”、“彦根城”、“姬路城”,以及这座“松江城”。日本的松江城坐落在“中国地方”(日文平假名:ちゅうごくちほう;英文名:Chugoku Region),这个“中国地方”是日本的一个区域概念,大致区域是日本本州岛西部,包括鸟取县、岛根县、冈山县、广岛县、山口县5个县的范围组成,是日本古地名称呼的沿用。
旧时日本国内,多是以“大清国”、“大明国”等汉字假名写法,来表示海峡对面的中国。所以用日本国内所用“中国地方”这个汉字假名,多是指日本本岛的西部地区,对古代的日本来说,如此使用文字,没有歧义。这个“日本中国地区”地名词汇,与 “中国(china)”发音,在日语中也是截然不同的,日语对话中也不会有歧义。
到了1912年以后,日本开始将 “中国”两字定为正式的国名,为了避免书面文字使用含义上的歧义,后将这个日本本州西部的“中国”地区,改称为山阳、山阴地区。在古代日本,这一区域有包括在山阴、山阳两道,以此来换一种称呼方式。不过很多日本老文献,以及一些民间叫法上,还是习惯称山阴、山阳部分区域,叫做为 “中国地方”,甚至一些现代地图上,也是依然标注为“中国地方”。
国宝松江城,是一座游客可以自由攀登的国宝建筑旅游景点
在日本的岛根县,目前的松江城天守建筑的位置,在鎌仓时代至战国时代,曾建筑有一座名为“末次城”的日式城堡。后来关原之战立下战功的崛尾忠氏,入封此地,崛尾氏为了加强统治,并更好地发展城下町,决定在末次城的位置,修建新的城郭,于1611年左右建造松江城,崛尾氏后来绝后,京极忠高被移封到松江城,并修筑三之丸,奠定了目前松江城的规模格局。
松江城因为天守阁飞扬的屋檐,形状像是飞鸟展翅,所以又名“千鸟城。这座天守阁,修建于高29米的龟田山上,可以一览宍道湖景色,可以四面眺望整个山下城市,是日本三大湖城之一,附近一年四季皆有景色可观赏,樱花、枫叶、雪景等,每季都有美丽景色。
1638年,信浓国松本藩的松平直政,被入封松江城,此后至明治维新时,松平家都是松江城主,松江城避开了所有战乱,完整地保存了下来。1871年,日本发动“废藩置县”运动,松江城天守以外的建筑,出售后被拆除,天守也一度被拍卖出售,后来经过当地人筹款保护,最终天守阁得以保留,未拆毁。1927年,松平家将包括天守在内的城址,捐赠给松江市并作为公园开放。
岛根地区曾经富产银矿,所以历代地方藩主曾非常富有,松江附近城市港口兴旺发达。这里的松江城天守外观,呈现四重五层,内部有地下一层,上部有可以瞭望四面的看台。
游客购买观光票后可以登楼,外国游客门票会比日本人更加便宜,外国人票价只有日本人票价的一半,在天守阁楼内,可以看到非常精妙的木楼阁,需要脱鞋才能楼上,天守里的木头楼梯,设计巧妙,具有防守等功能,需要实地看过,才能明白其中设计理念。
松江城的最底下层,又直接挖在天守里的水井,是日本城郭建筑中唯一的现存水井。天守阁老的建筑顶部装饰“鯱”,保存展示于地下室,这种虎头鱼身的装饰物,是祈求建筑免于火灾的守护神,松江城的鯱高约2米,主体为木制,再以铜片包覆,是现存天守中最大的鯱。目前建筑楼顶的新鯱,是昭和大整修时重新制作的,旧的就替换放到了地下室。
在地下室,可以看到之前维修天守阁,所替换下来的各种木质和铜质老物件。在天守阁的楼层墙壁上,还有日本诸多著名天守阁的照片和介绍,俨然一座日本天守阁展示博物馆。“中国地区”的松江城,是日本本岛西部,较为冷门的一处景点,能来到这里的游客并不多,虽然美丽的天守阁名气很大,不过也颇为神秘,介绍它的文章和图片以前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