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粮食自给率很低,长期需要大量的进口食物补充
这次以旅行中的台湾农业见闻,来谈谈台湾的粮食问题,其实台湾历史和现在有很多的故事,很多人并不了解,了解台湾现在的粮食情况,会多一种看台湾省的视角。用爱并不能产粮,粮食需要农民来生产,和土地息息相关。台湾本岛历史上,曾经是粮食大量出口的地区,但到了现在,却变为了需要大量粮食进口的地区。台湾岛的粮食生产结构变化,需要从台湾地区的近代历史说起。
清代,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占领了台湾,将台湾作为日本本岛的矿产、木材、粮食、渔业的重要供给基地,尤其是在侵华战争开始之前,台湾的物产资源变得尤为重要,因为热带的台湾岛屿,能生产朝鲜半岛地区生产不出来的粗壮木材和热带农业资源。
台湾本岛北部港口城市建设、东部的土地开拓、中部原始森林的砍伐、河谷地区的矿产工业化开发、沿海公路和港口建设等,都是从那个时代大规模开始的。时至今日,在台湾台东的鹿野乡间,还能见到日本开拓民建造的老房子,以及规划开垦的大片整齐田地,甚至还有个日本神社被保留了下来。
日本其实并不是真心帮助所有台湾居民,只是为了开拓殖民地产业,所投入的基础建设,目的是为了掠夺宝岛资源和劳动剥削,包括血腥镇压和归化原住民,压榨大陆移民和日本移民,不计后果的资源破坏和污染等等。
台湾本岛当时地多人少,早期农业主要是大陆迁移过去的客家人群体,后来出现了日本本土移民过去的开拓民。中国本土的种植技术和日本的种植技术,在台湾岛得到了技术融合,多种农业技术结合,诞生了台湾的现代农业基础。其实中日两国人民,民间交流还是长期友好的,农业技术交流历史也源远流长。
这些种植技术大大优于台湾土著高山族的农业水平,再加上台湾山高水长,土地肥沃,台风雨季会从中部山脉中,冲出大量利于植物生长的矿物质养料。台湾宝岛四周,多肥沃的冲积三角洲和山谷,台湾的农业土地肥力优势明显,就是可耕地数量不多,不少耕地都是开荒、烧荒,多代人平整出来的。
日据时期,日本将台湾沿海几个山谷谷地,建成稻米、蔗糖、橡胶等农业生产基地,进行大规模单一化农产品的生产规划,生产日本本岛无法生产的热带经济和工业物产,为日本提供粮食和工业初级原料供应。
比如大规模开荒种植甘蔗和红薯,然后附近建立制糖厂、酒精厂或酒厂,使用当地山里砍伐的木材作为燃料,加工蔗糖、酒精、白酒,然后以工业成品多方式包装后,出口到日本本土,或出口到东南亚换取其他工业资源回输日本。
台湾本岛上的客家族群,主要都是从事农业生产,几乎客家人在台湾岛上的主要聚居区,基本都是台湾本岛的稻米主产区,主要分布在西北的台中和新竹地区、东侧的花东纵谷地区,以及南部高雄和台南地区。虽然这些重要粮食产区面积不大,不过当时台湾本岛的粮食生产能力已经大大富裕,远远超过人口食用粮食需求,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台湾光复之后很久。
从出口粮食,变为进口粮食地区,以前原住民开垦的山地也被重新种粮
1949年之后,基于历史原因,台湾本岛人口数量暴增,但粮食基本保持了较高的自给率,大量的迁入人口,带来了庞大的新农业劳动力,所以粮食生产一直能保持自给自足状态。台湾光复后,在台湾日本人被赶回了日本,少部分技术工种的日本人被留下,并被汉化。因为日本劳动力减少,而造成的劳动力空缺和田地抛荒,被充分地填满消除了。
因为当时台湾岛经济结构不合理,轻工业和重工业缺乏,所以要将大量农产品换取其他不能生产的物质。台湾民众将大量比例的粮食,酿造成白酒,养殖为动物肉品进行出口,通过高附加值农副产品来赚取更多的金钱,再用钱购买便宜的东南亚粮食,这种情况造成了台湾粮食自给率的持续下降。
到了最近的这些年,台湾年轻人已经不愿意参加低收入的农业劳动,更愿意去大城市从事金融、半导体、科研、商贸、艺术、旅游等高收入工作,台湾的农业劳动力出现结构性严重不足,基本都是老人在田里劳作,好在台湾的农业机械化程度比较高,只是有些土地不合适使用机械设备耕作。
因为台湾大量土地是私人所有,所以动迁和改造成本、难度很大,也不好统一规划种植管控,工业和城市化发展倾向于占用便宜的农村土地,且又造成的污染,也大量影响农业土地面积,从空中来看,整个北部、西部和南部农田,都已经被严重侵占,耕地面积缩减了很多很多。
只有一些特别优质稻米的传统生产地区,由于稻米优质高价,所以才保留了大量稻田下来,主要就是在花东纵谷地区。 花东纵谷夹于台湾中央山脉和太平洋海岸山脉之间,所以不会受到太平洋台风的直接影响,同时又有高山流水的养料补给,所以特别合适稻米种植。
而其他台湾地区,大量地区都是山多平地少,石头多、沙地多、泥石流地震塌方危害区多、会被台风海水侵袭的滩地多,所以很难拓展出好的粮食生产土地。再加上,很多台湾农民更喜欢种植售价高的经济作物,不愿意种稻米和口粮农业,所以台湾岛的粮食自给率,目前也就一直维持在35%以下左右。
最近一些年里,甚至一些台湾东北部海边的山地,最早属于原住民开垦的山地,由于斜坡坡度颇大,粮食产量低,在抛荒多年之后,现在又被重新开发出来,用来种植高品质粮,这也成为太平洋边的一道美丽新风景。
台湾真的是开始缺粮了,所以很多连锁问题就这么出来了
其实台湾一直知道自己真缺粮了,消耗台湾主要粮食数量的并不是人,而是养殖业和工业,养殖和工业粮食消耗占总体台湾本岛粮食生产的60%~75%,还记得初期台湾岛的方便面、膨化食品、肉松、牛肉干、高粱酒等产品在大陆畅销,后来技术转移大陆建厂的故事么。
现在的台湾岛,已经减少了很多糖类、酒类、工业酒精等消耗大量粮食的工业,不少这种以农业原料的工厂区、储存区和码头,现在变为了文创生活园区,其实台湾的很多文创艺术园区,其实多是从类似工厂改建而来。
同时台湾岛,也在不断通过增加进口动物肉制品,来降低台湾本岛的养殖粮食消耗,台湾进口美国“莱猪”事件引起的台湾民众抗议,其实就是这种政策损害台湾地方传统畜牧业经济的一种反弹。“莱猪”是指打过“莱克多巴胺(瘦肉精的名称)”的猪,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多方添油加醋在争吵,其实关键问题,还是进口便宜的肉类,严重损害了台湾畜牧关联传统产业,影响了从业民众的生计问题。
台湾依赖田地农业养殖生产的工业非常多,台湾肉类食物的加工产业庞大,台湾酒类生产工业庞大,台湾出口包装食品工业庞大。台湾本身淡水资源、电力资源都不足,就算建设水电水库也会有地震损毁的高风险,所以用控制粮食品种产能来削减工业产能,也是解决现有水和电资源困局的一种方式。
关于台湾粮食低自给率成因是多样性的,如果出现粮食供给结构性问题,会引起一连串的民间抗议和经济影响连锁反应,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关联产业的人口众多,影响本地民众生计,必定不得民心会而倒台。台湾的粮食自给率低,非市场方式提高粮食自给率,会出现一系列行政干预市场的行为,会打击到台湾本土传统经济,这种问题必然会农牧业地区民众的厌恶。
台湾农会一直在鼓励台湾进行粮食节约,这是中国传统节约文化的传承
台湾本岛的台东县,在金城武拍摄广告的著名的“伯朗大道”稻田附近,有一所“关山米国学校”。金城武拍摄广告片的“伯朗大道”在池上乡,隔壁就是这所“米国学校”所在的关山镇,都是台湾东部的稻米主产区。
这所农会学校,就一直在用公益的方式宣传节约粮食,当地农业生产的以客家人居多,学校成为当地一个旅游景点,不少台湾父母愿意带孩子来这里学习农业知识,让孩子了解节约粮食的必要性,但很少会有大陆游客来到这里。
“关山米国学校” 其实是座非正规学校,原先这里是关山镇农会的碾米厂,后来转型为农业推广教育中心,挂牌成立了“学校”,其实这里更像一个公共社团社会公益、博物历史、当地土特产品推广综合体。
它的运作是公益形式的,收费很低,用公共志愿方式来做理念推广。关山米国学校里有民俗和当地故事的文化馆,也有“学校”食堂。游客可以购买饭票去吃饭,价格是便宜的不能再便宜。
不过吃这里的饭不能挑食,吃不完浪费的,如果浪费就要留下来洗碗,说实话这里的米真的好吃,比泰国米好吃,这里是台湾优质稻米的重要产区,虽然产量不是超高,但品质很好。
关山镇历史悠久,清朝初期,原住民平埔族已进入关山开垦,之后高山族同胞也在关山聚居和建社,当地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农业发达,有很深的农耕文化发展,土地非常合适种植水稻。
米国学校内设水稻文物馆、米食DIY教室、米雕教室、农产品展售中心等空间,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各种不同种类的米和旧式的碾米器具,还可选购各式各样的米制品,还能体验碾制米过程,见证稻谷变为优质白米的过程。
其中分米过程体验特别有意义,需要按照标签把不同工序的米都放进小瓶子,如果标本小瓶都装对了,那就算是米国学校毕业合格了。这个装米标本的盒子,还能带回家做纪念,盒子设计地很巧妙,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有意义的旅游纪念品。
开始时候,我只以为装米标本盒只是一个纪念品,后来才发现其作用意义远不止如此。带回去以后,你是可以看到经历不同工序后米制品的变化,存在稻糠,有碎米,没有精磨的,几个工序的小瓶子样品,后来放置一段时间,里面的稻米会被瓶子里看不见隐藏的米虫吃光,你看不到那细小的米虫,但最终米被蛀吃掉了。
而精磨过的米却一直保持完好,过段时间观察瓶子里的变化,可以让你知道稻米各道工序的作用,理解稻米传统加工工序中的技术,背后蕴藏的科学知识,可以让人对于粮食生产,以及粮食储存多不少了解。
碾制米的体验过程,从米仓里量出稻谷开始,然后进行脱壳和研磨,通过自动选米分类机器,出口将袋子放好,按照学校老师的指导口令一步步做,最后机器就会吐出优质的白米,而碎米、杂色米、杂质等都会被自动化机器去除掉, 比如碎米就可以做饲料等等。
对于粮食知识的普及和学习,这座米国学校的方式和设计用心程度,是我在其他地方从来没有见过的,也是我见过普及节约粮食方式方法中,做的非常好的一个地方。台湾民间如此的用心节粮,有些经验和做法,其实还是值得学习和我们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