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即将迈入第四个年头,泽连斯基的处境也愈发微妙起来,曾经的“铁杆靠山”美国的援乌政策逐渐松动,现在都绕过基辅直接与俄罗斯展开谈判了,这让泽连斯基不得不另寻出路。就在这一关键时刻,英国高举“百年协议”的旗帜高调登场了,承诺为乌克兰提供长期军事和经济支持。不过,这份看似雪中送炭的协议,究竟是乌克兰的救命稻草呢,还是一份“卖身契”呢?
据新华社2月18日晚间最新报道,俄罗斯和美国官员第一阶段会谈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结束,双方决定成立解决乌克兰冲突谈判小组,而这场谈判却将欧洲和乌克兰排除在外。其实,美国对乌态度的转变早有端倪,近三年间,美国累计投入超千亿美元援助乌克兰,但这场消耗战不仅没有拖垮俄罗斯,反而让美国自身深陷地缘政治泥潭。随着2025年初特朗普政府上台,外界就推测美国的援乌政策肯定是要发生改变的,果不其然,美国副总统万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就暗示“淡化对乌直接支持”,这次国务卿鲁比奥更是绕过乌克兰与俄外长拉夫罗夫密谈,试图推动美俄关系解冻。
对美国而言,现在乌克兰已从“地缘棋子”沦为“战略包袱”,但对泽连斯基来说,失去美国的支持,无异于釜底抽薪,自己根本无法以一己之力对抗俄罗斯。虽然欧洲多国口头承诺“力挺到底”,但实际援助力度远逊于美国,更别说没有美国的“领导”了。德国、法国都高调声援,可他们根本就是雷声大雨点小,泽连斯基在慕安会上疾呼“组建150万欧洲军队”,还被波兰泼了冷水,可以看出欧洲内部的分裂与摇摆。
就在泽连斯基陷入绝境时,英国首相斯塔默抛出了一份“百年合作协议”。据乌克兰总统网站此前报道,泽连斯基与到访基辅的英国首相斯塔默签署了为期100年的全面伙伴关系协议,承诺向乌克兰提供持续军事支持、能源合作及战后重建资金。这份协议表面上看冠冕堂皇,英国企图借“维和部队”介入俄乌停火,强化黑海军事存在,乌克兰则希望借此获得“长期安全保障”。不过,英国需在2030年前每年向乌提供30亿英镑援助,但英国经济正深陷滞胀泥潭,连本土天然气危机都无力应对,又怎么兑现呢?更讽刺的是,英国陆军总兵力不足8万,海军仅剩6艘驱逐舰,兵力连保家卫国都勉强,又谈何“远征”乌克兰呢?
显然,这份协议就是英国的一次投机企图罢了。在脱欧后,英国国际影响力就断崖式下跌,连航母战斗群都要靠盟友“凑数”撑场面,此时高调介入俄乌冲突,既能刷外交上的存在感,又能为瓜分乌克兰战后资源来赚取筹码。而对泽连斯基而言,签署协议其实也是挺无奈的,一边是美国的冷漠,一边是欧洲的空头支票,即便明知英国实力不济,也只能硬着头皮签了。
从战略层面来看,乌克兰在军事上仰仗外部援助,政治上沦为大国博弈的筹码。即便勉强凑出“北约联军”,也只会激化跟俄罗斯的直接对抗,而所谓的“百年协议”,也只不过是泽连斯基政府的一场绝望赌博罢了。
然后又会说乌克兰永不为奴,协议不作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