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耳机的境况

耳机带师小白 2024-12-26 12:04:47
静电耳机,曾经一度有好几家厂家在做,比如德国拜亚动力做过,森海塞尔做过著名的大奥和小奥,美国KOSS也做过,日本STAX就不用说了,多年专业制作静电耳机,然后就是国内的Hifiman,从一开始,创始人之一WINNY就做静电耳机。此外还有几家欧美小厂,比如英美合作的WARWICK(下图)、美国Mr Speakers的VOCE等。

WARWICK系统是少见的非STAX的静电耳机系统

我在2011年的时候写过一篇文章叫“静电耳机或喇叭最好的情况下也只是以小众化形式存在”。当时北京的漫步者刚收购了日本STAX,雄心勃勃地想注入资金干一番,把静电耳机搞搞大,我那篇文章其实是泼了冷水,因为我认为静电耳机并没有远大前途,最好的情况下也就是“继续活着”。现在2024年了,收购STAX也过去十几年了,我那篇文章也写了十几年了,看看现状,我没有说错。静电耳机掀不起什么浪花。虽然还继续活着。

静电耳机一个最要命的问题是它是各种耳机单元形式里最脆弱的、最容易出问题的。这里的出问题包含两个层面,一个是耳机的一致性问题,一个是耳机做出来之后容易出现偏音的问题。STAX一共十几个员工,都是老头为主,其中一个据说是专门负责“拉膜”的,也就是制作耳机振膜。这个是技术活,也是手工活,但很难保证一致性,所以才要老师傅专人去做,靠专人多年的经验来尽量提高其一致性水平。静电耳机的膜极薄,拉得稍微紧一些、松一些,声音都会不一样。早年WINNY做静电耳机也是买了进口的薄膜手工拉的,然后做出来的耳机个体差异明显,有的低频很多,有的就少。一致性很难保证。所以作为一个“商品”,当开始批量制作的时候,就会发觉静电耳机的批量很难,因为其一致性很难做好。

偏音也是一个头疼的问题。STAX的耳放是有左右声道平衡调整的,就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补偿偏音,否则稍有偏音就要返厂处理,厂家受不了。这是他家采用的工艺决定的。Hifiman的静电耳机好像工艺不同,偏音概率低些,所以耳放也没有设置平衡调整,但也不是没有可能出现偏音。总的来说静电耳机的先天就比较脆弱,振膜极薄而容易受环境影响,应该是各类耳机单元形式里最“脆弱”的。

当然,它正常工作的时候声音是很好的,这个必须承认。STAX的老OMEGA、007、009我都玩过,声音和耳机本身做工都是很好的。森海的“新大奥”和WARWICK就不说了,很贵,但是声音很好。

这里搭配009耳机的是上海老叶的分体耳放

这里搭配007耳机的是意大利VIVA的耳放

经典的老OMEGA耳机

对了,静电耳机的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常规的耳放无法驱动,它需要专用的驱动器或者叫“静电耳放”。耳机里只有它需要一个偏压(Bias Voltage),别的耳机都不需要。这也是麻烦的地方。由于小众,静电耳放就没有平价而效果很好的,STAX的起步就要一万多元的,便宜的不行。Hifiman有平价些的,如下图这套,但效果也不算十分理想。普通的耳放几千元有相当不错的了,但静电耳放像样的都得上万,驱动代价大。

Hifiman的JADE II西装

近年来平板振膜耳机大行其道,国内、国外,都不少厂家在做。Hifiman自己也做得很欢。平板振膜耳机不需要专门驱动器,就用常规的耳放即可,而且一致性容易做好,也不容易偏音,然后它的声音有静电耳机的优点,瞬态和细腻度好。这样,多少人还需要静电耳机呢?用平板耳机不就行了。所以,除了STAX魔怔般继续搞静电耳机,其他厂家很现实地搞起了平板耳机。

静电耳机瞬态好、细腻度好,主要原因还是它极薄的振膜。比动圈耳机的振膜薄了很多。但现在平板耳机有些也用了极薄的振膜,比如Hifiman的高档平板和水月雨的旗舰平板(下图)都宣称用了纳米级的振膜。这样,我们还执着于非要“静电”吗?大多数人不执着了。平板振膜耳机很好了,声音的优点也接近静电耳机。

水月雨的大都会平板耳机采用纳米级超薄振膜

所以现在看起来传统动圈耳机和新兴的平板振膜耳机在未来会齐头并进,瓜分HiFi耳机这块细分市场,而留给静电耳机的份额,很可能会进一步缩小。如果哪一天爆出新闻说STAX因亏损停产了,我是一点不会觉得惊讶的。

(完)

0 阅读:4

耳机带师小白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