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推荐】高太公烧鸡的由来

新晴宁陵 2024-09-07 21:18:42

高太公烧鸡的由来

高太公烧鸡始创于明朝崇祯年间(公元1628—公元1644年),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

创始人为归德古城八大家之一的高氏族人高长青。

高长青厨艺精湛,尤其擅长烧鸡的制作,系山海关总兵高第之远房宗亲。

高第在任总兵之初,不服当地水土,不习惯当地饮食,身体日渐衰弱,故恒念家乡菜肴风味,便差遣部属至原籍归德府,请高氏族人高长青赴山海关,以家乡膳食专侍总兵饮食。

据《清实录》和《骊山高氏族谱(1-6卷)》记载,清顺治二年(1645年)正月,高第随豫亲王多铎南征。

三月底,多铎率军入归德府,上书皇帝河南战事,留高第镇守河南。

高第临危受命,出任开(开封府)、归(归德府)总兵。

高长青随归故里,其做烧鸡的手艺更臻娴熟,名声大噪。

此时高长青因年事已高,本想辞活告老还乡,无奈于高第之子高拱枢、高拱弼的苦苦挽留,又在高府滞留三载。

其间,高长青除了精益求精于当地菜肴的制作,他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专研烧鸡工艺上,同时创新研制出了高太公“红烧肘子”和高太公“扣碗肉”等特色美味,令高第及宾客们赞不绝口、拍案叫绝。

同时,高长青还收授高姓关门弟子一人,使得烧鸡等技术得以传世,并发扬光大。

高氏后人为了感念高长青的恩德,称其为“太公”,外人尊称他为:“高太公”。

由高太公传授秘方庖制的烧鸡,始称“高太公”烧鸡。

“高太公烧鸡”皮脆、肉烂、骨香,风味独特,他创新研制的高太公“红烧肘子”和扣碗肉,口感香糯、肥而不腻。

后来一直在高氏族人中传承,至清末时期,这一制作技术由高氏族人郭村高庄村的高凰德继承。而后,一直在高凰德后人中传承。

这就是今天的高太公烧鸡、高太公“红烧肘子”和高太公扣碗肉”百年传承美味的由来。

0 阅读:0

新晴宁陵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