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有城里没房的中国人吗?当然有,而且很多。但这并不能说明中国房地产市场还有很大潜力,因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真正剩余的有效需求已经很少了。之所以说中国房地产市场剩余的有效需求很少,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

第一,从经济角度看,过去十年间房价大幅上涨,已经吸引众多收入较高的家庭买了几套乃至十几套房。他们买房不仅是为自住,也是为了让自己的财富保值增值。
这些高收入者的大手笔买房,又导致众多收入一般的家庭也被迫贷款购房。他们之所以买房,不是为了投资,而是怕房价一直上涨,将来买不起,导致自己的儿子娶不上媳妇,结不了婚。
最终,十年之后,国内出现了这种局面:富人手里全是房,急等着高价变现;收入一般的百姓背着几十年房贷,既无兴趣,也无能力购房,整日生活在还房贷的痛苦之中。一旦生病或失业,他们立刻就会沦为断供者,有被银行扫地出门的风险。至于收入更低的百姓,则生活在农村,或在城市住着廉租房,他们收入低,且不稳定,属于勉强维持生计,又哪里敢去贷款买房呢?简直是想都不敢想。

第二,从婚姻角度看,中国男女比例失调,导致男性结婚成本节节攀升,已经到了变态的地步。女性已不仅仅要房,还要车、要二十万以上财礼,要三金,这些加起来至少超过一百万人民币,足以掏空大多数中国普通家庭。也就是说即使男方买了房,也未必能结婚。而且即使结了婚,女方也是说离就离。一旦离婚,女方不仅不用退彩礼,还能分走男方一部分财产,几乎可以让男方沦落到倾家荡产的地步。
如此严酷的婚姻环境,已经让很多中国普通家庭的男性丧失了结婚的勇气和意愿。男性一旦丧失结婚意愿,也就同时丧失了掏空积蓄、贷款买房的意愿。说白了,男性如果只有一个人,怎么活都可以。这最终导致结婚压力,由房价上涨的助推剂,变成了房价下跌,房子没人要的助推剂。当年所谓的“房地产丈母娘效应”,全面失灵。

第三,从人口角度看,中国目前60周岁以上老年人已达3亿人,并且出生率不断减少,人口总数持续下降。受这些因素影响,二十年以内,中国人口将逐步下降至十亿左右,并且产生数亿套空置房。这个账,稍有数学知识的人都会算。在如此明显的房地产颓势下,谁还敢买房呢?基本是谁买谁赔钱,买得越多赔得越狠。别看孟晓苏、马光远等人天天忽悠大家接盘买房,但你若让他们现在带头买两套,他们绝对不敢。因为在这事上,他们是装糊涂,可不是真糊涂。
第四,从就业角度看,我国近几年的整体就业形势堪忧,新闻里的降薪、裁员、拖欠工资的消息一个接一个。大学生找工作难度变大,很多大学生被迫去考研,被迫去干家政、送外卖。试问,在如此形势下,普通百姓谁还有勇气贷款买房呢?真的掏空积蓄买房后,一旦因为生病、失业,还不起房贷、吃不起饭,谁又肯帮助你呢?找马光远、孟晓苏帮忙,他们会理你吗?

总之,在现在的形势下,某些人天天狂喊房价上涨、大涨、爆涨、大放水,的确还是能让普通百姓恐惧、焦虑的。但与过去不同的是,焦虑和恐惧已经不能让艰难维持生计的普通百姓竞相买房了。因为此时他们焦虑的已不是房价上涨,而是焦虑他们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将来还是否有钱维持生计。
想死的就去接盘吧[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那么贵,敢买吗?
难道不是买不起
不是不敢,是不屑[呲牙笑]
房价不是普通百姓能承受住的
好好活着不好吗?非要去买房?
是没钱了
马光远、孟晓苏?我家就养两只!
2029买房。
俩头堵 房 金都不能碰 就是要让你手里的钱贬值
明显还要暴跌,现在买是钱多了烧的慌?
太贵。
我凑够钱再买
不是女的要求,谁去买房,又不住,空在那里,外地打工
买不起
没钱买
贬值谁买。亏本买卖谁干。小编是不是傻
5年前接手3万接手合肥滨湖房子,现在1万5都难卖[哭哭]
欠一辈子房贷债,还到儿子那一代都还要还。年青人买不买房?
掉一半都不过分
只有房价下来才能让老百姓买得起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