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星链出鞘,海南航天发射场成为打破太空霸权的关键

允灏说商业 2025-03-16 09:18:48
内容是要:中国海南航天发射场首次成功发射意义重大,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是打破美国太空霸权的关键;俄乌战场已经证明,没有星链的俄军正在输掉信息战;中国版星链出鞘,中美星链1.5万颗/4.2万颗谁优谁劣?中国千帆星座剑指全球通信垄断;低轨卫星战,中美谁能笑到最后。一、海南发射场是打破美国太空霸权的关键1. 纬度优势

地球赤道纬度为0,低纬度火箭发射可降低火箭的燃料消耗,文昌是中国纬度最低的发射场(北纬19°19'),同等条件下,低纬度发射可多携带10%以上的载荷,这是因为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降低而增加(赤道约1670公里/小时,文昌约1450公里/小时),中国2024年选择在海南某地试射DF-31战略导弹,也是一个道理。去年的DF-31G的试射实验,验证了中国战略导弹的极限射程。

2. 在海南发射火箭比中国其它地方运输便利且成本低

火箭发射都是大件运输,中国的内陆发射场要依赖铁路运输,受限于铁路隧道尺寸和铁路装载能力的限制,铁路运输需要拆解火箭。文昌是中国首个滨海发射场,可通过海运接收大型火箭(如长征五号、长征七号)。海运成本仅为陆运的1/10,且无需拆解火箭,提高发射效率。

3. 火箭残骸落点安全

火箭发射的残骸在海上落区更安全,在海南发射火箭,一级残骸可落入南海指定海域,避免对内陆居民区造成威胁(如酒泉发射场残骸常坠落内蒙古草原)。

4.海南文昌发射场的发射窗口灵活

同其它航天发射场相比,海南文昌发射场受天气影响较小,可灵活调整发射时间。

二、全球类似航天发射场,中国文昌发射场条件第三

目前全球共有6个主要的滨海或低纬度发射场,均具备纬度低、运输便利或战略定位明确的特点:

发射场

国家/地区

纬度

建成时间

特点与用途

卡纳维拉尔角

美国

北纬28°35'

1950年

美国主要发射场,支持航天飞机、国际空间站、商业卫星发射,毗邻肯尼迪航天中心。

库鲁发射场

法属圭亚那

北纬5°14'

1966年

欧洲航天局(ESA)主发射场,纬度极低,适合地球同步轨道和深空探测任务。

斯里哈里科塔发射场

印度

北纬13°47'

1971年

印度最大发射场,支持极地轨道和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如“月船”系列探月任务。

阿尔坎塔拉发射中心

巴西

南纬2°30'年

1982

巴西首个航天发射场,因技术问题曾长期闲置,近年重启商业发射

沃洛普斯飞行中心

美国

37°52'

1945年

美国次要发射场,侧重探空火箭和小型卫星发射,位于东海岸。

拜科努尔发射场

哈萨克斯坦

北纬45°55'

1955年

俄罗斯租用的内陆发射场,虽纬度较高,但因历史原因仍是俄航天主力(如联盟号)。

1. 纬度竞争力:库鲁发射场(北纬5°14')是全球最优,其次是印度斯里哈里科塔(北纬13°47'),文昌(北纬19°19')排名第三。

2. 战略定位:文昌与库鲁、卡纳维拉尔角类似,均承担国家级重大航天任务;巴西阿尔坎塔拉因技术限制尚未完全发挥潜力。

3. 商业价值:美国、欧洲的发射场商业化程度高,文昌未来计划通过长征系列火箭开拓国际市场。

三、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的建立与中国的“千帆星座”计划有关

或许人们都知道中国在海南设立了航天发射场,但很少有人知道,文昌航天发射场跟中国的另一项计划密切相关,那就是很少有人提及的“千帆星座”计划。有人问,这个千帆星座计划是干啥的?不就是发射卫星吗?实际上,这个计划不只是简单的发射几颗卫星那么简单。

中国的“千帆星座”对标的是美国马斯克的星链计划,主要用途是通过布置低轨宽带卫星互联网星座项目,旨在构建覆盖全球的高速、低延迟的通信网络,在军事上可实时传输战场情报(侦察图像、雷达数据),实现单方面战场透明。

四、俄乌战场已经证明,没有星链的俄军正在输掉信息战

你知道作为第二大军事强国俄罗斯,打一个小国乌克兰竟然如此劳心费力,损失惨重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类似美国的星链数据的通信支持,让秉承传统打法的俄罗斯迟迟拿不下乌克兰,这就是技术变革给战争形势带来的巨变。

既然美国的“星链”技术如此先进,那中国有类似技术吗?回答是有的,不仅中国有,而且还与马斯克正在建设的星链技术并驾齐驱,它就是中国的“千帆星座”计划。该计划比星链技术更先进,一旦实现,可实现全球通信覆盖。

五、中国“千帆星座”剑指全球通信垄断

我们现在使用手机信号经常有有收不到信号的情形,这主要是移动通信信号要依赖卫星地面站发射,而陆地基站仅能覆盖地球6%的面积。现在的陆地基站信号对于偏远地区、海洋、高空等都不能提供稳定的信号覆盖。而中国“千帆星座”计划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也就是说,一旦千帆星座计划实施完毕,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会有网络信号。各种未来远景,如应急救灾、智慧农业、智慧城市、交通运输、远程医疗与教育等等,全球任何国家都可依赖“千帆星座”计划实现无障碍沟通。

任何一项先进的科学技术往往首先用于军事,中国的千帆星座计划也是如此。除了战场感知与通信之外,“千帆星座”在军事上的应用还不止于此。“千帆星座”计划由于低轨卫星多,分布分散,当部分卫星被干扰时,系统仍能通过其他节点的卫星来维护通信、避免传统高轨卫星或地面站易受攻击的弱点,提升了数据链的韧性强度。支持在边境、边远山区进行基础设施薄弱的地区进行军事行动。有了这种技术的夹持,巴基斯坦在俾路支省偏远的山区执行反恐就不会如此困难重重,解放军去巴基斯坦俾路支反恐再也不需要带小型卫星地面移动接收站了,这就是技术领先带来的战场优势,不服不行。

“千帆星座”在军事上另外一个应用,就是突破了蜂群无人机平台的控制瓶颈。由于低轨道卫星的有高速宽带能力,可同时指挥大规模无人作战集群(无人机、无人艇),这突破了传统地面基站带宽的传播距离限制问题,可在全球实现多地域、远航程协调作战,战争的形式将催生战场巨变。“千帆星座”的卫星可执行导弹预警、电子干扰、目标追踪等任务,形成“侦察、控制、打击、评估”一体化作战指挥平台。这就是“千帆星座”的威力。

六、中国版星链出鞘,中美星链1.5万颗/4.2万颗谁优谁劣?1.美中两国发射卫星以及实施时间的数据比较

全球低轨道卫星总计才7.2万颗发射空位,美国的星链计划发射目标的数量为4.2万颗,用了接近卫星阵位总数的60%左右;中国的千帆星座计划发射1.5万颗,接近总阵位的20%,中美两家合计加起来达到了80%左右。截至2024年9月,美国已经发射了6851颗星链卫星,美国主要依赖的是马斯克的猎鹰9号火箭的可回收技术,据说,单次发射成本低至约28.24万美元/颗,已经实现了规模化快速组网。

中国的千帆星座计划发射1.5万颗卫星,2025年648颗卫星实现区域覆盖;2027年1296颗全球覆盖,2030年发射1.5万颗,实现全球手机直连。据公开的消息,中国的千帆星座于2024年8月首批18颗卫星组网完毕,2025年1月完成72颗卫星部署,目前已经进入常态化发射阶段。据了解,中国卫星采用的全是数字化设计与生产,研制周期大大缩短。但目前的发射成本仍高于星链,中国的发射成本仍为10万元/公斤,星链约几千美元/公斤。

2.中美两国星链计划发射卫星的数量1.5万VS4.2万

为什么中国的星链卫星远远少于美国马斯克的星链计划?中美两国哪家强?看到这里,许多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是中国的“千帆星座”不如马斯克的星链?还是马斯克“星链”稍逊中国“千帆星座”一筹,让我们来比较一下。

马斯克的第一代星链低轨星链卫星以540-570公里为主,轨道高度低,时延小,(20-30毫秒),但覆盖范围小,需要高密度组网,总计1.2万颗;第二代星链计划发射3万颗卫星,轨道高度在335-535公里,总计4.2万颗卫星(含升级替换部分);而中国的千帆星座初期轨道约1000公里,单星覆盖面积大(减少卫星数量需求),但延时略高(50-70毫秒),后期计划降低至300-500公里以支持手机直连。中美两国都在抢卫星发射阵位,美国目前以低轨500公里为主,中国则以1000公里为主。

截至2024年11月,马斯克的星链计划已经发射了6764颗卫星,占全球在轨卫星数量总数的60%以上,着实恐怖。2024年的发射频率计算平均每4. 1天发射一批(每批20-50颗),2024年全年共计发射1785颗。马斯克的星链计划第一代星链计划于2027年3月完成,第二代星链计划于2027年11月完成主体部署。整体建成时间为2027年底约4.2万颗卫星部署完成。

中国的千帆星座计划规划于2018年,2023年正式启动,2024年首批18颗卫星发射完毕,2025年进入常态化组网, 2025年底实现区域覆盖,2027年全球发射覆盖,在2030年完成总计1.5万颗卫星部署,实现全频段、多层次多轨道的万物互联。

七、 低轨卫星战,中美谁能笑到最后

中美两国的星链计划建设时间表为什么如此高度重合?咱们也不用装了,直接说吧,中国的“千帆星座”就是对标美国马斯克的SpaceX的“星链”计划的。那么,中美两国谁能按时完成发射计划并率先实现部署?这是个不能不想的谜团。

如果按照2024年美国星链火箭的发射次数与卫星携带量来计算(猎鹰九号发射了96次,每次50颗的卫星),实际日发射卫星的数量才13颗/天,远远低于计划的32颗/天,实际上要在2027年完成所有卫星主体部署是不太可能的事。这主要受限于火箭载具的产能,所以完成整个卫星的发射至少也需要延长到2030年,甚至更长。

中国的千帆星座计划展现的是国家意志,谁也不敢扯皮。这项计划暂时由上海市政府主导,核心参与的公司包括上海垣信卫星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供应链端相关企业有天银星际、铖昌科技、信维通信,中国长城工业集团,另外,中国移动香港参与首阶段测试。马斯克的星链计划通过规模化组网和技术迭代、正在重塑全球卫星互联网格局,中国不可不察。目前,星链计划在规模、成本与商业化方面暂时领先,但千帆计划凭借后发优势、在技术融合(如6G、月球通信)和战略协同(国防与民用结合)上更具潜力。未来中美两方的竞争将集中在轨道资源抢占、技术迭代速度以及全球市场份额争夺上。

如果你喜欢小编的文章,请点赞、转发、收藏与关注,如果您对中国的进步感觉欣喜,可以在评论区打一波中国万岁,中国威武的字样,谢谢。
0 阅读:0

允灏说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