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姻法婚前财产制度:一场重塑婚姻伦理的法律革命

允灏说商业 2025-03-15 09:04:44

婚姻财产共有制的弊端,婚姻财产AA制又对哪个群体造成冲击?

婚姻财产共有制是传统婚姻建立的核心,在我国特定的历史阶段曾经起到维护家庭共同体的作用。但是这种制度随着社会的转型和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变迁,其内存的缺陷日益凸显。

一、婚后男性婚前财产被稀释

过去,只要是男女双方结婚了,就默认婚姻财产混同共有,这导致财产拥有量大的一方被自己的婚姻所稀释,一方独有的财产,一旦结婚就产权就减半了。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婚前房产的分割。在新婚姻法关于婚前财产的规定未出台之前,如北京某离婚案件中,男方婚前全款购买的房产因婚后加名在离婚时被认定为共同财产,最终分割比例高达60%。这也是为什么过去女方与男方结婚纷纷要求在房产证上加上自己的名字,猫腻就在这里。

二、财富代际传承面临的危机,一旦离婚,男方财富流失严重

什么叫代际传统,简单地说就是父母为子女购置的婚前房产在共有制的情况下,会因为子女的婚姻关系而转化成共同财产。上海20 19的数据显示,在涉及父母出资购房的离婚案件中,73%的案件出现代际财富流失,平均损失280万元。说白了,按照过去婚姻财产共有制来判定,在上海的离婚案件中,男方平均损失280万元。凡是有婚前财产的人都成了冤大头,一旦被离婚,就成了被收割的对象。这等于鼓励零成本结婚的一方采取离婚手段收割另一方的财富。这也是为什么中国80%的离婚都是由女方提出的原因。数据不会说谎,这里可没有一点歧视女性的意思,说的只是一个现象而已。

三、传统婚姻财产共有制这下谁是受益者的讨论

笔者认为,在传统的家庭财产共有制规定之下,女性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在当代中国,女性结婚基本上是零成本入住,房子、车子、票子都得由男性承担,尽管如此男性还要承担高价彩礼盘剥。

然而来自2018年全国妇联调查的报告却显示,62%的全职主妇认为家庭财产共有制无法体现自身贡献,说这是男性对女性存在隐性剥削。这让笔者实在看不明白了,全职女性到底是怎么想的,这个妇联的报告到底想说什么?既然三分之二的全职主妇不想共有制,那就来AA制,让他们出来工作不好吗?这些全职女性如果有工作能力,为什么还在家里做全职太太?

还有,女权主义者认为财产共有制之下,女性可能因为经济依附而被迫维持无爱婚姻,主要支持的数据是在司法实践中37%的女性因担心失去财产保障而撤诉,形成制度性婚姻囚笼。我就不明白了,难道女性经济独立就是婚内出轨或离婚的正当理由吗?女权主义者将女性的道德置于何处?

四、社会伦理乱象,女性用婚姻投资来钱更快

在婚姻共有制的条件下,催生了“婚姻投资的现象”,部分女性通过婚姻获取共同财产,又通过离婚分割男方的财产,然后再结婚、循环几次就可以致富了骗婚骗财现象。这让男性对结婚十分恐惧,中国男性的对婚姻的不确定性大增,恐婚,不婚现象特别突出。即便是婚姻存续期间,男性也担心家庭的稳定。还是那句歌唱得好,姐是女王,自信放光芒,你若爱就来,不爱莫张狂。那意思就是说,你要是不老实,我就跟你离婚,寻找真爱去。共有制婚姻发展到现在,女性似乎成了婚姻与家庭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五、婚姻财产AA制对特定群体造成结构性冲击

在当今市场经济与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内在冲突之下,为什么共有制婚姻非改不可。而AA制推行的是现代社会契约精神的回归。在个人财产权与家庭财产权之间寻找平衡,让法律保护财产的边界,每个人都要在平衡中培养感情。婚姻不该成为财产的牢笼,而应当成为自由选择的栖息之地,这会让大家都过得好一点,难道不好吗?

1. 家庭主妇群体的系统性贬值

AA制下,全职母亲的育儿、家务等无薪劳动难以转化为财产权益。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显示,家庭主妇日均劳动时长达11.2小时,但在AA制婚姻中,其贡献无法通过财产共有获得补偿,导致"经济贡献归零"的制度性歧视。说白了,家庭主妇没人愿意做了,对于那些没有一技之能的女性来说,因为没有收入来源,对男性的依附性更强了。甚至没有男性的资助,自己都活不了。

2. 职业中断的机会成本放大

生育期女性因职业中断导致收入下降,在AA制下需承担与高收入配偶相同比例的家庭支出。深圳妇联调研显示,实行AA制的家庭中,产后女性重返职场的平均薪资仅为产前的68%,但育儿支出却需承担50%。这会让女性选择不婚的比例会更高,女性不婚不育的比例会更多,社会少子化问题更加突出。

3.经济弱势方的生存困境

在中国传统的家庭中,一般男主外,女主内,男性赚钱养家的责任大,赚钱的能力也一般较高,这不是歧视女性,这个社会本来就是如此。如果没有男性的供养援助,AA制下的女性肯定会生活更加艰难。这就是为什么身舔狗经济一旦消失,女性信用卡违约的比例如此之快的缘故。背后的原因是失去了男性的背书消费造成的。

AA制下,男性可能继续主导家庭经济话语权。武汉大学研究发现,在实行AA制的双职工家庭中,68%的家庭决策权仍由男性掌握,而家务分工与共同财产制家庭无显著差异。为维持AA制下的经济独立,女性被迫延长职业周期。上海白领健康指数显示,AA制家庭女性平均生育年龄比共同财产制家庭晚2.3年,35岁以上初产妇比例高出37%。

这种制度变革本质上是对传统婚姻伦理的解构,但在缺乏配套补偿机制的情况下,可能导致新的社会不公。未来需通过家务劳动补偿制度、育儿津贴社会化等措施,构建更平衡的家庭权益体系。正如法经济学家波斯纳所言:"婚姻契约的最优解,应是激励相容与情感滋养的动态平衡。"

1 阅读:174
评论列表
  • 2025-03-25 00:16

    通奸无罪,私生子有继承权,这就决定婚姻很有可能是一场败多胜少的战争,绝大多数失婚女性将惨败而终。所以,你敢结婚吗?

  • 2025-04-18 15:13

    一句他强奸我就kO了

允灏说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