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映的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已超125亿元,刷新影史纪录。影片讲述了哪吒虽身负“魔丸”之名,被世人误解、排斥,但他没有屈服于外界的偏见,而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坚定信念,最终突破了他人加诸的标签,成为真正的英雄。他的成长经历与许多大学生的现实困境不谋而合。许多大学生在学业、社交、职业规划等方面常常受到外界期待的影响,甚至被贴上某种“标签”,从而产生自我怀疑,陷入迷茫。作为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我们如何帮助学生在这样的困境中找到自我?本文将结合教育学理论及育人实践,探讨如何引导大学生建立健康的自我认同,实现从迷茫走向自信的成长蜕变。
自我认同的困境:从“魔童”到迷茫的大学生
在电影中,哪吒一出生便被认为是“魔丸转世”,村民们因此对他充满恐惧和排斥。这种来自外界的刻板印象,深深影响了哪吒的自我认知。类似的情况在高校中也十分常见,许多大学生在学业、社交和职业规划方面,都会受到外界期待的影响,与自身认知产生冲突,从而陷入自我认同的困境。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大学生的自我认同发展涉及归属感、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等多个层次。如果学生在群体中缺乏归属感,比如被孤立或否定,他们的自尊心往往会受到影响,进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我曾经遇到一名新生,因高考失利,认为现状的学校并非自己理想中的高校,产生“我很失败”心理,在学业和生活中逐渐变得自卑和消极;还有的学生因家庭条件的原因,在学习和社交中缺乏自信,害怕与他人建立过深的友谊,避免谈及自身的家庭;还有学生对自己目前的专业不满意,认为自己的选择了错误的专业,并对未来的就业感到担忧,进而怀疑自身价值。这些困境,和哪吒被误解的经历如出一辙,当下存在许多的高校大学生,他们或因为外界的评价,或因为自身的错误认知,而难以找到真正的自己。
打破偏见与重塑自我:帮助学生建立健康自我认知
哪吒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自我认同,并不是依赖外界的认可,而是源于内在的自信和主动的选择。自我决定理论(SDT)指出,个体的成长动力来源于自主性、胜任感和归属感。哪吒在电影中喊出那句“若天地不容,我便扭转乾坤”,这正是他自我认同坚定的表达。
如果我们辅导员能够在育人过程中帮助这部分学生满足这些心理需求,就有可能使得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首先,要帮助学生学会正视自己的标签,不被既有认知束缚。我曾经遇到一位成绩中等的学生,他总觉得自己“普通”,毫无特别之处。交流中,我让他回顾自己在社团活动中的表现,并指出他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其实很强,远不止“普通”那么简单。经过这次谈话,他开始重新看待自己的长处,渐渐建立了更多自信。其次,辅导员要鼓励学生多尝试,通过实践不断成长。在职业规划方面,不少学生因为害怕失败,不敢迈出第一步。我曾邀请一位优秀毕业生分享求职经历——他将求职历程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通过详细地讲述自己的求职经历,为针对每个阶段应当做的准备和可能遇到的相关问题做了充分的介绍和分析。这样的案例能让学生明白,无论最后选择的是哪条路,都应当是同学们结合自身的情况得出的结果,每个同学都应当静下心来想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切忌患得患失,盲目地随波逐流。
“三步走”陪伴策略:助力大学生实现自我认同
辅导员在大学生自我认同教育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同时,辅导员对学生的教育引导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的。电影中的哪吒经历三次雷劫才最终成神,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也需要经历不断的锻炼与磨砺。在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与导演应当保持耐心与韧性,不断总结经验、调整方法,以更科学、更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成长,实现自我提升。在帮助学生突破自我认同困境的过程中,我摸索出了一套“三步走”陪伴策略,助力大学生实现自我认同。
第一步,个性化的谈心谈话以了解学生困惑。谈心谈话可以帮助辅导员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通过与学生深入交流,辅导员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当前的困惑和挑战,有针对性地提供支持和帮助,并利用谈话的契机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切实解决学生的问题。第二步,提供专业的指导缓解学生对未来的焦虑。许多学生在职业选择上感到迷茫,主要是因为缺乏清晰的规划和足够的信息支持。辅导员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课程或邀请优秀校友交流等方式,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不同职业路径。例如,针对相关的专业,推荐职业指导教师以及优秀的毕业生学长学姐,让他们了解本专业的通过职业规划,明确了自己的方向,这些身边成功的经验对在校生来说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第三步,联合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专业支持。这也是陪伴策略最不可忽视的一环,近年来,不少大学生因学业、就业或社会期待的压力,产生焦虑甚至抑郁情绪,甚至产生了自我认同焦虑等心理问题,当这些情况出现时,辅导员应当引导学生寻求更加专业的支持。
让每位学生都成为自己的英雄
《哪吒2》的故事告诉我们,自我认同并不是由外界定义,而是由个体自身决定的。每位大学生都可能在成长过程中遭遇困惑和迷茫,但正如哪吒所言,“我命由我不由天”,关键在于如何看待自己,如何选择成长路径。作为辅导员,我们应充分发挥育人作用,帮助学生发现自身价值,打破外界标签,勇敢追寻属于自己的未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从“魔童”蜕变为“英雄”,成为最好的自己。“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大学生的自我认同教育,关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关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使命。只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勇敢面对成长挑战,才能不断培养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李聿财)图文无关 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