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党中央抓捕许世友儿子,许世友得知后:一定要枪毙!

漫步时光旧梦 2025-04-23 10:02:31

对于违规者,应采取严厉措施,即直接执行枪决。

1979年,开国上将许世友对来访的聂凤智怒吼,神色愤慨,语气坚定不容反驳。

片刻前,许世友对聂凤智的到来惊喜万分,热情寒暄。但聂凤智此行不为叙旧,另有要事。

聂凤智的话让许世友脸色骤变,难看至极,似受奇耻大辱。他浑身发抖,紧咬牙关问老友:“军区对此事的处理意见是什么?”

聂志凤轻叹一声,无奈说道:“处理此事颇为棘手,因此我才前来征求你的看法。”

许世友闻言怒火中烧,吼道:“就算是我儿子,也一律处理,直接枪毙,绝不姑息!”

许世友因何错误大发雷霆?此事最终结局如何?

【从许仕友到许世友】

1905年,湖北麻城县一户人家新添男婴,父亲极为喜爱,遂为其取名仕友。

那是清政府腐败、军阀混战的时期,家境贫寒使许父只得让8岁的许仕友随拳师前往嵩山少林寺,学习武艺。

许仕友少林寺习武8年,年幼时已肌肉发达,体格强健,擅长多种武器,因此被誉为“习武奇才”。

许仕友功夫精深,年少便怀壮志欲下山除暴安良。初下山即在行义时致两人亡,遭官府通缉。他逃至河南洛阳,投身吴佩孚麾下,成为童子兵。

许仕友因不满部队中老兵欺压新兵,出手相助却致人死亡,无奈再次逃亡,隐姓埋名加入新部队,低调度日。

1926年,他晋升为蒋介石国民革命军独立第1师第1团连长。

国共合作时,他因理念不合国民军,被共产主义信念吸引,毅然加入中国共青团,立志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

红军多为农民,文化不高,许仕友亦然。经扫盲教育后,他厌恶名字中“仕”字的官僚意味,遂更名为士友。

许士友后遇毛主席,主席言:“士友名佳,寓团结战士之意。然今为军长,当拓视野,可做世界之友。”

许世友听后改名,回去即将名字改为许世友。每当被问及,他皆言此名乃毛主席所赐。

许世友后续屡建奇功,成为新中国著名开国上将。他创立的许家本应显赫,但许家儿女在生活中并未受他庇佑,原因何在?

【儿女们闻之色变的严父】

许世友一生三段婚姻,1979年,令其极度愤怒的是二儿子许建军。

许世友首任妻子同为农村出身,属当时进步女性,早年参与过妇救会活动。

许世友随北伐军前线作战,留母妻在家。生大儿许建军后,他加入红军转移,与家失联。家人以为其牺牲,遂让儿媳改嫁。

许世友首段婚姻结束后,于长征途中结识一位革命女性,经组织认可,两人结为伴侣,生活虽艰苦却充满温馨。

张国焘错误路线使许世友受牵连,险遭枪毙。其第二任妻子因政治问题离婚。幸得毛主席力保,许世友最终未被问罪。

此事对许世友打击甚大,此后他鲜少与人政治亲近,唯愿多谈毛主席事迹,且长期保持独身状态。

1941年,许世友为全军闻名的抗日将领,善战且治军有方。但其生活不拘小节,衣衫皱褶如干菜,饮食亦朴素简陋。

战友们见状纷纷要求,定要为他介绍位姑娘,以管理他的生活,让他懂得形象管理,整理好日常。

田明兰走进了许世友的生活,他十分喜爱这位温柔的姑娘,并亲自为她改名,称为田普。

许建军是许世友与田普的首子,深受许世友喜爱,同时也是他最牵挂的孩子。

许世友自幼在男儿环境中成长,成年后仍过危险生活,情感上不细腻,性格直率,处事直接,不绕弯子。

他极度反感徇私舞弊,对家人亦不例外。大儿子许光1950年参军,多年仅至副团级,因此对父亲略有微词。

有怨言无妨,敢不敢言另当别论。许世友谈及此事,便怒指大儿:“你老子功绩与你何干?靠自己本事争取,休想我助你,走捷径不可取。”

许世友对子女一视同仁,无论性别或生母是谁,均持相同态度。

1979年,聂凤智以南京军区司令员身份探访许世友,许世友大喜,即刻提议一同饮酒。

聂凤智神情纠结,他并非来看望许世友,而是带着一个坏消息来告知。

老许,我有要事需先告知于你。

许世友回复道:“若有事情,请直接说明。”

此次来访为告知建军事宜,据报他涉嫌犯错,目前已被采取控制措施。

听完聂凤智所言,许世友难以置信。经聂解释,许世友得知儿子被举报触犯军纪,组织查证属实后,已先行逮捕许建军。

处理许建军因许世友而棘手,组织遂委托聂凤智向许世友通报情况并征询其意见。

许世友见儿子犯错违纪,怒不可遏,猛拍桌子吼道:“立即枪毙,绝不姑息!”

聂凤智确信,若许世友所言的“逆子”许建军在场,许世友定会亲手开枪处决,绝无迟疑。

实际上,许建军并未犯错。受许世友教导,他谨言慎行,不欺压他人,不走捷径,在军队中持续展现出优异表现。

经聂凤智协助,组织复查许建军违纪事件,查明真相为他人所为,许建军系遭诬陷。

调查结果迟来,许建军平素受父亲严教,闻父亲欲直接枪毙自己,未加辩解,他对这段父子情深感绝望。

无罪释放后,许建军申请调至西宁工作,选择独居远离父亲。许世友深感愧疚,默认了他的决定。

1985年10月,许世友在南京去世,临终前不断呼唤许建军之名,虽多年未联系,他仍期盼能再见许建军一面。

许建军虽曾对父亲失望,但心中仍有其位置。然而,当他返回南京时,许世友已离世,这成了他们父子间无法弥补的遗憾。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