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习惯性地将“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这句话挂在嘴边,却往往忽略了其中所蕴含的深意,这就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犯错误。
“有得必有失”是一个符合常理的观点,因为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当你选择了某种生活,那么这种生活就会占据你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而那些被你放弃的部分,就是一种失去。
然而,“有失必有得”这句话并不是无条件成立的。举个例子,如果你放弃了西瓜去捡芝麻,虽然你仍然有所得,但相比于你所失去的东西,那点得到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再者,如果你在失去之后不能自律,不能吸取教训,总是重复犯同样的错误,那么你很难实现“有失必有得”。你必须从失去中汲取经验教训,慎重地对待剩下的人生,才能真正实现“有失必有得”。
就像我的朋友小慈所说:“我前夫跟我离婚的时候,说我离开他肯定会后悔,说我以后的生活肯定没有他过得好。我虽然口头上否认,但内心深处也有些怀疑,为了不让他的话成为现实,我不得不严格要求自己。过得好不好不再是他,而是我自己。我必须让自己满意,只有这样,离婚对我而言才有意义。”
这就是生活,充满了得与失。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面对这些选择,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必须接受。但是,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了“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这句话的含义,我们才能在得与失之间找到平衡,才能真正过上满意的生活。
在人生的旅途中,太多的得与失,并不应寄托于命运的随机摆布,而应秉持“人定胜天”的信念。怀抱渴望,若你渴望某种物资的拥有,某种生活的体验,或是愿望的实现,唯一确保如愿以偿的途径便是亲身努力去追求。
然而,人生的道路不总是增添,有时反而需要剔除。当某些事物对你有害,或阻碍你的成长时,你需要决断地放手。只有学会了主动的舍弃,我们才能更充实地拥有。
小慈与前夫阿康的分开,正是因为她深刻认识到,这段婚姻对她来说已成为负担,它违背了她的期望和标准。如果继续维持,将给自己带来无尽的遗憾和悔恨。
她之所以对阿康深感失望,是因为时间揭示了他是一个言不由衷的人,他的诺言如同烟云消散。他们婚前曾商定要共同照顾双方的父母,但最终,只有小慈在为婆家尽孝,而阿康却对她的娘家吝于援手,这种冷漠使她的心冷却。
在大多数的婚姻中,双方都愿意为对方的家庭承担责任,因为在真挚的爱中,彼此视对方的事为自己的事。然而,对某些夫妻来说,这样的共识却难以达成。有的从一开始就存在差异,有的则像小慈和阿康,表面上意见一致,实际上却有一个人在口是心非。
小慈一直相信阿康,从未去核实他的承诺,直到她的母亲生病需要钱和帮助时,她才发现阿康的真面目。他明确表示不会为岳父母花费一分钱,认为没有义务提供帮助。这对于极度孝顺的小慈来说,是无法接受的。在妥善处理了娘家的事情后,她坚决选择了离婚。
阿康并没有坚决反对离婚,但他说了一系列刻薄的话,试图让小慈相信她的决定是错误的。他认为自己对小慈有好处,至少从她的角度看,她因为不愿意为娘家花钱而选择离婚是一个愚蠢的决定。
最终,是婆婆的话坚定了小慈离婚的决心。婆婆恳求她不要离婚,因为那样就没有人给公婆养老了。这句话让小慈清醒地认识到,如果她不离婚,就要负责公婆的养老,而阿康仍然不会帮助她的父母。这种矛盾让她无法忍受,她决定离婚,并与婆婆断绝关系,因为这样无论他们过得好坏,都与她无关。
事实证明,她与阿康离婚是正确的选择。再婚后的生活让她满意,她真正实现了夫妻双方共同照顾双方父母的心愿。她认为,只要婚姻中没有大的问题,幸福的生活是早晚都会到来的。
固然婚姻举足轻重,但亦不应过分夸大其重要性。实际上,婚姻与其他人生所得并无太大差异。唯有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婚姻,当其犹如水果般腐烂时,你方能察觉并舍弃之,以免婚姻败坏,影响你终身的幸福。
无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婚姻,还是草率决定的婚姻,一旦出现问题,都应考虑舍弃。若问题无法解决,维持下去只会带来更多困扰,此时选择放手无疑是明智之举。只有告别错误的人,你才有机会遇见正确的人;只有放弃错误的婚姻,你才有机会步入正确的婚姻。
有人可能会反驳,婚姻并非想放弃就能放弃的,因为有时候会陷入无奈的境地,例如孩子的存在或其他因素的限制,使得离婚变得困难。这种状况确实存在,但“放弃”并非仅指离婚。
若人生因错误的选择而需要修正,离婚无疑是其中一条道路。然而,若这条道路行不通,你应放弃当前问题重重的生活模式,寻找另一种生活方式。只要心存决心,必定能找到出路。如果你坚持将每条道路封堵,即使有路可选,却因恐惧和犹豫而不敢前行,那么你只能在困境中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