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长河中,经常会有这样的言论:苦难与挫折,最好早点遭遇。同样,适度的吃亏,亦被某些智者视为成长的必修课。深入思考这样的观点,其合理性还真不容小觑。
然而,这种看法并非无懈可击。关键在于,经历过苦楚与损失之后,我们是否能够从中汲取教训,是否能够在失败的道路上站起,而非一蹶不振。
或许有人会质疑,即便这种说法有其可取之处,但我们难道应该主动寻求苦难与损失吗?
事实上,在每个人成长的道路上,遭遇苦涩与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差异只在于程度的不同。但这并非关键,真正重要的是,我们能否识别并承认这些经历,是否能够将它们转化为成长的养分。
拿我的朋友小婷来说,她对哥哥的抱怨可谓司空见惯:“我哥哥啊,岁月悠悠,他似乎一点也没能吸取过去的教训。尽管犯过无数错误,吃过无数亏,他却始终无法记取经验,缺乏自省,更谈不上改变。结果,他的生活依旧艰辛。相较之下,他的前女友就要睿智得多。分手之后,她一步步地将自己塑造成了一个幸福的女人,让我无比钦佩!”
小婷提及她哥哥与前女友小芳的故事,情感中仍带着敬意。尽管他们已经分开多年,但她一直将小芳视为自己的嫂子,两人也保持联系。她学习小芳,希望能从她身上汲取智慧。
十多年前,她哥哥与小芳分手,但小婷对他们之间的过往仍历历在目。小芳与她哥哥阿湛曾是一对甜蜜的情侣,但阿湛在家中有母亲在场时,总是表现出强烈的大男子主义。
小婷回忆起他们订婚那天的事:“那天,我嫂子展现了她的细心和远见,而我哥哥则显得有些粗心。当嫂子提到孩子出生后让我妈帮忙照顾时,我哥哥立刻变得强硬,坚决认为我妈没有义务照顾孩子,这是父母的责任。他的态度让我嫂子和她父母都感到难堪。尽管她再次确认,他的立场依然坚定,最终,婚约破裂。”
这件事后,小芳和阿湛的人生轨迹有了明显的差异。阿湛并未反省自己的过错,他认为自己一定能找到一个顺从自己的妻子。他确实找到了这样的人,但在孩子出生后,他才发现生活的艰辛。他一个人赚钱养家,生活拮据。他原本希望母亲能帮忙照顾孩子,但被拒绝了。尽管他努力将孩子抚养成人,但他与妻子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并不好,他拥有家庭,却仿佛一无所获。
而小芳则不同,她并未急于再次结婚。在退婚之后,她变得从容不迫,专注于自己的生活。她成为了一个独立、有主见且不容忽视的人。在这种状态下,她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小婷在成长过程中目睹了这一切,对哥哥并无同情,反而更倾向于羡慕小芳的生活态度:“我希望能像她一样,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不急于结婚,先经营自己,学会独立,拥有主见,不易受他人影响。”
她曾与小芳探讨过这个问题,小芳告诉她:“女人确实没有必要急于结婚。如果你在對婚姻一知半解的情况下草率结婚,可能会陷入苦海。晚点结婚并无妨,只要你不懈怠,专注于自我经营,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在选择伴侣时也会有更独特的见解。当你找到对的人,幸福自然会降临。”
小芳之所以能成为众人眼中“福态”满盈的女性,其根源可追溯至她所具备的“自立、决断、刚毅”这三大特质。并非意味着拥有了这些品质就必然拥抱幸福,但它们无疑是个人成长与自我提升的关键要素。紧紧把握住“个人成长”这一核心理念,培养包括这三大特质在内的种种优势,幸福便会如如影随形。
对照之下,小婷的兄长就忽视了“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他似乎是个自力更生的典范,有着坚定的意志和不容侵犯的立场,但仅仅是表面功夫,他并未真正投入到自我提升的实践中。最显著的例子便是:他对事物的对错、利弊分辨不清,错误地认为对母亲的庇护体现了他的男子气概,却忽略了行为的后果与道德考量。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从兄长这样的例子中吸取教训,效仿小芳的生活方式。或许你并未经历小婷所遭遇的一切,但生活中总不乏那些生活美满和困苦不堪之人。只要你愿意深入观察、用心分析这两种人生态度的优劣,便能从中吸取养分,为自己的人生旅途增添光彩。
遇到这种渣男真是倒霉,立即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