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韩国,一个在全球经济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国家,却在一种不起眼的化工原料——尿素面前,屡次陷入尴尬的境地。
2021年和2023年,两次“尿素危机”如同警钟,震醒了韩国社会,也暴露了其经济结构中隐藏的巨大风险。
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供应链危机,更是一场地缘经济的困局,一场韩国试图摆脱对华依赖却最终徒劳挣扎的缩影。

——【·韩国尿素危机:依赖之痛·】——»
韩国尿素产业的衰落,可以追溯到2011年。彼时,韩国最后一家尿素生产企业——乐天精密化学,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黯然停产。
中国尿素以其绝对的价格优势,如同一场席卷而来的风暴,彻底摧毁了韩国本土尿素产业的根基。
280美元/吨的到岸价,不到韩国自产成本的一半,对于精明的韩国商人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无法抗拒的诱惑。于是,韩国彻底放弃了自主生产尿素,转而全面拥抱中国市场。

在随后的十年里,韩国对中国尿素的依赖度一路飙升,从75%攀升至惊人的97%。
这种选择,在经济学上似乎无可指摘,毕竟逐利是商业的本质。然而,这种近乎绝对的依赖,也为日后的危机埋下了隐患。
韩国对尿素的需求,并非可有可无。在农业领域,尿素是重要的化肥原料,直接影响着韩国国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泡菜等农产品的供应。
而在工业领域,尿素的重要性更是毋庸置疑。

尿素溶液是柴油车尾气处理液的关键成分,而韩国,这个被戏称为“柴油车天堂”的国家,拥有超过1000万辆柴油车,其中近半数需要使用尿素溶液才能正常上路。
韩国政府强制规定所有柴油车必须使用尿素溶液处理尾气,进一步加剧了其对尿素的需求。这种刚性需求,使得韩国在尿素供应链上的任何波动,都足以引发整个国家的经济震荡。
2021年10月,秋风萧瑟,一场突如其来的“尿素危机”席卷韩国。中国由于国内煤炭供应紧张和疫情影响,开始收紧尿素出口。

这一消息对于韩国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短短三周内,韩国国内尿素库存告急,物流运输成本飙升10%,建筑工地陷入停滞状态,甚至连消防车都因为缺少尿素溶液而无法正常运行。
时任总统文在寅不得不紧急向中国求援,最终通过外交斡旋,才从中国进口了1.8万吨尿素,勉强解了燃眉之急。这场危机,让韩国第一次深刻地体会到了过度依赖单一供应源的巨大风险。
然而,历史的教训似乎并没有被韩国真正吸取。两年之后,2023年11月,当中国海关再次暂停对韩尿素溶液的通关流程时,韩国再次陷入了恐慌。

这一次,韩国国内的尿素库存仅够维持三个月,公共交通系统面临瘫痪,数以万计的货运卡车可能被迫停运,建筑工程项目被迫延期,甚至连救护车等特种车辆都面临着无法正常运行的风险。
韩国政府再次紧急召开跨部门会议,商讨对策,同时向中国发送外交公文,请求协助。
韩国媒体纷纷质疑政府,为何在经历了2021年的危机后,仍然没有吸取教训,再次将国家安危寄托于他国。

更讽刺的是,此时韩国对华尿素的依赖度,竟然比2021年还要高,达到了惊人的97%。
面对第二次尿素危机,韩国政府和企业开始积极寻求替代方案。越南,这个与韩国同处亚洲的发展中国家,进入了韩国的视野。
从表面上看,越南似乎是一个理想的合作伙伴。然而,深入调查后,韩国人发现,越南自身的尿素产量十分有限,其出口的尿素很大一部分是从中国进口后转售的。
这意味着,韩国绕了一大圈,最终还是回到了原点。

除了越南,韩国也尝试从日本、卡塔尔、沙特等国进口尿素,但这些国家的尿素价格更高,运输周期更长,对于精打细算的韩国企业而言,吸引力远不如中国。
尽管韩国政府设立了专项基金,补贴企业开拓多元化进口渠道,但市场规律的力量最终还是战胜了政府的意志。
2023年12月,当一艘载着5500吨越南尿素的货轮抵达韩国蔚山港时,韩国媒体将其誉为“历史性时刻”,仿佛是韩国尿素供应链的“独立宣言”。

韩国政府也信心满满地宣布投入巨额专项基金,支持企业从越南、日本等国进口尿素,试图以此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韩国突围尝试:徒劳挣扎·】——»
2024年前四个月的数据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策略的成功:越南一跃成为韩国最大的尿素供应国,其占比一度高达65.8%,而中国的份额则骤降至11%。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官员甚至公开宣称:“韩国已建立抗风险供应链体系。”然而,这番欣喜之情并没有持续多久。

全球贸易追踪数据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越南在2023年从中国进口的尿素同比增长了42%,其中67%转口到了韩国。
也就是说,韩国企业高价从越南进口的尿素,实际上大部分都是中国生产的。
在越南的保税仓库里,中国产的尿素被换上越南包装,价格却比直接从中国进口高出30%。这种“左手倒右手”的把戏,让韩国企业白白多支付了巨额的物流成本和“过路费”。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当2024年5月中国海关集中清关之前积压的货物时,韩国从中国进口的尿素占比一夜之间反弹至63.7%,到了6月,这个数字更是飙升至80.5%。
企业的实际行动,远比政府的口号来得更诚实。他们用脚投票,选择了成本更低的中国尿素。
韩国“尿素危机”的背后,是其难以挣脱的产业结构枷锁。2011年乐天化学关闭本土尿素工厂的决定,早已为今日的困局埋下了伏笔。

中国凭借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强大的生产能力,成为全球最大的尿素生产国和出口国,其尿素价格在国际市场上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而韩国在放弃本土生产后,丧失了议价能力,只能被动接受中国尿素的价格波动。2023年,中国尿素出口价格上涨至420美元/吨,韩国也只能无奈接受。
韩国试图用越南替代中国的计划,也暴露了中等强国在地缘经济中面临的困境。越南本身就是全球第二大尿素进口国,其60%的尿素依赖从中国进口。

因此,越南的转口贸易,本质上只是给中国尿素加价“过路费”。而从卡塔尔、沙特等国进口尿素,到岸价高达480美元/吨,且运输周期长达25天。
对于精于成本核算的韩国企业而言,这些选项远不如从中国进口来得实惠。政府补贴可以暂时扭曲市场,却无法改变经济规律。
——【·中国主导与韩的困境·】——»
中国在韩国尿素危机中,始终掌握着隐形的主导权。2021年危机后,中国对尿素出口实行“动态调节”机制,优先保障国内需求。

这种弹性政策,既避免了被指责“武器化供应链”,又让韩国始终处于被动地位。2023年11月的通关暂停,官方解释是“技术性调整”,但时机恰逢中韩半导体争端升温,其信号意义不言而喻。
更值得一提的是,一些中国尿素厂商在越南设立子公司,通过“产地洗牌”的方式,继续向韩国供应尿素。
当韩国海关要求查验原产地证明时,这些企业可以出示完整的越南加工流程文件,在法律上毫无破绽,实际上仍然是中国产能的延伸。
这种“你中有我”的供应链嵌套,让韩国所谓的“去风险化”沦为纸上谈兵。

面对困境,韩国仍在不断尝试突围。2024年7月,韩国产业部宣布将重启本土尿素生产,计划每年补贴2亿美元以对抗中国价格优势。
然而,新建工厂至少需要三年才能投产,且韩国煤炭完全依赖进口,成本劣势难以逆转。
另一条出路是技术替代,例如现代汽车正在加速研发氢能卡车。但要在2600万辆柴油车中推广替代技术,至少需要十年时间。

相比之下,中国的应对则显得游刃有余。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全球最大的煤制尿素基地正在扩产,人工智能控制的生产线将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与此同时,中国商务部放宽了对东南亚的出口配额,鼓励更多“越南转口”贸易。这种“开闸放水”的策略,既赚取了产业链上游的利润,又消解了韩国构建替代联盟的努力。
韩国的尿素危机,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复杂图景。当政治正确的“去风险化”遭遇经济规律的铁律时,中等强国的战略自主空间被挤压得所剩无几。

中国用煤炭、产能和供应链网络编织的巨网,让韩国每一次突围都成为更深层次的捆绑。
这场危机也给其他国家敲响了警钟:过度依赖单一供应源,将自身命运交付他人之手,最终只会让自己陷入被动。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合作共赢才是长久之道。一味追求政治正确,而忽视经济规律,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信息来源·】——»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25-01-31——《韩国2024年尿素自华进口比重骤降至27%》
上观新闻 2024-01-30——《韩国被尿素“卡脖子”了……》
海报新闻 2023-12-06——《韩国担忧“中国调整尿素出口”,韩媒警告:韩国只有3个月库存》
中华合作时报 2012-06-21——《中国是越南化肥进口第一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