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爷爷是党员。我爷爷生于1934年,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他才刚上中学,学生会主席,体健貌端,爱打篮球。那时中国百废待兴,急需用人,中学还没毕业他就被铁道部挑走,在沈阳铁路分局参加了工作,后来又被调到北京铁路分局,当上了共和国初代“北漂”,见证了一段磅礴的历史。
在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的时候,我很多次想起了他。
以上几乎是我所知道的关于我爷爷一生的一切。他是个普通人,铁路系统基层干部,除了清廉正直之外,一生没有任何值得渲染的功绩,像……像《我和我的祖国》里《北京你好》段落中的葛优,跟“成功”完全不挨着,清贫一生,子女平平。
但再平凡的一生,也会有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葛大爷饰演的“的哥”抽中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门票,嬉笑打镲地想给已经离婚分家了的妻儿一个惊喜,结果却出了不少幺蛾子。本来挺招人恨的那个把这事儿搅和黄了的四川小孩儿,当他说出自己来自“汶川”的时候,刚才还笑得前仰后合的观众,霎时间全都心头一紧。
当这个孩子出现在奥运会开幕式上,对着镜头对阴阳永隔的爸爸说出“我看到栏杆”了的时候,那是的哥葛大爷的高光时刻。
对于那位已经在地震中离开人世的父亲,我想他在完成奥运会观众席栏杆制作工作,把奥运优秀农民工奖章别在儿子的校服上的一瞬间,也迎来了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
我想起小时候翻箱倒柜看到过的那些“安全生产xxx天”的奖状,年轻时当过列车长的爷爷把一车一车南来北往的乘客安全送到目的地,连接起这个国家版图上千横百纵的毛细血管,他应该也曾在某一刻,为自己感到过骄傲吧。
《我和我的祖国》中有许多我爷爷这样平凡的小人物——在开国前夜因为一句号召就把家里的锅碗瓢盆都捐出来的百姓、原子弹试验成功那天在人流中被冲散的情侣、女排赢下最后一个球才从屋顶上跑下来的一直扶着电视天线的孩子、回归那一天换上新帽徽的香港警察……
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被罗大佑写进了歌里,并在《回归》这个段落的末尾再次被唱起——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大鹏展翅九万里的70年。《我和我的祖国》中的每个片段,都是这些黄种人在这颗星球上留下的高光时刻。这部电影更像是一次中国电影的“大阅兵”,中国最好的导演们用最美妙、最紧张、最温柔和最磅礴的镜头,捕捉着中国最好的演员们用最激昂的状态飙戏、用最动容的细节抒情,还原那些伟大时代平凡人的注脚。
我不知道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国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电动旗杆上冉冉升起的时候,辽宁省新民县的中学生陈景福在想些什么,如果还有机会,或许在梦里,我想和他一起看一看这部电影,听听他与这国家灿烂夺目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