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报道,分析人士表示,中国航空公司将成为该国重新开放国际航班的早期赢家。中国航司保留了大部分宽体客机及工作人员,而国外航司在此前(各国)边境相继开放后,还在努力应对运力的不足。
报道称,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使用睿思誉公司(Cirium)数据所进行的一项分析显示,中国约500架宽体客机中只有不到五分之一处于闲置状态,大多数飞机仍在执飞国内航线。不过,其飞行时间低于国际水平,且国际和货运航班也有限。
麦肯锡驻深圳的亚洲航空业咨询业务负责人沈思文(Steve Saxon)表示,疫情期间,中国航司保留了大部分飞行员和机组人员,机场也保留了约90%的员工,此举应有助于航司避免遭遇曾在北美和欧洲发生的混乱局面。
沈思文指出,“短期内,(航司的)盈利能力会很好……因为即使中国航司很快启动,我们在全球看到的情况是,需求比供应恢复得更快,这通常意味着票价会很昂贵。”
航空业市场调研公司“前进钥匙”(ForwardKeys)的数据显示,2019年进出中国的航班中,约62%的机票由中国航司售出,38%由外国航司售出,这反映出强劲的出境市场主导着客流。
报道还称,在疫情期间,中国国航、南航和东航这些国有航司获得了资金支持,并保持了窄体客机在国内航线上的持续运行,所以航司能将其客机将迅速重新部署到亚洲各目的地。
新加坡独立分析师布伦丹·索比(Brendan Sobie)在谈到复苏时说:“中国航司占据了有利地位。”他指出,中国航司在本国拥有庞大的销售网络,还能在需求最大的航线上迅速部署运力。
他补充道:“国外航司缺乏这种灵活性,它们很难预测和规划自己的中国航线需求复苏有多快。”此外,许多外国航司也在疫情期间退役了大量宽体客机,这些航司甚至在中国开放之前就难以增加运力。包括汉莎航空、美国联合航空、新加坡航空和澳洲航空在内的各大航司在去年12月底表示,他们正在研究中国航班计划,但没有立即宣布增加航班。
飞常准(VariFlight)的数据显示,(目前)进出中国的国际航班仅为疫情前的8%,航司在寻求提高运力时需要确认航权和机场机位。沈思文表示,除了高 票价,其他初期的旅行障碍还包括积压的护照更新和签证申请,以及美国、日本、印度和意大利等国对中国游客最新的核酸检测要求。
沈思文预计到今年3月,进出中国的国际运力将达到疫情前的约20%至30%,到今夏可能达到50%。根据航班搜索平台天巡网(Skyscanner)去年底提供给路透社的数据,对于中国这个巨大的商务和休闲旅行市场,7月是搜索最多的月份。
“从定价的角度来看,由于需求巨大,短期内可能会有一些波动,但我们预计航司将迅速调动客机和机组人员,重新投入运力,以保持价格的吸引力,”天巡网的一位发言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