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中国与越南关系紧密,共同抵御外敌。为助越南,中国慷慨出借一岛屿。不料,越南后来背信弃义,强占南威岛46年,至今仍未归还。
长时间以来,中国与越南对于某地区的所有权争议持续不断,双方各执一词,这一争端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自中国成立起,其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便引得西方列强垂涎,周边小国也蠢蠢欲动。得益于全国上下的齐心协力与严密防守,他们无机可乘。然而,仍有国家不死心,转而觊觎我国周边岛屿。南威岛,位于南沙海域西南方,是西南部南沙群岛的核心岛屿,自然条件优越,是南沙海域中较为宜居的一处宝贵陆地。
南威岛得名于纪念主张南沙群岛主权的广东省主席罗卓英,寓含威震南方之意。该岛植被覆盖广,雨水丰沛,面积0.15平方公里,居南沙第五。它地处南海航运要道旁,远离大陆而近越南。
南威岛最初由我国渔民发现,他们长期在此捕鱼,并在岛上建屋掘井,耕耘种植,过着自给自足、和谐安宁的日子。
1947年,中国正式向全球宣告南威岛的命名及坐标,地图上也清晰标注。历经数百年,岛上渔民昔日开凿的水井依旧可用,然而,这份宁静在1933年4月被意外打破。法国殖民者凭借先进武器,强行占领了我国南沙群岛的南威岛等岛屿,岛上居民饱受奴役。国民政府对此表示强烈抗议,坚决要求法国立即撤离南威岛。
然而,那时国民政府的实力有限,我们无力抗衡。法国对此置若罔闻,致使我们的国土惨遭列强侵占,而我们只能无奈目睹这一悲剧的发生。1937年抗战全面打响,南威岛再陷日寇魔爪,岛上居民饱受摧残。二战结束后,全国人民齐心驱敌,1946年12月,军舰出征,南威岛重归祖国,岛民终得安宁。
1947年,我国为彰显主权,在南威岛设立了哨岗进行巡逻监视。新中国于1949年成立后,南威岛划归广东省管理。1951年,广东省海事局岛上建起鱼雷潜艇补给站,并部署多艘舰艇定期开展周边海域巡航。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力投入国内工业建设。由于南威岛远离大陆,补给艰难,国内资源难以顾及。因此,我们不得不撤回在南威岛巡逻的舰船与驻守的官兵。越南独立先驱胡志明,建国前便与我国党谊深厚。宣布独立后,面对法国长达九年的抗争,中国始终是其坚强的后盾,提供了大量援助。
中越同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在那时期慷慨解囊,向越南提供了数千亿人民币资金及数百万吨物资援助。然而,一年后,美国背弃日内瓦协议扶持南越,导致越南陷入内战动荡。南越因获美国先进武器与丰富物资支持,初期北越面临较大挑战。我国为助北越获胜,不仅提供物资军事援助,还积极响应其修路、运输等需求,因这关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阵营的较量。
1957年,北越请求我国临时租借南威岛,意在岛上建立雷达基地。领土租借在主权国家间极为罕见,但考虑到冷战局势加剧及我国与北约的友好情谊,我国最终决定,将南威岛暂时租借给北越。交接仪式现场,北越代表展现出极为亲切与礼貌的态度,整个过程中,双方谈判氛围融洽,进展顺利。
越南内战绵延近二十年,1975年南越终告覆灭,次年越南宣布统一。按理说,危机解除后,南威岛应归还中国。但时移势易,亲华的胡志明已去,反华势力掌权,越南随即侵占南威岛。针对越南侵占南威岛的恶劣行为,我国严正抗议,令其撤军,但越方拖延不决。越南为强化控制,对南威岛大力开发,因面积小,还实施填海造陆,历时两年,南威岛面积翻倍,增至0.31平方公里。
越南竟在南威岛上大肆建造军事与民用设施,并推动民众迁往该岛。政府为吸引移民,推出多项优惠,包括就业保障、子女教育等,现已约有300人定居南威岛。
尤为令人愤怒的是,越南竟在南威岛上竖起了一面硕大的国旗,还举办了庄重的升旗仪式,仿佛全然不顾国际社会对此地的共识与期望。
越南的行为明显无视中国,令中国深感失望。历史教训刻骨铭心,必须铭记。如今的中国已非昔日可比,经世代奋斗日益强盛。我们誓要收复失地。多年来,中越双方针对南威岛归属进行了多轮磋商。鉴于越南在该岛周边探测到石油气资源,其归还意愿似乎愈发减弱。2000年末,中越双方在北京共同签订了北部湾海域分界协议,明确划分了海域界限,但此次协议内容仅限于海域划分,未触及任何岛屿主权归属问题。南威岛遭越南非法占据已达46载,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盛,我们立场坚定,不再退让。经过坚持,越南最终选择了让步。
中国固有领土不容他人置喙。历史早已昭示,唯有自身强盛,方能在国际舞台赢得发言权,实现与他国的平等交流与对话。如今我们已变得强大,领土与领空事务皆由我们自主决策。南威岛,这个远离故土多年的岛屿,终将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感受家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