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周总理九次访问缅甸

东亚二战经典探秘 2024-10-11 15:19:15

作者:孙伟强 来源:《爱周之家》

中国和缅甸有着2000多公里的边境线,2000多年的交往史,是山水相连﹑心意相通﹑休戚与共的友好邻邦,两国人民“胞波”情谊源远流长。缅甸与我国于1950年6月8日建交,是最早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

1954年6月29日,周恩来总理应吴努总理邀请访问缅甸期间,两国发布《中缅两国总理联合声明》,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中国和缅甸之间关系的原则。

周恩来总理不仅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更是中缅关系的缔造者之一。他生前曾九次访问缅甸,足迹遍及缅甸的多个城市和地区,包括仰光﹑曼德勒﹑眉谬﹑八莫﹑密支那﹑东枝﹑毛淡棉﹑蒲甘﹑额不里等地,为中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周恩来总理说:“我们两国(中缅)的确是山连山,水连水,地理上把我们连在一起,边界不能够把我们的友谊分开。”

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吴奈温曾说:“虽然周恩来总理是一个大国的领导人,但是,他同较小国家的领导人交往时,总是平等待人,表现出了极大的同情与和解精神。我本人在我们为划定缅中边界的会谈中发现了这种品德。要是大国尤其是超级大国中有更多的领导人像周恩来总理那样有同情与和解精神,世界该多好啊!”

第一次 1954年6月28日-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周恩来一行十六人在28日下午一时四十五分到达缅甸首都仰光。缅甸总理吴努亲自到机场欢迎。

1954年6月28日下午,周恩来达到缅甸首都仰光时,检阅仪仗队。

周恩来总理与缅甸吴努总理握手。

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缅甸,与吴努总理在一起。

1954年6月,周恩来出席吴努总理举行的招待会并接受赠礼。

第二次 1955年4月14日-15日

新华社仰光十四日电 出席亚非会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在首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率领下,在赴印度尼西亚途中在十四日上午十时一刻到达缅甸首都仰光。代表团代表:陈毅﹑叶季壮﹑章汉夫﹑黄镇,顾问:廖承志﹑杨奇清﹑乔冠华﹑陈家康﹑黄华﹑达浦生,秘书长:王倬如。

1955年4月14日晚,周恩来﹑陈毅赴印度尼西亚参加亚非会议,路过缅甸。在出席缅甸总统巴宇的宴会时,与亚非各国领导人合影。左起:越南总理范文同,阿富汗副首相兼外交大臣纳伊姆汗,周恩来,缅甸总统巴宇,印度总理尼赫鲁,埃及总理纳赛尔,陈毅,缅甸总理吴努。

1955年4月周恩来在缅甸首都仰光时,与缅甸总统巴宇(左二)﹑印度总理尼赫鲁﹑埃及总理纳赛尔一起交谈。

第三次 1956年12月10日-20日

新华社仰光10日电 周恩来总理﹑贺龙副总理和他们的随从人员在今天上午十时三十分从印度的加尔各答飞到缅甸首都仰光。他们将在缅甸进行为期十天的访问。周恩来总理和贺龙副总理下飞机的时候,受到缅甸总理吴巴瑞和缅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主席吴努的欢迎。

访问除首都仰光外,还足迹曼德勒﹑眉谬﹑密支那﹑东枝等地。

1956年12月12日,周恩来总理乘船在伊洛瓦底江上顺流而下,参观著名的宝塔。

1956年12月13日,周总理从曼德勒乘飞机至密支那途中。

1956年12月13日晚上,周恩来总理出席缅甸克钦邦邦长吴赞塔信举行的宴会,并接受赠礼。

1956年12月14日,周总理从机场驱车前往附近的英莱湖,因达族人民在湖上举行精彩的划船比赛。

第四次 1960年4月15日-19日

新华社仰光15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和他的随行人员乘专机在今天当地时间上午十点二十分到达仰光。随同周恩来总理前来访问的有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元帅﹑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张彦﹑外交部部长助理乔冠华﹑国务院总理办公室副主任罗青长﹑外交部第一亚洲司司长章文晋﹑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康矛召等。

当周恩来总理步出机舱时,他受到缅甸总理吴努和国防军总参谋长奈温将军的欢迎。

此次访缅,恰逢缅甸传统新年泼水节。缅甸总理吴努邀请全体中国代表团穿上缅甸民族服装参加泼水节,周总理马上表示同意。周总理比原计划4月16日提前一天乘专机抵达缅甸仰光,以参加泼水节最后一天的活动。此前,吴努总理访华时穿上了中山装,总理强调各国平等,决不搞大国主义,因此有了穿缅甸服的决定。中国前驻缅甸大使程瑞声当时是周总理的翻译。据他回忆,那天,周总理第一次穿缅甸服装,他身穿吴努总理准备的无领圆口白色对襟上衣,下身围着布料方格纱笼,头裹白色头巾,完完全全的当地人装束打扮,笑容可掬、风度翩翩。

1960年4月19日,周总理离开缅甸仰光前在机场会见记者。

第五次 1961年1月2日-9日

新华社仰光2日电 当周恩来总理和他率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访问缅甸联邦友好代表团在今天当地时间上午十二时乘专机到达披上节日盛装的仰光加拉顿机场时,约有十万仰光市民出来热烈欢迎周恩来总理。

同机到达的有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元帅和夫人,副总理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和夫人,轻工业部部长李烛尘,外交部副部长耿颷,对外贸易部副部长雷任民,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蔡廷锴,纺织工业部副部长荣毅仁,国务院总理办公室主任童小鹏等。

1961年1月4日,缅甸总统吴温貌以新创设的最高勋章“崇高﹑伟大﹑博爱和光荣的拥有者”最高授勋章授予周恩来总理,以表彰他对解决中缅边界问题的杰出贡献。

1961年1月6日,周总理﹑陈毅副总理参加缅甸总统吴温貌(右一)举行的盛大花园招待会。

1961年1月7日,周恩来总理在吴努总理陪同下访问曼德勒。

1961年1月7日下午,周恩来总理等在吴努总理陪同下,驱车观看了以宝塔著名的曼德勒山附近的风光。他们然后乘坐装饰得十分美丽的游艇“敏洞号”在缅甸最大的河流-风景如画的宽广的伊洛瓦底江上作了一次愉快的游览。照片由时任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康矛召拍摄。

1961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在缅甸历史名城蒲甘游览。

第六次 1964年2月14日-18日

新华社仰光十四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应缅甸联邦革命委员会主席﹑革命政府部长会议主席奈温将军的邀请,于今天中午乘专机到达仰光,对缅甸进行友好访问。陪同周总理访问缅甸的有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元帅和夫人张茜,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孔原,外交部副部长黄镇,国务院总理办公室主任童小鹏,外交部部长助理乔冠华,外交部第一亚洲司司长章文晋,外交部新闻司司长龚澎,外交部礼宾司司长俞沛文,外交部办公厅副主任王凝,公安部副局长李树槐。

1964年2月14日,周恩来总理访问缅甸,与前来迎接的缅甸联邦革命委员会主席吴奈温在飞机舷梯前握手。周总理身后者为时任中国驻缅甸大使耿颷。

1964年2月14日,周恩来和耿飚在缅甸仰光机场。

1964年2月14日下午,周总理向缅甸民族英雄昂山将军墓献花圈。右一为缅语翻译程瑞声。

1964年2月14日晚,周恩来总理拜会奈温主席。

1964年2月14日晚,周恩来总理向奈温主席赠送礼品。

周恩来访问缅甸期间,和吴奈温及其夫人、子女在一起。

1964年2月15日上午,周总理在奈温主席和夫人的陪同下,乘专机前往额不里海滩,在海滨休养。

1964年2月15日晚,周总理在额不里海滩出席奈温主席和夫人举行的非正式露天宴会。

1964年2月16日周总理和奈温主席在额不里海滩举行会谈。

1964年2月17日,周恩来总理和副总理陈毅接见中国驻缅甸大使馆的工作人员。被接见的还有在缅甸首都的中国专家的代表们,并同他们一起合影留念。

第七次 1964年7月10日-11日

新华社仰光十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元帅和他们的随行人员今天上午十时三十分到达仰光,对缅甸联邦进行访问,受到缅甸联邦革命委员会主席奈温将军,外交部长吴蒂汉等的热烈欢迎。中国驻缅甸大使耿颷和夫人以及大使馆的官员们也前往欢迎。

1964年7月,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同奈温主席等缅甸联邦领导人举行友好会谈。邹健东摄影。

1964年7月11日,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在缅甸进行友好访问后,离开仰光回国,在机场与奈温主席握手告别。邹健东摄影。

第八次 1965年4月3日-4日

新华社仰光三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参加前罗马尼亚国务委员会主席乔治乌-德治的葬仪﹑并访问阿尔巴尼亚以及一些非洲和亚洲国家之后,在回国途中于今天下午乘专机从卡拉奇到达这里,对缅甸进行短暂的友好访问。周恩来总理在机场受到缅甸联邦革命委员会主席奈温将军的热烈欢迎。随同周恩来总理访问的国务院副总理谢富治上将,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中共中央候补委员赵毅敏,国务院副秘书长罗青长等同机到达。

第九次 1965年4月26日-28日

新华社仰光二十六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应缅甸政府的邀请,今天下午乘专机到达这里,对缅甸进行友好访问。他在机场受到缅甸联邦革命委员会主席奈温将军的热烈欢迎。陪同周恩来总理访问的有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和乔冠华,国务院副秘书长罗青长,陈毅副总理的夫人张茜,外交部顾问章文晋和外交部国际司司长龚普生。中国驻缅甸大使耿颷和夫人以及中国大使馆的外交官员也到机场欢迎。

1965年4月27日《人民日报》第三版

缅甸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德钦巴登顶说:“周恩来同志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者。他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享有极高的威望。他的政治思想极其敏锐,他的不倦的工作精神不可比拟,他的工作作风灵活细致,但在原则问题上十分坚定。总之,他的崇高品德颂扬不尽的。”诚哉斯言,以为结语并赞曰:

中缅胞波情谊浓,

相连山水陌阡通。

和平共处遵原则,

友好往来总洽融。

两国不分谁大小,

共同尊重展霓虹。

亲临九度蒲甘地,

边境联欢在德宏。

【作者:孙伟强 来源:《爱周之家》】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