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在建国之前的最后一个落脚点,毛泽东为何选择了平山?

史说新域 2024-09-03 06:57:19

1947年3月31日,中共“五大书记”中的两位,刘少奇和朱德,接受了一个新的任务,那就是带领中央工委离开生活战斗了十多个年头的陕北地区,去寻找中共中央新的落脚点。

就在刘少奇和朱德临行之前,毛泽东说了一句话:“去吧,到白毛女的故乡去!”

刘少奇和朱德当然知道,毛泽东所说的“白毛女的故乡”,就是河北平山县。

那么,毛泽东为什么要把河北平山作为中共中央新的落脚点呢?其实这是综合了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考量之后的结果。

早在三十年代初,毛泽东就从山西的《朝阳日报》上了解到,平山县大革命时期就有了共产党员,并逐渐建立起各级党组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平山县的革命斗争开展得轰轰烈烈,尤其是红军游击队的活动,有力策应了红军北上抗日、东渡黄河,使得平山县享有“北方兴国”之美誉。

九年前,也就是1938年7月,毛泽东就从《新华日报》上看到一则长篇通讯《一个不平凡的县》,了解到平山县抗日游击队和“平山团”的英雄事迹,从此牢牢记住了平山这个抗日模范县。

两个月后,毛泽东在位于延安的抗日军政大学作报告时,又遇到原平山县委书记曹慕尧,便亲切地向他询问平山县的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和生产情况等。

曹慕尧上过几年学,口头表达能力很强,生动详细地介绍了平山县各方面的情况,尤其是那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以及丰富的物产和良好的群众基础。

毛泽东越听越欢喜,又问曹慕尧:“八路军将领聂荣臻同志的司令部就在平山县境内,你知道吗?”

曹慕尧用力点了点头,微笑着说:“我当然知道啊!我来延安有一段时间了,但是经常从老乡那里打听到平山的消息,不但知道聂司令在平山,还知道八路军跟当地群众已经建立起鱼水般的亲密关系。”

没过多久,中共中央把“平山团”调到陕北来执行保卫延安的任务,在南泥湾垦荒、南征北战、中原突围期间多次立功,也多次得到毛泽东的接见。他们反映的种种情况,又使毛泽东对平山县的印象更加深刻、了解更加透彻。

可以说,在这几年当中,毛泽东虽然没有去过平山,却很熟悉平山的一些情况,而且对那里很有好感。正因为如此,在刘少奇、朱德受命去寻找中共中央新的落脚点时,毛泽东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平山。

最终,位于平山县境内的西柏坡成为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共中央的最后一个落脚点。1949年3月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此召开,三大战役也正是在此完成了战略部署和指挥。

【参考资料】:《日出东方》(河南人民出版社)、《走进西柏坡》(中央文献出版社》、《红都西柏坡》(中国文联出版社)、《毛泽东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

0 阅读:117

史说新域

简介:分享尘封史事中那些有温度、有趣味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