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撤退台湾后,60万去台老兵是怎样消亡的?今生活状况如何?

女公子来也 2024-08-02 13:03:38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60万残兵随蒋介石仓皇撤离。

加上随行人员,近120万人涌入这方狭小的土地,成为漂泊异乡的“外省人”。

他们与当地六百余万原住民交汇,共同谱写一段独特的历史篇章。

这百万外省人的命运为何最后会走向令人唏嘘的终章?

究竟是何种缘由导致六十万老兵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

仓皇撤退

在烽火连天的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队的王牌嫡系部队几乎全数被歼灭,他们的覆灭宣告着国民党大势已去。

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军队犹如风中残烛,解放军在三大战役中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后,宣告了新中国成立的曙光。

国民党的覆灭之局已定,历史的齿轮缓缓转动。

1949年伊始,蒋介石无奈第三次下野。

但他并未甘心就此沉沦,而是暗自筹谋着卷土重来。台湾成了他最后的救命稻草。

蒋介石开始将国府囤积的黄金白银运往台湾,同时也将大陆上的精锐部队秘密输送到宝岛,誓要与解放军周旋到底。

1946年,台湾的居民约610万。

短短四年过后,这一数字猛增到了745万。其中,多出来的人口就是那60万从大陆撤退的国民党军人及其随从。

无数来自底层的官兵,只是因为战局逆转而没有太多的选择,只能随着滚滚的人流踏上了去往台湾的甲板。

他们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调动,却不知这一去,便是从此天各一方。

这六十万人中最惨的,莫过于那些被迫卷入这场大撤退浪潮的军人——他们是国民党政府挖空心思抓来的壮丁,目的是填补兵员缺口。

1949年,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摇摇欲坠时,他们的抓丁活动也如同穷途末路的赌徒一般,孤注一掷,竭泽而渔。

国民党名将胡琏在重建第12兵团时,就曾抛出一句震耳欲聋的口号:“一甲一兵、一县一团、三县成师、九县成军!”

胡琏指挥的抓丁活动往往不问青红皂白,甚至夜半破门而入。那些身强力壮的农家汉子,在哀嚎声中被强押而去。赣南大地十余县惨变“寡妇村”。

可惜再多的兵力也挡不住国民党节节败退的颓势,蒋介石的军队还是失去最后的阵地,被迫从东南沿海向台湾撤退,

但退往台湾前,他们还不忘填补兵源,在东南沿海的渔村大肆抓捕青壮年充军。

蒋政府正式在台湾扎下根后,蒋介石开始了他的独裁统治,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联系成了禁区。

台湾人民的思想被锁进了一座无形的牢笼,就连与亲人的书信往来也变成了妄想。

这些被抓走的充军的人和国民党当局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他们被迫加入军队,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好不容易活下来,最终却要流落他乡,再难见上家人一面。

在台湾的日子里,他们心中始终燃烧着返回大陆的希望。他们用尽一切办法,寻找逃回大陆的机会。

可个人的力量难以对抗政治的偏见,这些从大陆撤退到台湾的士兵,在漫长的等待中度过了韶华,许多人最终没能踏上归途。

艰难生存

1950年,台湾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原本浩浩荡荡的60万国民党官兵,逐渐淡出军旅生涯,被新兵潮所取代。

成群退伍的官兵们不得不踏上一条陌生的生活道路,面临着最现实的难题:安身立命。

这不仅仅是他们个人的彷徨,更是国民党政府亟待解决的一场危机:当初是他们信誓旦旦地宣称三年内一定会回到大陆,才给这些官兵留下来的信心。

1954年,“退伍军人辅导委员会”应运而生,肩负起安置退伍官兵转业的重任。蒋经国亲自担任副主任,全权负责各项事务。

在退辅会的推动下,“荣民”一词诞生,成为退伍士兵的代称,其全称寓意为“荣誉国民”。

在蒋经国的号召下,这些荣民踏上了修建中横公路的征途。

蜿蜒的山路盘亘在险峻的山脊,荣民们的身影如同风中摇曳的旗帜,穿梭于险峰幽谷之间。或攀岩垂降,或凿山开路,用钢筋水泥筑起生命线。

这条公路长达300余公里,仿佛一条巨龙横贯台湾东西。这条由荣民开辟的交通大动脉,不仅连接了山区与平原,更书写了台湾经济发展的一段不朽传奇。

这些异乡客在艰辛的中横公路开拓中,找到了安身立命的新天地。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润泽这片陌生的沃土。

随着公路建设的逐步推进,荣民们在蜿蜒的山路旁扎根落户。第一批工程队进驻大山时,手中仅有的家当便是农场分发的二十棵果树苗。可那满怀希望种下的果树却年年不结果。

为了填饱肚子,他们只能在田畦间种些应季蔬菜,艰难维持生计。

果树虽然种不出来,但他们在台湾的土地上却培育出了温带水果和高寒蔬菜,这些作物在新的环境中欣欣向荣,为这片曾经荒凉的土地增添了一抹生机。

如今,公路旁瓜果飘香,蔬果满园,一派丰收景象。荣民们的故事,在中横公路上谱写着生生不息的篇章。

八十年代初,两岸关系迎来回暖。1981年,叶剑英将军发表谈话,清晰地勾勒出政府关于两岸“三通”的政策主张——“通邮、通商、通航”。

可惜这般恳切的呼唤,在彼时的局势下却也只能停留在纸面上,未能化作现实。

大陆开放回乡探亲的希望,在荣民们心中燃起了一团火。1987年,他们集体走上街头,胸前都佩戴着“想家”的牌子。

有人问荣民为何如此执着于回家?他们声音哽咽,道出埋藏多年的心事:“我离家将近40年了,不想死在异乡,我要回家!”

那两个苍劲有力的字,道出了多少荣民的心声。回乡探亲,不仅是寻根溯源,更是叶落归根的夙愿。

几十年光阴荏苒,乡愁始终萦绕在胸口久久不散。

在开放探亲后,又有多少老兵能回到家乡?

又有多少人这辈子都只能隔海凝望自己的故乡?

开放探亲

2012年,“感动中国”的舞台迎来了一位叫高秉涵的台湾老人。

在台湾,高老先生是一位享誉盛名的律师,经济富裕,本应在中国台湾安度富足而自由的晚年。然而他的心却始终牵挂着故乡——山东菏泽。

1981年,高秉涵一位已经移民国外的同乡学姐顺利回乡探亲。在返程途中她特地到台湾,给台湾的老乡们带来了满满一箱家乡特产。

高秉涵与百余位菏泽同乡欢聚一堂,听学姐娓娓道来家乡日新月异的风采。乡亲们听得津津有味,沉浸在对故乡的依恋与自豪之中。

作为有名望的律师,高秉涵被大家推举出来分配学姐带回来的礼物。每家分得烧饼一个,柿饼三个,红枣和山楂各五枚,还有家乡特有的泥土一小勺。

老乡们小心翼翼地接过礼物,如获至宝。可分到最后,却还剩下一小勺泥土,大家一致决定让高秉涵多分得这一勺泥土,以感谢他公正分配的辛苦。

高秉涵捧着这勺家乡泥土,心中五味杂陈。他一半将它珍藏在银行保险柜里,一半分七次冲进茶水里,一口一口地品尝着故乡的味道。

1987年11月,蒋经国开放两岸探亲权限。这消息传到荣民耳朵里,一个个老泪纵横,激动得手舞足蹈。

短短半个月内,十万张申请返乡探亲的表格被一抢而空。12月,第一批老兵踏上了归乡的征途。

遗憾的是,不是所有老兵都能返回大陆与亲人团聚。不能回到大陆的老兵只能客死他乡,终生背负着游子的乡愁。

有些老兵眼见归乡无望,临终前找到高秉涵,颤巍巍地嘱托道:“老高啊,如果我走了,你一定要把我骨灰送回家。”

1992年,高秉涵踏上了一段义无反顾的旅程,他开始走遍台湾各地的墓园,找到上百名老乡的骨灰。

怀着崇高的敬意,高秉涵将这些骨灰悉数带回大陆,帮他们寻找亲人和故乡。

每当骨灰盒安然抵达故土,他仿佛都能感受到老兵们满足的叹息,那一声声叹息,正是他们魂归故里的圆满。

而高秉涵则成了老兵们与故乡之间的最后摆渡人,让他们的灵魂得以安息。

在感动中国的颁奖盛会上,镁光灯聚焦于白发苍苍的高老。当主持人问起他有何感言时,他只吐出四个字:“俺想俺娘!”

这简单的四个字,道尽了老人与无数荣民内心深处的遗憾。那湾海峡浅浅,却隔绝了家国之情,而老兵们心中的遗憾,却比这海峡还要深沉。

回家的渴望,是流淌在台湾老兵们心中永远无法抹灭的情愫。

尽管回家的路漫漫,但我们仍然坚信祖国的统一终有一天会到来。

我们将跨越海峡,为他们搭建一座回家的桥梁,让他们的脚步踏上阔别已久的故土。

我们将张开怀抱,欢迎这些久别重逢的亲人,让他们感受到祖国母亲的温暖。

参考文献

马斌. 追梦的台湾老兵[J].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4(10):59-59,60.

罗小红. 血浓于水:台湾老兵口述史个案研究[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2):70-72.

孟红. 百万台湾老兵返乡内幕[J]. 各界,2012(9):30-33.

0 阅读: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