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过日子成了最大的本事
今年有个怪现象:
朋友圈没人晒房晒车了,广场舞大妈不聊俄乌局势了,年轻人见面第一句都是"最近有啥搞钱路子?"

以前谈诗和远方,现在算菜价涨跌
二十年前买套房就能跨越阶层,十年前创业开店还能养三代,现在五块钱的西红柿都让人手抖。

奶茶自由成了奢侈品自由,保温杯里泡枸杞才是打工人的续命神器。
不是大家不爱享受了,是工资追着物价跑,信用卡账单比年终奖来得勤快。

送外卖的比坐办公室的踏实
大厂裁员像割韭菜,今天还在改PPT,明天工位就空了。
以前觉得送外卖丢人,现在发现电动车钥匙比工牌靠谱,至少不会被"优化"。
上海陆家嘴白领下班跑滴滴,成都网红转行做代购,这年头谁还没个副业?
灵活就业岗位涨了快九成,面子哪比得上热乎饭香。

省钱比炒股刺激
超市临期食品货架挤满年轻人,商场试吃摊位排长队,这不是抠门是生存智慧。
拼多多订单暴涨,不是消费降级,是大家终于看懂:省下来的都是真金白银。
以前618抢衣服,现在蹲点抢米面油,过日子可比炒房实在多了。

房子还是那个房子,日子换了种过法
房价涨跌早看淡了,租的房子也能布置成家。
菜市场大妈都知道"房住不炒",把三十平出租屋收拾得敞亮,比操心国际形势强。
周末不去网红店打卡,带着帐篷去郊区看星星,省下的钱给娃报个兴趣班,踏实。

今年最火的生存法则就一条:把"活着"过成"生活"。
当不了改变世界的英雄,就当自家生活的王者,能在涨价潮里稳住一日三餐,在裁员季守住饭碗,就是2025年的真本事。
日子嘛,低头过好眼前,抬头自有晴天。
现在房价大幅下跌并不是因为下跌了没人买,而是没人买、实在卖不动才不断降价。卖不动的原因就是房地产的投资逻辑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也就是预期改变了,大家对未来房地产并不看好,通过投资炒作涨上去的资产一旦预期发生改变,那么就会面临价格快速崩塌,没人接盘了这才是最可怕的。没有人会去投资一个长期看跌的资产,哪怕是刚需也会非常谨慎购房,因为今年买需要50万,明年只需30万,这种情况下他们不会觉得自住就无所谓,而是会选择等等。现在把钱变成房容易,但要把房变回钱可就难了。不管哪个城市,房子都是越来越多,叠加人口出生大幅暴跌,只会越来越难卖,越来越不值钱。房子是商品,卖不出去喊破天都没用。越到后面剩下还没买房的往往越没钱,购买力越弱,房价持续走低是肯定的。房子实际建造成本是非常低的。房价低才能真正释放消费力,对实体经济才是真的利好。房子也是消费品,是用来住的消费品,只有炒房客想着买房升值的才天天幻想房子涨价,整天吹嘘房子。还说什么房价下跌就会对经济不好,你买个车是不是车行还要给你保价啊?不然经济就不好了?不可笑吗?还有就算货币贬值也不代表房价就会涨,这是房吹强行挂钩忽悠大家的。现在钱是更值钱了,货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