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5000别吃火锅,吃麻辣烫”?巴奴创始人再致歉:习惯为人父

自珍谈科技 2025-03-08 02:12:49

月薪5000不配吃火锅?

巴奴老板的“爹味”翻车现场

一句话总结:

一个火锅店老板的“人生建议”,让全网年轻人集体破防,最后不得不深夜录视频道歉:“对不起,我太爹了。” ​​​

一、一句话踩中年轻人的雷

事情很简单:巴奴火锅创始人杜中兵在直播里劝刚毕业的年轻人,“月薪5000就少吃火锅,把钱花在自我成长上”。

这话一出,网友直接炸锅:“我挣5000块,吃顿火锅还要被教育?”

年轻人反感的不是建议本身,而是那种“过来人”高高在上的姿态。

就像网友吐槽的:“火锅是社交刚需,加班后和同事涮个毛肚,你告诉我这叫‘不务正业’?”

二、两次道歉,越描越“爹”

第一次回应,杜中兵解释自己“被断章取义”,还补刀一句“年轻人要延迟满足”。结果网友更气了:“爹味超标了!”

第二次他学乖了,深夜录视频反思:“我确实太爹了。”

他承认,自己当爹当久了,习惯了“管教模式”:对员工像对孩子,对顾客也忍不住说教。甚至自嘲:“这不就是我年轻时最烦的样子吗?”

但话锋一转,他又忍不住念叨:“年轻人还是要传承勤俭奋斗的精神啊……”网友秒懂:“嘴上说改,身体很诚实地继续爹。”

三、火锅为啥成了“阶级标签”?

这场风波背后,是巴奴的尴尬定位:

- 价格贵:人均130+,比海底捞还高。网友吐槽:“18块钱5片土豆,吃的是金子?”

- 品质牌难打:巴奴强调“高端食材”,但年轻人只认性价比:“工资没涨,火锅倒吃出中产焦虑了。”

- 代沟式沟通:70后老板想传递“奋斗观”,95后打工人只想“即时快乐”。

就像网友说的:“你可以卖得贵,但别教我做人。”

四、年轻人的反击:幽默又扎心

面对老板的道歉,年轻人用段子反击:

- “建议学学雷军,直接推出大学生套餐,比道歉管用!”

- “请我吃顿巴奴,我就原谅你。”

- “月薪2600照样吃,主打一个叛逆!”

这些调侃背后,是年轻人对“消费自由”的坚持:工资再低,也有权决定怎么花

五、给老板们上一课

这件事给所有企业提了个醒:

1. 少说教,多倾听:年轻人拒绝被定义,更讨厌被“为你好”绑架。

2. 贵可以,但得值:高端不是问题,问题是让消费者觉得“肉疼”。

3. 真诚比套路重要:网友能接受老板犯错,但不能接受“爹味不改”。

杜中兵最后说:“要和年轻人一起成长。”

网友回怼:“先改改定价,再谈成长吧!”

0 阅读:1

自珍谈科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