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一直都不理解,凭什么老疙瘩周秉昆就要伺候老人孩子?
而他的大哥和姐姐,则可以心安理得地做他们想做的事儿。
但沉淀下来仔细想想,却不得不承认。
社会也好,官场也罢,乃至一个小小的家庭。
必然存在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差异。
聪明能干的人,定会在大的领域里展现才华。
而普通平凡的小角色,也会在独属于自己的位置上发光发热。
正如《人世间》中,周家的3个儿女一样。
聪明机警,善于表达的周蓉,学识丰厚,文化底蕴深沉。
且纯粹得如同活在理想主义当中的人。
这些优点,让她极其适合做一位传道受业的教书人。
而打小便不爱读书,心无城府,善良正直的周秉昆。
则更适合围绕着家庭,守着简单平凡的一隅之地,过一份岁月静好的小资生活。
想到这些,才恍然,周家的这三个孩子,哪有什么谁对谁错,只不过是社会大环境下的分工不同而已。
只是,一直以来,对于周秉义的诸多做法,颇有些微词,不敢苟同。
总觉得,他做起事儿瞻前顾后,唯唯诺诺,有点郝省长身上草木皆兵的味道了。
这样的人,在职场上怎堪大用呢?
但用炸药自杀的杜德海,却陡然间揭开了周秉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01表象
因为蔡晓光之事,郝省长夫妇不仅仅对周秉义冷淡异常,连带着对周家也生不出半分热情。
不但让郝冬梅在中间左右为难,也让父亲周志刚的一片赤诚和自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这件事,如同一根卡在喉咙深处的刺,时时地提醒着周秉义,他必须小心翼翼,再也不能行差踏错一步。
不但提醒弟弟,不要找郝家帮忙。
更在郝省长接待客人的时候,极为有眼色的帮助岳父送走想送走的人,留下岳父想留下的客。
说实话,这份察言观色的能力可见一斑。
难怪郝省长从这时候开始便对周秉义另眼相看了。
但这样的周秉义,多多少少给人一种完全没有自我,对岳父投其所好的既视感。
另外,因为周秉昆转正的事,一个小小的秘书,都会给周秉义穿小鞋,让其难易随着自己的心意升迁。
足以可见,周秉义在人前就是一个老实巴交,不会权谋算计,亦不会报复的,本本分分的懦弱之人。
不然,一个秘书而已,怎么敢在郝省长女婿的头上动土呢?
但真正的周秉义真的是表面看起来的这种老好人吗?
答案是否定的。
02突发
原本,周秉义也可以求一份安稳的事业,一步一步的稳固升迁。
但见识过南方城市的飞速发展,回到自己的家乡,他禁不住感慨万千。
两座城市的贫富差异,令周秉义潜意识里的,想干实事的细胞开始躁动,活跃起来。
故而,回到家,在吃饭的间隙,他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看着周秉义的这一番陈词,好似是一桩轻描淡写,情不自禁的感慨。
但一向谨言慎行,心思深沉的他,怎么会想不到,金月姬现在的态度已经跟之前截然不同,他的话必然会给金月姬一些启迪。
或许,周秉义在说这番话之前便想过,若是,岳母自己领悟到自己的意思,帮忙反应一下,那最好不过。
若是岳母,视若罔闻也没有关系,至少,他向金月姬表达了自己想干实事的心意,算是表了决心。
但奈何组织不安排,他也无可奈何。
这样,自己在任何人面前,甚至是岳母面前,都是无功无过的。
不久,金月姬真的就把周秉义的意愿,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反映给了上级领导。
并且,直接给周秉义调到军工厂当一把手。
然而,军工厂的情况比较特殊。
正如老书记说的一样,军工厂的工人大多数都是部队出来的人,比一般的工人更识大体,顾大局。
但同样也对上边派下来的干部看不起,特别是像周秉义这种没有当过兵的人。
正在周秉义有些抓瞎,不知道该如何展开工作,取得工人信任的时候。
杜德海出现了,身上绑着自制的炸药,要自杀。
只是,在死之前,要求见周秉义一面。
或许,绝大多数的工人,都没有想到,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周秉义,会淡然地走到杜德海的跟前,说要陪着他吧!
那么,刚刚如愿以偿调了工作的周秉义,真的就不怕死吗?
当然不是,而是整个事件都在他的把控当中。
03应变
在周秉义去找杜德海的路上,常宇怀便已经清清楚楚地跟周秉义介绍了杜德海的情况。
从常宇怀给出的信息中,可以得出4个判断。
第一、杜德海参加过抗美援朝,当过狙击手,立功无数,算是个实打实的革命英雄。
所以,就像老书记说的,这样的人更识大体,顾大局,他应该不会轻易做出对军工厂和工人不利的事情。
第二、杜德海前年得过胃癌,然后把胃切除了一大块。
后来癌细胞转移到了肝上,他就又切除了一块肝。
再后来,癌细胞又转移到了肺上,他又切除了一块肺。
从这一信息当中,好似,看到了一个生死都无所谓,什么都豁得出去的一个人。
但仔细一想又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很多人,光是得了一种癌症,都会被折磨得一命呜呼。
但杜德海却胃癌,肝癌,肺癌的得了个遍,而他现在还好好地活着。
这能证明什么,证明杜德海的求生欲特别强,怎么可能会轻易的想要去死呢?
第三,杜德海对枪械改造很有研究,算是工人出身的枪械专家了。
一个求生欲特别强的枪械专家,真的会自制一个足以可以将自己炸死的炸弹吗?
后来发现,炸药有几个哑炮足以证明这一点。
第四,常宇怀告诉周秉义,杜德海仅仅只有58岁。
在很多老年人看来,这种年纪今后还有很多的好日子。
像杜德海这样经历过无数磨难的人,怎么可能一天好日子还没过,就甘愿死掉了呢?
这种种信息整合在一起,得出一个结论,杜德海从未真正地想要去死,他只想用这样的方式,达到某种目的。
这一点,作为一个北大哲学系高才生,还在实践中把人心看得透透的周秉义又怎么会看不出来呢?
而当周秉义来到杜德海跟前,他提出的两个问题,就更加印证了这一点。
首先,杜德海坚决抵制卖厂,这说明,他足够热爱这个军工厂。
其次,他要自证自己并非反对党的人,不希望自己的死对家属不利。
从这一点上看,杜德海牵挂的不仅仅只有他赖以生存的厂子,还有亲人。
一个求生欲如此之强,内心满是牵挂的人,怎么可能会轻易的死掉呢?
另外,周秉义还给自己下了一个双保险,那就是他曾经在建设兵团工作过,所以,对枪械炸药有所了解,觉得这个炸弹的引线能燃烧15秒,他打算在10秒的时候,将炸弹扔出去。
若是,周秉义对杜德海的判断有误,自己也有能力挽救两个人的性命。
只是,凡事都有失败的可能性,何况是炸弹爆炸呢。
但周秉义还是凭借着自己的判断,镇定的一直坐着,纹丝未动。
说实话,这种胆量和气魄,可真是一般人无法企及的。
04立威
结果,杜德海还是没有周秉义有定力,自己亲手扔了炸弹,还舍身将周秉义护在身下。
以周秉义的心思,绝对能想到,自己冒了一次风险,却能让他在所有工人面前树立威信。
他用这样的方式,告诉大家,虽然,他没有扛过枪,打过仗。
但他在枪炮面前,无惧生死。
这种胆识和气魄,定会让瞧不起他的那些工人刮目相看的。
若是说,周秉义不惧生死的坐在杜德海面前,算是对全厂工人的一种精神统领。
那么,拿着岳母的钱,给工厂困难的工人买煤过冬,便是在情感上的入侵。
当工人在精神上佩服他,情感上拥护他的时候,周秉义的工作还会难做吗?
若是没有自制炸药自杀的杜德海,大家一定看不到周秉义不为人知的这一面。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哈!
(注:理性讨论,出口成脏者请绕行,给网络世界留一片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