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动力时有时无、聪明却无法发挥——谜一样的孩子怎么了?

妈心理学习辅导啊 2024-04-09 11:03:37

不少家长在学了一段时间科学养育的方法后,发现孩子有了一些变化:

以前黑白颠倒玩手机,现在作息正常;

以前整天把自己关到房间,现在能出来和家人交流了;

以前一说就炸,现在能听进去自己的话;

……

但是家长也表示,孩子还是不能谈学习,动力时有时无,成绩更是不稳定。

这让父母们非常困扰。到底问题出在哪?我的孩子是不是不正常?需要接受心理咨询吗?

其实我们在陪伴孩子成长这条路上的确是起起落落、反反复复的。

陪伴孩子走出人生低谷的路上,家长的心情也是反反复复,起起落落!

这样的日子真的是太难熬了!

既要安抚自己绝望的心,还要强颜欢笑去支撑孩子,

多少次都想放弃,多少次觉得自己熬不住了!

我们该该如何给自己力量,撑住这段痛苦而又煎熬的日子?

我们又该如何去有效地支持孩子,让孩子在父母这里得到力量?

01

为什么我们学了这么多,现在还是这么焦虑呢

孩子虽然有一些变化,何时才能完全变好呢?

答案就两个字:熬着

为什么要熬着呢?

这个词本身就体现了是一个比较痛苦的过程。

我们学的课程,更多的学的是一个原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行为到底是在接纳孩子还是放纵孩子,没有一个丁是丁卯是卯的标准。

有些孩子看见父母改变了,他就心软了,觉得父母也不容易,那就配合一下好好学习。

或者有的孩子对父母比较贴心,虽然他上学很痛苦,但是也咬着牙去上,在高中的时候就熬着,上了大学还是熬着。

我所见到的,做咨询室里的大部分孩子,真的都是非常非常善良的。

如果不是因为他们如此善良,为了照顾满足父母的期待,硬撑着继续去做一些自己其实早就已经不想做的事情,他们可能不至于抑郁到来求助。

02

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接纳孩子吗?

为什么我们一直提“接纳孩子”呢?

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接纳孩子吗?

接纳孩子之后要不要接纳老公,接纳老公之后要不要接纳婆婆。

我们要接纳的人太多了,越接纳,我们自己的委屈程度越高。

那我们换一个视角看,我们能不能接纳自己?

就问你一个问题:你恨不恨你的孩子?

有的人会说恨,有的人说不恨。

也有的人说:“我恨孩子,但我不能说,不能让孩子知道。”

不能说就是熬着。

接纳孩子的前提是接纳自己,都不允许自己有恨的情绪,怎么能接纳孩子呢?

也有父母担心表达了恨孩子之后,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吗?

不会。

工作中遇到的孩子一般都很直接,说恨父母。

他知道自己做了一件不好的事情,你还说自己全然地爱着他,一点也不恨他,他根本不相信。

如果你把你恨他这个事说出来以后,也许他心里的石头就落地了。

“我妈就是恨我,那我妈恨我需要我付出些什么吗?其实没有。”

并不是说我恨你,你要去上学。

因为我恨你跟你无关,就跟说我爱你跟你无关是一样的。

我恨你我不需要你做什么,我只是表达一下我压抑的情绪。

我恨你或者我我不但恨你,我还恨我自己,恨我自己没有照顾好你。

甚至还可以“恨”学校、“恨”老师,只不过我们不敢承认。

为什么不敢承认呢?担心学校不和自己合作了。

比如孩子已经辍学在家了,你就跟老师说“我也在努力地让孩子复学,但我做不到,老师有什么办法?”

我们害怕老师说:“为什么别的孩子能做到,你家孩子做不到?”

建议你实事求是,直接说我现在的确做不到,至于原因是什么,我也不知道。

当你承认自己处于无能的位置,其实自己的压力就会降低很多。

03

为什么孩子抑郁了

来到心理咨询室和精神科门诊的很多家长想不明白,为什么孩子抑郁了。

爸爸妈妈常常说一些类似的话:

“我不逼他的呀,我们真的对他没有要求呀,我们家里很民主的,都是和孩子商量的,我们都是征求孩子意见的,都是他自己选择的啊……”

既然如此,为什么孩子会崩溃大哭,会不想去学校,会觉得活着那么累、那么辛苦呢?

在这些孩子内心世界中,他们多半觉得自己无比糟糕,父母对自己没有要求,自己竟然还那么难受,太没用了;

他们对自己没有要求,但是自己无论做什么,好像他们都不满意,自己总是令他们失望。

看到他们焦虑地皱着眉,自己很想努力让他们开心,但是真的无力完成,他们越是让自己别完成了,自己越是感到很内疚很抱歉。

当一个孩子表现出自我评价低,自责,无力,因为做什么都无用,做什么都做不好,以至于也没有兴趣没有动力再去做的时候,他们的确会陷入抑郁中。

现在抑郁的孩子越来越多,是因为焦虑的妈妈越来越多。

孩子用抑郁的症状提示家庭的焦虑太多了。

04

“不想让孩子吃苦”

家长付出的越多,孩子需要承担的就越少。

妈妈不想让孩子吃苦,给孩子造就了一个真空的环境。

在这个环境里,妈妈对孩子是完全接纳了,问题是社会怎么接纳孩子。

“不想让孩子吃苦”本身是爱孩子的表现,但同时也会给孩子传递一个错误的印象——我不该吃苦。

“妈妈为我做了那么多事,不就是为了让我不吃苦吗,那我得听我妈话,不去吃学习的苦。”

孩子一不小心就完成了父母内心想要实现的,但是不敢在自己身上实现的愿望。

有多少父母是爱学习的呢?

你们也不爱学习,只不过不敢说出来这个想法。

“不想学习”这个无意识的愿望,父母没有说出来,孩子就会把这个事实实现。

所以,我们首先向孩子承认上学很苦。

不要总跟孩子糖衣炮弹说:“上学可好了,上学能有朋友,上学……”

我们常常只想给孩子呈现好的那一面,吃苦的那一面都被我们自己咽下去了。

这就造成孩子不愿意面对现实:上学不是一件快乐的事。

孩子什么都不想没关系,家长的功能就是帮孩子想未来的事。

比如现在孩子想的是维持现状:妈妈每天给我100块钱。

那我们可以问孩子,三年以后想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父母就可以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规划,引导孩子思考。

有时候不能让孩子太有主见,他的主见自己支持不了。

他的主见是从15岁玩游戏到55岁,你能支持吗?肯定不能。

所以该借助外界的力量的时候就借助外界的力量。

——本文改编自张海涛老师直播课

0 阅读:0

妈心理学习辅导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