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回的回目名是“俏平儿情掩虾须镯 勇晴雯病补雀金裘”,属于晴雯的正传
承上回,晴雯生病卧床,平儿来访,把麝月单独叫出去说话,引起了晴雯的疑心,认为是说自己生病了不出去养病。
晴有林风,看来在疑心这件事上,晴雯和黛玉有同样的风格。

为了给晴雯去疑,宝玉便跑去偷听平儿和麝月的谈话,结果听到一个大秘密。
说到偷听,不由得想起滴翠亭事件。很多读者指责宝钗偷听小红与坠儿的谈话,却选择性无视宝玉的偷听。
宝钗是无意偷听,而且是在公共场合,宝玉却是人家特意要避开时还特意跑去偷听,偷听后还把平儿给卖了,没有替平儿保守秘密。
平儿要保守什么秘密呢?
原来上次吃烤肉时,平儿的吓须镯丢了,凤姐命人暗访,结果被怡红院的宋妈发现是坠儿偷的。宋妈把消息汇报给凤姐时,被平儿拦下了,因为考虑到宝玉以及袭人这些大丫头的脸面,平儿不想声张,所以特意来跟麝月说明情况,要麝月等袭人回来后,大家商量着找个由头,把坠儿打发出去。
平儿还特别强调,晴雯是爆炭脾气,这事不能让她知道。晴雯知道了,这事就瞒不住了,平儿的一片好心也白费了。
她哪里知道,隔墙有耳,她的话全被宝玉偷听到了,晴雯也第一时间知道了。
宝玉感激平儿替他着想,晴雯却果然如平儿所说的那样,脾气说来就来。
因为晴雯的重感冒第三天更严重了,爆脾气的晴雯别说安心养病,反而大发脾气,先是骂太医骗钱,舍不得给好药,然后又骂小丫头不肯用心干活,俨然一副主子的派头,正应了“身为下贱,心比天高”的判词。

要知道,给她诊治的王太医,世代在宫里当太医,贾母都要尊重他,岂是晴雯一个丫头能置喙的?她也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暴怒中的晴雯,看到磨蹭着不敢上前的坠儿,一下就勾起了心中的愤恨,完全顾不上平儿的好心,当即发作,不但对坠儿进行了严重的体罚,还当即把她撵了出去。
这就属于越权行事了,平儿当初交代麝月,等袭人回来再商量着打发坠儿,说明晴雯个人并没有权力撵人。
晴雯自己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她假借宝玉的名义,这是仗着宝玉对她的宠爱,知道宝玉会为她兜底。
所以说,晴雯的薄命,宝玉要负很大一部分责任。晴雯的“心比天高”,完全是宝玉宠出来的。
晴雯的这次越权处置坠儿,也为她后来被撵埋下了伏笔。她被撵的原因是被婆子们集体告状,此时坠儿娘含恨而去,当然也希望能有机会报仇。

晴雯此举不但给自己引祸,同时也给宝玉招了恨。
当然,此时晴雯所做的一切,宝玉毫不知情,因为他正在王子腾家给舅舅祝寿。
说来很有意思,贾母压箱底的雀金裘,是在给宝琴凫靥裘时顺便翻出来的。如果宝琴没来,贾母都想不起要把这么珍贵的衣服给宝玉穿。
所以,贾母是真心爱宝玉吗?不由人不生出疑问。
谁知宝玉第一天把凫靥裘穿出去就烧了个洞,想着第二天才是舅舅生日的正日子,总不好穿着破了洞的衣服去祝寿吧?于是非常焦灼。
此时袭人不在家,晴雯又病着,麝月便作主叫人连夜补好。谁知遍寻京城名匠,竟然无人敢接。
有读者认为京城找不到好的手艺人,我却认为不敢接的原因不是手艺不好,而是这件衣服太贵重了,怕万一补坏了赔不起,所以才不敢接。
这宝玉此时也生了执念,非补好不可。
记得第二十回,宝玉还劝过贾环不要有执念:
“比如这件东西不好,横竖那一件好,就弃了这件取那个。难道你守着这个东西哭一会子就好了不成?”
果然劝别人一套一套的,到了自己身上就不灵了。

宝玉虽然没有像贾环那样哭鼻子,但他“嗐声跺脚”的样子,并不比贾环强多少。
因为他的执念,不肯消停,逼得卧病休养的晴雯再也无法置身事外,于是爬起来连夜为宝玉补衣服。
没有做过针线活的人很难体会到,想要把一件破了的衣服补得像无缝之天衣一样,有多费神。尤其是那个没有电灯的年代,要就着昏暗的油灯,又多了一重眼睛上的劳累。

所以,这一夜的补裘,对病中的晴雯是雪上加霜。本来熬夜就于养病不利,何况还要劳神费力,所以第二天王太医看到晴雯的病情恶化,说“失于调养,非同小可”。
作者将晴雯被裘的行为赋予一个“勇”字,读者们便以为这是作者对她的赞美,却不知作者这是用春秋笔法在批判晴雯,说她不顾情势,逞匹夫之勇,是缺智的行为。
我们不妨放大格局来看整个章回:在这一章回中,晴雯都是在养病。前半部分,因病得难受拿小丫头拿撒气,甚至将旧账翻出来,不顾平儿的周全安排和宋妈的劝阻,非把坠儿撵走不可。后半部分呢,她不顾病体,拼尽全力也要搏得宝玉的欢心,哪怕因此而丧命也在所不惜。
前后一对比,这不就是明显的拜高踩低吗?
别为了洗白宝钗来颠倒黑白了,看过原文没有,宝钗还无意偷听,她听见两个人说话还心内思索了两个人是怡红院的丫鬟小红和坠儿,然后还心内算计这两个丫鬟只是人大心大日后找机会要把这两弄出怡红院一时忘情不离开,被二人发现才甩锅黛玉,有这样偷听还要细细分辨是谁在说话谁院中的丫鬟丫鬟品性如何,还要心机计较怎么把这两撵出去,这样的行径小编都能指鹿为马叫做无意,忒不要脸了。而宝玉偷听麝月平儿却被小编可以黑。宝玉才是怡红院的主子,按理来说麝月这些都是他的下人,平儿代表着凤姐,来到怡红院背着主子和下人嘀嘀咕咕,到底谁才不懂规矩,什么事要背着主子谋算?我们上纲上线一下说她们勾结意图谋算宝玉都不带分辨的,也就宝玉还要偷听,在凤姐面前试试?
还晴雯拜高踩低,看不懂书是吧。坠儿被拿了证据偷盗,平儿发现了你不告诉管家人也不告诉怡红院正主贾宝玉,反而和麝月私下鬼鬼祟祟,这是何等道理?后面被宝玉知道事发,晴雯要处置了这个小偷,居然大家都说要等袭人回来,怎么这时候没人过问宝玉的意见?感情袭人才是这个怡红院的正主了不是?晴雯撵了立时撵了坠儿可以说她脾气毛糙,其他的就少来碰瓷了。而且都只看到晴雯尖刻,谁看到晴雯才是那个真正对小丫头照顾的人。芳官小戏子出生,袭人如何陷害的,连宝玉都看不下去说让袭人多照顾一二反而被袭人酸了一把,只有晴雯亲自师范怎么服侍宝玉用膳?就问这时候“贤”袭人“贤”到哪里去了?晴雯让人诟病踩低的除了打骂坠儿就是挤兑林小红,也不看看林小红什么出生为何被整个怡红院针对,还拜高踩低,真正拜高踩低的袭人收档其冲却看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