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
随着日历翻过一页又一页,我们迎来了农历年中最寒冷的时节——三九。今天,我们正式步入“三九”,这是从冬至开始之后的第三个“九天”,也是一年当中最冷的一段时间。
三九天为何最冷?
“三九”作为一年中最冷的时段,其形成与地球公转、自转以及大气环流等多种自然因素密切相关。
为什么冬天里“三九天”最冷呢?这主要归因于地球表面热量的收支平衡。冬至后,虽然太阳直射点开始北移,但北半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仍然较少,地面储存的热量持续减少。同时,由于大气环流的影响,冷空气频繁南下,加剧了北半球的降温过程。此外,地表水体如湖泊、河流等在冬季也会释放大量的冷量,进一步加剧了气温的下降。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三九”成为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
农人的期盼:寒冷与降雪带来的丰收希望
对于农人来说,是希望冬天能够冷一些,降雪多一些的。这不仅有利于越冬作物如小麦、油菜等的安全越冬,还能消灭田间一部分病菌和害虫,为来年的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降雪能够覆盖在作物表面,形成一层保温层,减少作物体内热量的散失,防止作物因低温而受冻害。同时,雪水融化后能够补充土壤水分,改善土壤墒情,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此外,低温还能抑制病菌和害虫的繁殖和活动,减少病虫害对作物的危害。
“三九不见雪,农夫卖老婆”的
民间流传的“三九不见雪,农夫卖老婆”这句民谚,虽然听起来有些夸张,但却深刻反映了农民对天气变化的敏感与担忧。在三九天这个本应降雪的时节,如果天空晴朗无雪,农民们就会感到焦虑不安。因为这意味着来年的农业生产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导致欠收或绝收。
在封建社会里,农民的生活条件艰苦,一旦遭遇自然灾害或歉收年份,往往就会陷入贫困和饥饿之中。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采取各种极端手段来应对困境,包括卖掉家中的财产甚至亲人。虽然现代社会已经很少出现这种极端情况,但这句民谚仍然提醒着我们,天气变化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以及农民们对丰收的渴望。
三九天不下雪为何会影响作物产量?
为什么说三九天不下雪会影响作物产量呢?这主要是因为降雪对农业生产具有多重积极作用。首先,如前所述,降雪能够形成保温层保护作物免受冻害;其次,雪水融化后能够补充土壤水分改善土壤墒情;再者,低温还能抑制病菌和害虫的繁殖和活动减少病虫害对作物的危害。如果三九天不下雪就意味着这些积极作用将无法发挥从而导致作物生长受阻产量下降。
此外,三九天不下雪还可能引发干旱等自然灾害。因为冬季是降水较少的季节如果此时再不降雪就容易导致土壤干旱缺水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在干旱年份里作物往往会出现生长迟缓、叶片枯黄、产量下降等问题。
“三九”天晴有啥不好的预兆?老祖宗的农谚怎么说?
在漫长的农耕历史中,我们的老祖宗通过长期观察和实践总结出了许多关于天气变化与农业生产关系的农谚。这些农谚不仅具有指导意义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三九雨雪多,三伏雨不缺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如果三九天雨雪较多那么到了三伏天(夏季最热的时段)时雨水也会比较充沛。这是因为冬季降雪能够补充土壤水分改善土壤墒情为来年的农业生产提供有利条件。而夏季降雨则能够满足作物生长旺盛时期对水分的需求促进作物高产稳产。这句农谚告诉我们如果三九天雨雪较多是一个好兆头预示着来年的农业生产将会比较顺利。
二、三九雨蒙蒙,三月倒春寒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如果三九天出现连绵细雨那么到了三月(春季)时就可能出现倒春寒天气。倒春寒是指春季气温回升较快后又突然出现大幅度降温的天气现象。它对农业生产危害极大容易导致作物受冻害减产甚至绝收。
三、三九开了河,农夫卖老婆
这句农谚与“三九不见雪,农夫卖老婆”意思相近都是强调三九天应该寒冷降雪而不应该出现河流解冻的现象。因为河流解冻意味着气温已经回升到一定程度不再适合降雪了。这会导致土壤干旱缺水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同时河流解冻还可能引发洪涝等自然灾害对农业
四、三九四九不下雪,五九六九旱连接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如果三九四九这两个时段不下雪那么到了五九六九(即立春后的一段时间)时就会出现干旱天气。这是因为冬季降雪是补充土壤水分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果冬季降雪不足就会导致土壤干旱缺水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到了春季作物生长旺盛时期对水分的需求更加迫切如果此时仍然干旱缺水就会导致作物减产甚至绝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一冬无雪天藏玉,三春有两地生金。历史上不乏冬天干旱的季节。但有雪肯定要比无雪好,雪不仅可以给农作物(比如小麦、蒜苗之类)当棉被,还能给作物提供水份使根部向下延伸,对作物起到保护作用。还有一个说法是“干冬湿年”意思是既使一冬长时间,无雨雪,到年骆直至立春前后这段时间必定会有雨雪的。一年之季在于春,立春,斗指寅,时寒乍暖不定,但气温渐渐回暖,此时的雨雪水份最是关键,它决定和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亏损和利盈,也就是农民对其年农作物增产增收的评估,基本心中就有了底细,同时对本年的生计有个从新的安排和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