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辑 叨哔叨了
2003年4月1日愚人节。
对于很多人来讲这天是非常平常的日子。
大家还沉浸在愚人节和朋友玩闹的氛围中。
也就是在这天,张国荣从24楼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昨天是愚人节,距离他离世已经22年了。
但好友唐鹤德、袁咏仪仍不忘发文悼念。
直至今日,我们难以接受他离开。
他离开之后,在这个流量当道的娱乐圈浮躁的现象丛生。
过度追求流量和粉丝打投。
“数据崇拜”、男明星涂脂抹粉。
直至今日,张国荣的正义、善良、提携后辈等美好品性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张国荣被人民日报力挺
2018年人民日报发文。
十五年了,这个流量当道的娱乐圈,配不起张国荣。
他是华语娱乐圈难以复制的传奇。
他是国际巨星,不管是人品还是演技和音乐素养都无可替代。
以音乐与电影双领域的巅峰成就、跨越性别的艺术表达。
以及对后辈与友人的真挚关怀,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
是华语娱乐圈难以复制的传奇。
在音乐方面,1984 年,他以《Monica》打破传统粤语歌曲框架。
将迪斯科元素融入华语。
其中《我》更成为他的精神宣言:
影视剧方面,因《阿飞正传》获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更以《霸王别姬》中程蝶衣一角名声享誉国际。
拍摄《霸王别姬》期间。
为贴近角色,他提前半年学习京剧。
甚至在片场与张丰毅嬉闹时仍保持“程蝶衣”的柔美神态。
被导演陈凯歌赞为“人戏合一”
此外,提携后辈是张国荣最动人的标签之一。
张柏芝因车祸受伤时,他第一时间探望并将贴身护身符相赠。
不顾向太劝阻,称“保我平安的,现在送给你”。
1994 年拍摄《金枝玉叶》时。
新人袁咏仪因紧张无法进入状态,导致一场醉酒戏NG了15次。
袁咏仪很着急,但迫于表演经验不足没办法。
他心生妙计,悄悄在袁咏仪喝的水里加了真的酒。
没想到效果还挺好。
在微醺状态下,袁咏仪很快进入状态了。
圈内圈外他都是那个温暖的“哥哥”。
但实际上很少有人知道。
表面上他为人处事周到,细心温柔的他。
内心世界早就不堪一击。
抑郁症悄悄找上了他。
2002年拍摄《异度空间》时。
他已出现失眠、幻觉等症状,但仍坚持完成高难度跳楼戏份。
杀青后情绪持续低落。
2003年4月1日,他在致电经纪人陈淑芬后从香港文华酒店跳楼身亡。
临终前仍顾及体面,让陈淑芬来接他。
陈淑芬赶到后以外套遮盖其遗容,保全了他最后的尊严。
其实,他也很舍不得离开吧。
在告别演唱会上,希望大家谈起80年代港星都有谁的时候。
能提起他的名字,他就已经很满足了。
事实证明,22年了大家不仅没忘记他。
反而,在流量当道的娱乐圈。
他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人民日报批评娱乐圈“流量当道”
2018年人民日报发文力挺张国荣。
同年,却形容娱乐圈已经进入“流量当道”的年代。
其中的一个表现是流量幻觉,具体表现为以下情况。
某真人秀选秀总决赛期间。
某选手的票数以13万票/分钟的速度飙升。
半小时票数暴涨800万。
有些顶流明星社交媒体账号的点赞量数据惊人。
文章或视频发送没多久,点赞量很快破万破十万的。
技术分析发现,一大半的数据来自于僵尸账号。
造假行为最终受到影响的包括看剧的观众。
部分平台为流量分成,对数据异常视而不见。
有自称视频平台内部人士透露:一部剧如果首日播放量破不了亿。
会影响之后的招商。
这种 “数据崇拜” 导致一些优质剧集因 “流量不达标” 被资本弃用。
而部分烂片却因粉丝刷量获得续集投资。
但市场上越来越多的烂剧对观众来说百害而无一利。
而且还有男偶像、明星涂脂抹粉化的情况。
自从韩流的风吹到内地。
一大批男性偶像艺人,小鲜肉纷纷涂脂抹粉。
感觉化妆之后全都是一个样。
甚至有的过度追求“小鲜肉风”。
而丧失了个人特点和男性阳刚之气。
在这阵风气的影响下,一大批青少年纷纷效仿偶像的妆容。
还没成年就化妆的孩子一抓一大把。
而且他们有的过早拥有了容貌焦虑。
反观张国荣,他早期经常素颜表演。
即使这样,他的个人魅力不减。
接下来是社会责任这一块的对比。
他在 1997 年个人演唱会上进行慈善募捐。
先带头捐款,给粉丝做表率捐了100 万。
粉丝跟随他的脚步捐款80多万。
这些钱全部用来捐给癌症协会。
老人院、演艺学校、儿童协会都有他的捐赠。
调查结果显示,范冰冰以拆分合同的方式偷税漏税。
郑爽在拍摄电视剧《倩女幽魂》期间。
也偷税漏税,她还少缴税款1617.78万元。
拿社会责任感这点对比分析发现。
流量当道、急功近利的娱乐圈到现在还没赶上张国荣。
此外,他的影响力早已超出娱乐范畴。
张国荣的离开让大家关注社会议题
抑郁症,巨星怎么会得抑郁症。
这是看到他遗书后部分人的反应。
张国荣遗书中Depression一词让很多人认识到抑郁症。
同时也有很多质疑声,他们觉得抑郁症是富贵病。
心理学家曾言,社会对心理疾病的污名化,比疾病本身更致命。
他离世之后,很多人开始关注心理健康。
让更多的人敢于寻求帮助。
他的抑郁症被证实为生理性与心理创伤共同作用的结果。
他大姐曾公开表示,他的抑郁与遗传和脑部病变相关。
此外还和他的童年经历有关。
他小时候,父母忙于生计和工作,缺少了对他的陪伴。
久而久之,他养成了比较敏感和细腻的情绪。
以及完美主义性格也是一个原因。
具体表现为他对艺术有极致追求,举办演唱会要确保所有的细节万无一失。
而且舆论压力的叠加也有影响。
当时他的恋情不被世俗所认可和接受
当众多不利的舆论叠加下,导致形成心理创伤,最终病情恶化。
在公众面前他始终是开朗、幽默的形象。
但私下却长期隐藏痛苦。
这种内外反差揭示了“微笑型抑郁症”的隐蔽性与危险性。
促使公众意识到抑郁症患者可能表面正常,实则深陷绝望。
这让大家开始关注到大众的心理健康。
进而影响了心理健康的科普以及打破大家对心理疾病的污名化。
此外,围绕在他身上的另一个话题总被提及——和唐鹤德的恋情。
1997年,他在红馆向唐先生公开示爱。
自然,在当时的情况下是不被支持的。
而且他们的生活被不理解的声音包围着。
他离世后,唐鹤德22年如一日的深切悼念他。
2025年唐鹤德被曝和新伴侣同居。
被质疑深情人设崩塌。
也有人说爱情的本质是陪伴而非道德绑架。
这段同性恋情暴露出人们对同性恋的不理解。
但是时至今日,很多人的心态转变了。
他们会用更加包容的态度对待这件事。
结语
张国荣的离世是一面镜子。
映照出个体在完美主义、社会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挣扎
他的故事促使我们反思娱乐圈生态
促进心理健康筛查的发展。
这些变化印证了其遗产的深远意义。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
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
2013-03-31——人民日报——追忆张国荣,那一抹绝世芳华
2025-04-01——红星新闻——张国荣逝世22周年,袁咏仪、古巨基凌晨晒照缅怀
2009-04-01——中国新闻网——回眸张国荣传奇一生 35件事记录巨星成长(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