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侃(976):《环球时报》到底几个意思?

心浪咋看世界 2024-07-05 17:29:02

​​​

《环球时报》刻意选择在七月一日中国共产党纪念日发表《警惕数字仇恨成为流量密码》这样的文章,究竟是何居心?什么叫数字仇恨?与数字有关吗?所谓的“数字仇恨”,算是《环球时报》的又一最新发明吧?如果执意以崇洋媚外为导向,就直接说嘛,何必拐弯抹角?何必搞得那么神神秘秘?何必像大姑娘穿三点式浴衣?欲露还遮?

《环球时报》自创刊以来,给世人留下好的记忆微乎其微,倒是留下了不少难以忘却的坏印象。给国际国内留下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把萨达姆忽悠晕乎了。胡锡进在伊拉克高级宾馆的总统套房里写的一篇“伊拉克打得顽强,震惊英美联军”报道,让世界笑掉大牙,至今无不记忆犹新。

众所周知,如果有一个好的总编辑,就会有一个好的刊物。反之,如果用一个无耻之徒做总编辑,其刊物可想而知,用脚趾头都能想象得到,会是什么情况?《环球时报》曾经用胡锡进这样毫无底线的文痞任总编,应该是《环球时报》的莫大耻辱,是永远抹不去的污渍。

胡锡进曾在环球网发起对伟人功过是非的民意测评,不是十分恶毒之人,会这么干吗?更加令人无法容忍的是,在2013年12月24日伟人诞辰之前,深夜发文:“我为今天的中国能在这里公开批毛骂毛而高兴”。

胡锡进为了跪美媚日,发文称“仇日仇美”不是爱国。按照胡锡进的逻辑,“精日”、“舔美”,崇洋媚外,逢洋就跪,才是真正的爱国?

不知是何方“宵小之辈”的任罡风,曾在《环球时报》发表《莫言还是莫言》,是代表官方态度?还是“圈子文化”在作祟?为何没了下文?为何一闪即逝、销声匿迹了呢?为何不敢以真面目示人呢?搜遍网络未曾见,躲在何处舔莫脚?

《环球时报》到底几个意思?

0 阅读:0

心浪咋看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