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名网友在民航局官网留言称,机票频繁波动,三天之内有的票价下跌近一半。对此,民航局回应,航空公司普遍采用收益管理系统进行机票销售管理,会发生旅客购票时价格随时变化的情况,这是正常现象。
销售策略或市场供需变化导致票价浮动 春节长假前后,多名网友在民航局官网留言表示,购买机票几天后,发现机票价格变动。1月26日,有网友留言:“我三天前买的国航CA1558上海虹桥飞北京首都的机票,三张价格3231元。今天无意间打开携程发现,价格为每张500元,平台说抱歉国航不补差价。”2月7日,另一名网友留言:“海南航空机票价格浮动,三天内超400元的差价,这是正常的吗?” 民航局在官网回应称,航空公司普遍采用收益管理系统进行机票销售管理,会发生旅客购票时价格随时变化的情况。通常,旅客提前购票可能购买到不同折扣的低价客票,飞往同一地方且不同时段的航班客票价格也有差别。机票价格会根据市场需求、时间等多种因素上下浮动,这是正常现象。 针对网友提出机票价格在三天内有400多元差价的情况,民航局回应,可能是由于销售策略或市场供需变化导致。民航局同时提醒旅客,航空公司会根据市场需求提供价格弹性较大的机票产品,不同机票产品的使用规则和退改签条件差异较大。旅客在购买机票前,一定要充分了解所购机票的使用条件,特别是退票收费、改期改签限制等关键条款。 不同舱位有不同等级的折扣票,不同等级折扣票的退改签费用也不同。通常,折扣幅度越大的机票,退改签限制越严,退改费用也越高。如果购买特价客票,旅客须仔细查阅客票的使用规则及限制条件,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追问1 航司在何种情况下会调整票价策略? 民航专家、广东省交通运输协会智库专家韩涛表示,不同航线、不同航次的机票策略有所不同,这是动态调整的过程,“航司根据整体市场需求和供应关系,进行未来不同阶段的机票策略,目标是达到总体供应量和市场需求的平衡。当春节旺季过后,供需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则可能通过调整机票价格来引导需求,这就出现了旅客关注的机票调整现象。” 民航专家郭佳分析认为,机票的定价在很大程度上有计划性,但是随着消费者年轻化,消费习惯正在逐渐改变,“从而带来非计划性需求和计划性定价之间的‘矛盾’,进而推动了机票价格的变动。”比如,航司发现航班在临近起飞前一段时间座位销售较少,那么有可能会进行降价销售。 追问2 临近出发时机票频“跳水”,如何合理购票? 韩涛表示,有刚性出行需求的旅客,比如有特定出行时间和目的地,仍建议提前购票;没有刚性出行需求的旅客,可以观察机票价格的变动,在可接受的理想价格购入机票。 郭佳建议,鼓励推出“一票一价”机票,也就是“一口价”机票。购买这种机票时,旅客每改签一次,就支付一次费用,改签次数越多,支付的改签费用就越多。他表示,国外已经有航司推行“一口价”机票。这种机票的优势在于,机票价格固定,方便旅客更好地规划行程,从而避免出现临近出发时,机票上涨或者下跌的情况。 记者/吴婷婷 编辑/樊一婧 校对/李立军 运营编辑/刘茜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