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告日本礁石不是岛,不应有200海里权利败诉

梁先生说事 2025-01-16 10:52:13

八平方米的地方有多大?一张双人床加一个茶几就塞的满满当当的。

日本说的这个所谓岛,在涨潮的时候,就只有这样的八平方米而已。

但他们却睁着一双大眼睛说,这就是岛。

当年赵高指鹿为马都没这件事情过分。

那么日本为什么这么做呢?

当然是利益了,一旦这么个地方被叫做岛,那么日本就会获得三个方面的利益。

其一、围绕着这个点有了专属经济区。

专属经济区可以让所属国家,进行勘探、开发、使用、管理这片水域的自然资源。

如今陆地的自然资源开发的差不多了,而海洋却有着比陆地还要丰富的自然资源,所以专属经济区是非常重要的资源。

而这块礁石拥有的专属经济区达到了四十万平方公里。

其二、大陆架的申请。

这个礁石一旦被确定为岛,日本就将主张海底大陆架七十四万平方公里的面积,这个面积是日本陆地面积的两倍。

所以这里面的利益非常的大,那么日本来个指鹿为马也就没有那么稀奇了。

其三、这块礁石的位置很好,处于太平洋的主要航道之上,那么在这里一旦有了军事力量进入,日本影响力就会变大。

日本想要让礁石变成岛屿的事情出来之后,在2009年和2011年的时候,中国、韩国等国,就日本这件事向联合国发出了照会,进行抗议。

而这次事件的裁定以日本胜诉为终结,日本得到了他陆地国土面积82%的专属经济区和二百海里外大陆架海域。

此外还有二十五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和二百公里外大陆架的申请被推迟做出决定。

至于其他的要求,被驳回。

而这件事,并没有因为日本的胜诉而终结,影响深远。

那么今天就围绕这件事来说一说

这就不禁要问一声,什么叫岛?

根据国际海洋法《联合国海洋公约》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所谓的岛屿,应该是四面环水,并在涨潮的时候,要有高于水面自然形成的陆地和周边区域。

被确定为岛的地方,又会有什么好处呢?

只要被确定为岛屿,那么拥有该岛的国家,就会围绕这个岛屿有和陆地领地一样的权利,比如有领海,有专属经济区,甚至还有大陆架等等。

拥有这些权利的岛屿还有两个限制,其一、要有维持人类居住的条件;其二、本身的经济生活可以维持。

两个条件缺少一个,就算是一个真正的岛,也不会享有专属经济区或者大陆架。

这话翻译的直白一点,要有食物、要有淡水、要有居住场所,各种交易,这才被看做岛屿的主要特征。

那么日本说的这个所谓的岛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

这块礁石在菲律宾九州-帛琉海脊上,日本认为这块礁石就是日本最南端的岛屿,被他们叫做冲之鸟礁。

那么距离日本有多远呢?距离东京有一千七百多公里。

没有涨潮的时候,看起来就是由珊瑚礁包围起来的一个泻湖。

在海洋涨潮的时候,就只能露出三块礁石,面积八平方米。

日本怎么就得到了礁石管理权呢?

从1922年的时候,日本就开始对这块礁石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首次的调查和测量。

而且还小心的标注在了日本的海图上,取名叫道格拉斯礁。

听这个名字,感觉这应该是一个西方起的名字,和日本没多大关系。

事实上也是如此,有记录以来最早发现这块礁石的是西班牙人,他们在1543年看到的,并起了一个很有诗意的名字——Parece Vela,翻译过来就是看起来像帆。

到了1789年的时候,一位叫威廉.道格拉斯的人也看到了这块礁石,就进行了重新的命名叫道格拉斯礁。

所以这个时候的日本,就沿用了这个名字。

不过当时间来到1932年的时候,日本内阁统计局制作了一个《日本帝国统计年签》,正式的将道格拉斯礁改名为冲之鸟礁。

在这里就出现一个问题,这块礁石的所有权到底是西班牙、英国、还是日本呢?

在19世纪之前,这块礁石所属区域其实是归西班牙的,不仅是这块礁石,从菲律宾到马绍尔群岛都是西班牙所属区域。

后来发生了美西战争,西班牙就把这片区域出售给了德国。

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日本对德国宣战,开始对海洋上属于德国的区域发起进攻。

之后也就能猜到了,后来签署的凡尔赛条约,就把日本攻占德国这些地方划归给日本所有。

这就有了1922年日本首次调查这块礁石,以及1932年改成冲之鸟礁的事情发生了。

当然了,这件事还没有结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根据《旧金山合约》冲之鸟礁其实是归美国管辖的。

只不过在1968年的时候,美国又将包括冲之鸟礁在内的小笠原群岛交给了日本管理。

到这个时候,这个冲之鸟礁就又归日本管辖。

其实日本在重新拿回这块礁石的时候,因为礁石受到海浪长时间的侵蚀,原本还能在涨潮的时候露出六块礁石,已经变成了三块。

相信再过些年,估计涨潮的时候别说三块礁石了,全得埋入大海里,看都看不到。

于是日本就开始耗费大量的金钱,用来加固礁石。

比如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日本花费巨资,修建钢筋混凝土护岸层。

最终建成了三个直径五十米,由钢筋混凝土构建的人工平台。

到了1997年的时候,又为其加上了钛合金防护网。

甚至到了2005年的时候,日本又在冲之鸟礁上架设了气象海洋观测设备。

最后在2007年建立灯塔进行使用。

在这一年,日本还实施了所谓的珊瑚增殖计划。

简单的说就是在冲绳先养一些珊瑚虫卵出来,再移植到冲之鸟礁上,期待加固扩大珊瑚礁盘。

不过日本的技术不过关,这些养殖的人工珊瑚居然遇到了克星,被当成了食物给吃掉了。

据说一天可以吃掉两平方米。

所以这个珊瑚增殖计划可以说是无疾而终了。

当时间来到2008年的时候,日本做好了各种准备,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了,认定冲之鸟礁为岛的提案,并确定七个海域的专属经济区和二百海里外大陆架申请。

而日本的依据是,冲之鸟礁在涨潮的时候,有高于水面形成的陆地。

到了2009年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就开始受理日本的申请。

同年,中国、韩国等国对于这个申请进行了抗议。

抗议中包括这么几点。

其一、礁和岛的面积。

在联合国海洋公约中,有一个漏洞,没有确定岩礁的面积。

于是日本使用了这个漏洞,日本对礁石进行了各种扩建,试图变礁为岛。

不过再怎么争论,但凡智商在线的一个正常人都不会将一块礁石看成是一个岛屿。

其二、在联合国海洋公约中,明确说明了想要主张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至少这个岛屿具备可供人类居住的条件,淡水、食物、居所这都的有。

可一块八平米的地方,别说淡水食物了,就说住的地方都不可能存在。

日本怎么就能提出申请专属经济区和二百海里外大陆架呢?

但日本对这个条件进行了别样的解读。

说人类居住的标准,并不是说要证明在礁石上进行永久居住,所以只要这块礁石可以维持人类最基本的生存即可,哪怕不通过礁石上的自然条件,仅仅通过社会条件完成就可以了。

再有就是具备一定的经济生活,不是说要依靠礁石的自然条件来维持,可以通过外部购入礁石上需要的生活资源也是可以的。

这种别样的解读,也就成为了日本申请冲之鸟礁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依据。

那么最终的结果,前文也说了,这里就不再重复。

现在日本对这块礁石的打造算是非常的用心。

在2009年的十一月六号的时候,日本还想在这里打造港湾,届时就会有他们的海上自卫队、海上保安厅、甚至是气象厅的人员在这里驻扎。

所以日本通过政策,试图对冲之鸟礁进行离岛管理。

在2010年的出台了两个法案,推进建设,想要建设出一个水深八米的码头,以及一条一百六十米的岸堤。

不过想要在珊瑚礁上进行建设,没有技术是不行的,毕竟珊瑚礁周围的环境是非常复杂的。

以至于在2014年在进行这些施工的时候,就发生了事故,十六个工作人员在活动码头工作的时候被抛入大海,造成五人死亡,两人下落不明的结果。

以至于工程都暂停了一年。

日本想要将礁石变岛可以说是不遗余力,不仅制造岛屿的模糊概念,还想要用推进建设确定他的合法性,甚至在2014年的时候,通过政令的形式,进一步扩大了联合国划定的大陆架范围。

看起来日本得到了他想得到东西。

其实任何事情不能胡作非为,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既然你开了先例,那就不要怪别人走这条先例。

阳谋

自从日本开创了这个先例,那么围礁造岛就是可行的。

而中国的南海就有很多这样的礁石,而且比日本的还要大。

于是永暑岛、渚碧岛、华阳岛等等的人工岛在中国的手上一个个的出现了。

而且还大,设施还全,别说码头了,就连机场都造出来。

就拿永暑岛来说,整个礁盘面积有一百零八平方公里,涨潮的时候大部分会被淹没,水深最低十四米,最高四十米。

到了2015年的三月份填海面积达到2.8平方公里。

这还不算什么,在永暑岛的礁体下还发现了淡水水体,关键这些水体还以一年一米的速度扩大,而且这种水体能持续涨十五年。

还有一个三千三百米的机场跑道,以及一个五千吨级的运输补给码头。

中国的三大主流通信运营商的手机信号已经覆盖了全岛。

甚至还有一个足球场,四个篮球场,两个羽毛球场,当然蔬菜大棚也少不了,虽然只有一个但面积达到了五百平方米。

为了方便医疗,上面还有一个在2016年运营起来的二级甲等医院。

其实南海的岛有很多,而且礁也不少的。

当然,面对中国的造岛事情,有些国家也挺着急的,比如菲律宾。

菲律宾还去联合国说过这件事。

美国和日本还想支持菲律宾,结果他们也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毕竟中国干什么事情都是依法依规做的,日本的一个八平方米的礁石都能叫岛,还能扩建。

0 阅读:0

梁先生说事

简介: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