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西部菌
2023年的城市竞争刚刚落幕,有的地方回望过去,总结一年来的收获与经验;也有地方已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在崭新的2024年大干一场。
开局,重在起势。起势,关乎全局。
到底哪些城市跑在了前面?
01
在长三角,有“最强地级市”之称的苏州召开新年第一会,提出用三年左右时间,力争形成四大万亿级主导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达5万亿,推动GDP迈上3万亿台阶。
在粤港澳大湾区,深圳打响2024年工作发令枪,首批新项目建设集中开工,涉及重大科技和产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203个项目。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市温江区于1月5日召开招商大会暨2024投资机会清单发布会。
会上温江发布了2024投资机会清单,释放千亿级投资机会,集中签约28个项目,总投资达166.2亿元,奋力跑出招商引资加速度。
值得注意的是,温江所在的成都,去年经济表现颇为惹眼。2023年前三季度,成都以6.7%的实际增速、7.9%的名义增速,双双位列万亿城市之首。
2023年12月27日,成都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加快转变超大城市发展方式的重要路径,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并确立了超大城市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愿景。
这次为成都未来谋篇布局的会议上,强调城乡融合发展,信号耐人寻味。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早在2007年,成都获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已经探索了十余年。
2019年,成都西部片区正式获批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开展试点探索,温江就位列其中。
温江地处成都平原腹地,成都主城区正西,是古蜀鱼凫文明发祥地、天府农耕文化主要承载地和都江堰水利工程首灌之区。雪山之水至此始温,故名“温江”。
如今提起温江,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生态:
抬头即可望见雪山,域内四河穿流、六水成带、千渠纵横,167平方公里生态大公园生机盎然,698公里生态绿道串珠成链,七千多个林盘星罗棋布。毫不夸张地说,温江是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最鲜活的样板间。
既要持续优化生态功能空间布局,又要为成都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做出先行贡献,还要在发展中塑造城乡融合新形态,实现更高质量发展。这些都将温江推到了重要的位置。
高质量发展的使命在肩,温江做出了选择——以实体经济为支撑,加快构建“3+6”现代化产业体系。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经验表明,实体经济强,国家经济就强。近年一些国家频现社会动荡,究其根本,都与实体经济弱化导致经济减速有关。
反观一些国家,之所以在内外部冲击中屹立不倒,实体经济比较坚实是重要原因。
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去年至今,多个中央会议不断重申,“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国内主要城市,无论北上广深,还是成都、武汉、苏州、长沙等,眼下几乎全在回归实体经济。
作为中西部经济的高地,成都在市委十四届三次全会提出,深入实施制造强市战略,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这是成都将“制造强市”写入党代会报告以来,再次明确“实体经济”之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新一轮的实体经济竞争,不再是过去那种傻大笨粗黑的传统工业,而是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的三产融合与联动,本质是价值链的重塑。
无论国家、城市,还是县区,只有找准定位,挖掘自身特色,集中力量发展优势产业,通过创新进一步提升优势,努力向高端产业进取,才有可能在未来竞争中站稳脚跟。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温江去年提出将坚持一手抓地标产业提能升级、一手抓重点产业和未来产业集聚成势,加速构建“3+6”现代化产业体系。
02
此次招商大会暨2024投资机会清单发布会,正是为加快构建“3+6”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广大企业开辟更多更大的未来赛道、投资商机和发展空间,吸引更多企业家选择温江、投资温江。
“3+6”共同构成完整而立体的现代产业框架体系:
3即医药健康、绿色食品、现代都市农业三大地标产业,这是温江的传统优势产业;6即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印务轻纺、现代商务、文体旅游、数字经济六大重点产业和未来产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9个产业的确定,一言蔽之就是围绕产业画像“姓温”、产业选择“有据”。
既有对传统优势产业领先地位的巩固,也有对新领域的开辟和新赛道的抢占;既有科学研判和深刻洞察,又有看清本地特点和发挥自身优势的务实,能看到温江在产业发展上一以贯之的谋划,和对实际发展规律的顺应。
值得注意的是,温江并未像一些地方那样,扎堆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元宇宙等热门赛道。
因为任何地方产业体系,尤其是县域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形成并非越大越全就越好,而是需要依托于区位优势、发展底蕴、产业基础、创新资源等,加上智慧和远见的综合判断。
以医药健康产业为例,2015年,温江在全国率先提出医学、医药、医疗“三医融合”的发展理念,确定了“三医两养一高地”的特色产业定位。
针对生物医药在研发创新、临床转化等方面的短板,温江对标波士顿、张江等国际国内一流园区,加快关键环节的招引,构建完整的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
如今温江逐步形成了涵盖医学研发、医疗服务、医药制造的完整生态体系,汇聚了药明康德、科伦、百利、海思科、百裕等创新药领军型、平台型企业。
温江着力打造的成都医学城,正是2024投资机会清单的亮点之一,也是招商的抓手与载体。成都医学城作为成都“三个做优做强”24个重点片区之一,已成为成都发展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高端诊疗的主要承载地。
无论是医药健康,还是其它8大产业,都有类似的底层逻辑——这些产业不仅对环境和资源消耗低,而且产业本身的发展高度依赖良好的生态环境,这非常契合温江优质的生态本底,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现代化产业体系不同于传统产业体系,它不再是产业与产业间的叠加,而是在一个产业大生态中的转化与融合。
比如温江另一大地标产业现代农业,它不仅要生产农产品,还需聚合生态、生产和生活的“三生”功能,将一、二、三产业进行有机融合,更好满足大城市农产品、生态建设、乡村旅游等多元需求。
温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2024投资清单的另一大亮点。
经过三年规划建设,园区获批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省市级研发平台46个、市级以上创新载体10个,获得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80项,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和成都现代都市农业重要承载地探索了宝贵经验。
2024投资清单的载体资源方面,载体类型囊括了智造中心、主题园区这种工业载体,创新中心、科技园这种创新载体,以及商务楼宇。这同样顺应了产学研转化、一二三产融合的新趋势。
如果以更大的格局,跳出产业看产业,不难发现温江产业布局背后营城理念和治理方式的时代之变。
03
工业革命以来,转型升级的产业化与扩张建设的城市化,交织成现代文明的核心发展逻辑。
工业革命最典型的表征就是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也就是以产带城。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绝大多数城市发展由小到大的成长逻辑全部遵循了这一过程。但由此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消耗加剧、城市生活幸福感降低等问题。
时代在不断发展,过去那种以产带城的方式越来越不适应高质量发展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早在2015年,中央召开城市工作会议,高层就提出“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关键是将“产、城、人”模式重塑为“人、城、产”,以人为本,实现产城融合。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的重要思路。
了解了这些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近年温江以打造“幸福温江·美好之城”为愿景,聚力建设创新开放三产共兴的希望之区、南城北林两河一心的大美之区、温暖如家共担共享的心安之区的目标。
诗情画意的生态、温情暖意的民生与三产共兴的产业,缺一不可。
甚至从2024投资机会清单上的一些细节,就能发现温江营城理念的细致。
清单上关于土地资源方面,除了工业用地和商业商务用地之外,还特意留出了100亩的体育用地,这既可以发展体育产业,同时又满足了市民休闲运动的需求。
人们用脚投票,说明了一切。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2010-2020年,成都常住人口大增581.9万人,增量位居中西部地区首位。那句耳熟能详的“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正成为被越来越多人所证明的事实。
其中,温江又是成都人口快速增长的典型代表。数据显示,2010-2020年,温江区常住人口增幅高达112%,增幅为成都各大区县第一。
相比一般市民,企业家对幸福感的要求更加多元,要完善的民生配套,要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更要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充满活力的产业体系。
在这个角度上,温江以实体经济为支撑,加快构建“3+6”现代化产业体系,也是为了夯实企业和企业家稳稳的幸福。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穿越2023年的波澜不惊,在2024年的开端,一场诚意满满的招商大会,一份机遇多多的2024投资机会清单,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