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9月,上海,宝山县,战火正炽。
东方泛起了鱼肚白,海天渐青,宁静清澈的晨曦与四周的残垣断壁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这是暴风雨前的短暂平静,却让人愈发地感到弥足珍贵。
前沿阵地上,姚子青放下手中的望远镜,神情凝重。
城外,2000多名日军正在集结列阵,20多辆日军坦克的炮口在晨光中泛着寒光,数十门野战炮整齐排列。
吴淞口外,日本军舰的炮口早已瞄准了这里,只待一声令下,便要将宝山城炸成齑粉!
姚子青的身后,只有600多名战友,所有的重武器,只有4门迫击炮。
此时,战士们只是默默地搬运着被炸毁的砖头瓦砾在加固工事。
没有任何人怯懦,没有任何提及撤退。
身后就是上海,他们就是抵御残暴日军的最后防线。
姚子青用力地吞咽了一口唾沫,口中弥漫着硝烟与血腥的味道——他已连续多天水米未进。
接下来的血战,势必伤亡惨烈,敌人的援军还在集结。
600将士对阵5000日军,姚子青他们还能坚持多长时间?
临危受命,为国存亡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枪声撕裂了中国最后的宁静。
一个多月后,日本上海派遣军企图沿长江口强行登陆,突破国军防线,一举攻占上海。
淞沪会战爆发。
宝山城,上海的北大门,抵御日军侵占上海的最后屏障。这里不仅是通往上海的咽喉要道,更是长江口的重要门户。
一旦宝山失守,不仅上海门户洞开,日本人可以直接切断中国与外界联系的重要通道。
中国将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8月31日,日军攻占了南北两处防御要地,宝山城三面受敌,已成孤悬之势。
国民革命军第18军98师292旅583团三营中校营长姚子青接到命令:
带领全营死守宝山城,抵御日军,直至其他增援部队抵达。
姚子青,1907年出生,黄埔军校六期生。接到作战命令时,他的部队正驻扎在武汉。
“子青守土有责,誓与宝山共存亡,请旅长放心!”
姚子青出发前,郑重向292旅旅长吕国铨承诺。
国破家亡,临危受命,姚子青与吕国铨肃穆地互敬军礼!
谁都不知道,这一次的相见,会不是两人最后的诀别……
初战日寇,杀敌建功
9月1日,宝山县外敌我交战正酣。
日本人海空军对宝山外围的罗店、宝山、狮子林等地狂轰乱炸,并试图派兵抢占。
此时防守在此的八营守军奋起抵抗。
双方你来我往,阵地反复易手。
日本人想趁虚而入,一举拿下宝山城。
八营伤亡惨重,宝山县的城门最终被日军炸开。
日本兵蜂拥而至,形势岌岌可危,眼看着宝山就要被敌人攻破。
八营此时已所剩无几,所有的战士们都守在城门缺口,还在苦苦坚持。
日军越聚越多,守军的枪械因为枪管过热,频频发生卡壳、炸膛现象……
正当所有守军做好了与日军同归于尽的打算时,姚子青率领三营及时赶到!
根本来不及犹豫,姚子青立即下令:向城门缺口砸手榴弹!
雨点般的手榴弹在闯入宝山城的日军头顶炸响!
八营的兄弟们此时也全面爆发!机枪的火力再度炽烈起来!
日军在八营和三营的合力攻击下,只能选择撤军……
宝山城在姚子青的及时支援下,险而又险地堪堪保住了!
来不及庆祝也来不及休整,日本人虽被暂时打退,势必会旋即卷土重来!
姚子青抓紧召集所有连排长讨论战场形势,有条不紊地布置作战任务,构筑防御阵地与火力网。
“弟兄们!”在全体官兵的作战动员会上,他望着战友们说道:
“还记得来上海之前我说的话吗?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现在日本人已经打到我们家门口了!
他们杀我父母,奸我姐妹,侵我国土,欺人太甚!
不把鬼子赶出去,是我们每一个军人的奇耻大辱!
为了我们身后的兄弟姐妹和父母乡亲,我们必须要和鬼子们拼到底!”
姚子青激昂的话语点燃了全营将士的斗志!
全营上下同仇敌忾,誓与宝山共存亡!
姚子青站上宝山县城头,向外凝望:
江堤外,日军炮舰早已将远程火炮瞄准了宝山;正面防线外,日本人的装甲坦克咆哮轰鸣;天空中,日军侦察机上下翻滚,耀武扬威。
今夜过后,姚子青将与日本人在宝山展开殊死搏杀!
正面交锋,运筹帷幄
9月1日清早,天还未亮,轰鸣的战车声就将人们从梦中惊醒。
日军第3师团68联队约2500人在装甲战车的掩护下恶狠狠地向宝山城扑来。
吴淞口外的日舰轮番轰击,城墙被炸塌了数次。
面对远超自己数倍的敌军,姚子青一边派人在炮火中紧急修筑残垣,一边采取灵活战术,指挥部队出击。
姚子青的三营,虽然是国军中装备比较精锐的德械营,但跟日本陆军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日军68联队几乎集中了所有优势火力,疯狂进攻宝山城。
中国守军用血肉之躯与日军展开周旋,在动静结合的奇袭下,日本人最终丢下了百十来具尸体,悻悻地败下阵来。
姚子青和三营,顶住了日军的第一波进攻!
但这仅仅是开始……
9月2日,日军的飞机、舰炮开始连续对宝山进行了疯狂的轰炸。
轰炸过后,成群的日军在坦克掩护下,多次向西门外大街及西南城垣发起冲锋。
日本人企图切断宝山城的守军与后方的联系。
姚子青识破敌军意图,趁敌人立足未稳时组织反击。
日军因屡攻不下,调集了刚在狮子林登陆的部队和增援炮台的部队,对宝山形成夹击之势。
面对三面围攻,姚子青带领全营官兵顽强抵抗,多次击退日军的进攻。
9月3日,日本兵又企图在宝山城的东、南、北三个方向强行突破三营的防线。
姚子青发现了日军的意图,他立即组织了一支敢死队,主动出击,先发制人。
日军被姚子青这种反冲锋的打法搞得猝不及防,受阻在金家宅和宝山外围之间。
三营的将士们突然从侧翼包抄,与日军展开了肉搏战。
日本人彻底被打懵!被击毙200多人后仓皇逃窜!
姚子青与守军再次粉碎了日军进攻的图谋!
日军进攻部队的指挥官鹰森孝面对三营守军如此激烈的抵抗,不禁大吃一惊。
在他的印象中,孱弱不堪的中国军队,在经受如此猛烈的饱和攻击后,大多会选择临阵脱逃。
他搞不明白姚子青的这支部队,战斗意志为何会如此顽强?
接连两次的进攻失败,不得不让他重新调整对宝山城的进攻策略……
血战日寇,寸土寸血
9月4日,日军集中30艘军舰,大批轰炸机在吴淞口列阵,对宝山城展开疯狂轰击。
同时,日军的坦克掩护着步兵向三营的防守阵地发起了猛烈冲锋。
密集的炮火如雨点般倾泻而下,呼啸着飞向宝山城。
成片的建筑在隆隆的爆炸声中倒塌,熊熊大火照亮了半边天空。
姚子青的防御工事几乎被摧毁,一百多名官兵壮烈牺牲!
即便是这样,宝山城仍旧在中国人的手中。
入夜后,姚子青指挥大家安葬了阵亡的战友,郑重地与他们做了最后的道别……
当晚,他向旅部发出了电报:
抱誓与敌皆亡之旨,固守城垣,一息尚存,奋斗到底。
9月5日,日军在拂晓时分就用密集炮火发动了新一轮猛攻。
这一天,日本人使用了硫磺弹,整个宝山城化作一片火海,硫磺的刺鼻气味弥漫在空气中。
三营无数的战士们被烈火吞噬……
日军在当天总共发起了四次大规模进攻。
三营的将士们咬着牙用血肉之躯挡住了敌人,这一战,他们共歼敌600余人!
然而,三营的伤亡也是惨烈的:
全营伤亡过半,4位连长牺牲了3个,9名排长也有6人壮烈殉国……
更令人绝望的是,原本计划赶过来增援的友军,在路上遭遇日本人的伏击,已经无法到达……
宝山城成为了孤城,姚子青的三营,也成了一支孤军。
没有人埋怨,也没有人恐惧。
此时三营上下自姚子青起,全部做好了必死的决心,要与宝山共存亡!
姚子青下令:
上到营长,下到架线员、炊事员、传令兵,全部上阵杀敌!
自己若是战死,连长接替他的指挥。
连长战死,排长上!排长战死,班长上!
班长若是死光了,就由老兵接替指挥!
到时,不必请示报告,自动接替即可!
当天下午,日本人为了尽快拿下宝山城,68联队的联队长鹰森孝亲自到前沿阵地指挥。
三营的战士,用仅有的三门迫击炮,直接将鹰森孝炸成重伤!
惨烈的战斗足足打了一天,即便是无比骄狂的日军,也不得不停止了进攻……
宝山城,仍然在中国人的手中!
此时姚子青的三营,还剩不到100人……
为国尽忠,浩气长存
9月6日,宝山的黎明格外压抑。
姚子青默默拿起笔,写下了最后一封家书。
随后,他将自己的名字从花名册上划去。
他将信和花名册交给了三营里最年轻的战士——二当兵魏建臣。
姚子青眼神坚毅:
“这里面是六百条生命,是六百个为国捐躯的好儿郎!
你必须要活着出去,要让国人知道他们是如何捍卫中国军人尊严的!
你必须好好活着,你是三营最后的火种。
你在,三营的建制就在!
你要让三营继续下去,亲眼见证日寇被驱逐出中华的那一天!”
魏建臣眼含热泪郑重地向自己的营长敬了一个军礼。
是的,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哭了。他知道这将是他与自己营长的诀别,与整个三营的诀别!
但是他必须走!
他要让所有的国人都知道,在上海,在宝山城,有过这样一群中国军人在与日军殊死抗争!
凌晨,气急败坏的日军再度用重炮、轰炸机、舰炮对宝山城实施狂轰乱炸。
他们要将姚子青的三营和整个宝山城都炸成齑粉!
剧烈的炮火下,宝山城变成了一片废墟,姚子青的部队,也只剩下了几十人……
但是,所有的将士们都没有放弃,他们在残垣断壁中与日军殊死搏斗!
上午10时,日军终于在东南城垣炸开了缺口。
丧心病狂的日本人再度投放硫磺弹,宝山城瞬间陷入火海。
日本兵如潮水般冲入宝山城,双方展开惨烈的巷战。
此时三营仅剩下了20多人……
每一条街道、每一座房屋,甚至是每一堆瓦砾都成为姚子青和将士们防守的阵地。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抷魂!
姚子青和三营的将士们,用中国军人的不屈精神,在宝山城中构筑起一条血肉防线!
每个人敢于觊觎中国疆土的强盗,都在宝山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战斗一直持续到下午,姚子青在指挥战斗时不幸被弹片击中腹部,肠子流了出来……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举起刺刀捅向了最近的一名敌人……
姚子青与三营所有的战士们,为国杀敌,壮烈牺牲……
日本虽然最终进入了宝山城,但他们并不认为自己取得了胜利。
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县城,让他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他们一直搞不明白:当他们炸开城门的那一刻,姚子青他们的抵抗就已经没有了任何军事意义。
但他们为什么还要坚守?
他们为什么要为守护这堆残垣断壁而和自己殊死搏斗?
他们,为什么战斗到最后一人都不选择投降或者撤退?
日本人一直没能搞懂这些。
他们此时并未想到,在接下来数年的侵略战争中,中国的战场上会有越来越多的军人如同姚子青一样让他们看不懂……
但是,这群如同魔鬼的日本人,还是被姚子青他们的血性和英勇而深深震撼,
日本人破例为这些值得尊敬的中国军人收殓了遗体,并郑重地鸣枪致礼,以示敬重。
宝山之战,让日本人明白了一个道理:
中国人,并不是轻易可以被征服的!
忠魂不泯,千古流芳
1937年9月10日,国民政府通电全国:
宝山之战,姚子青营坚守孤城拼命,志气之壮,死事之烈,尤足以惊天地而泣鬼神...
国民政府追授姚子青为陆军少将,并在南京为他铸造铜像。
1938年3月12日,毛主席在延安称姚子青等烈士是全国人民“崇高伟大的模范”。
1950年9月3日,姚子青被评为烈士,上海市大柘区(现为镇)政府搭台公祭。
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姚子青将军为革命烈士。
2014年9月1日,姚子青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
今日之中国,已如姚子青烈士所愿,傲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再不是任人宰割的“东亚病夫”。
姚将军和600勇士用鲜血和生命缔造出的盛世,美好而又安宁。
所有人都该铭记,在宝山城,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先烈的鲜血,每一块碑石都镌刻着英雄的英魂。
每一位为中华民族抵抗抵抗外侮,保国杀敌的先烈,都值得铭记和敬仰。
因为他们就是中国军人的气节,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忠魂不泯,浩气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