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儿童诱拐案件激增:网络社交媒体成新型威胁

海外奇闻不要看 2025-02-10 10:54:02

近年来,日本儿童诱拐案件急剧上升,过去十年间案件数量已增长至原来的三倍。与以往通过强行掳走儿童的方式不同,现在越来越多的案件发生在孩子们通过社交媒体或在线游戏与成年人建立联系,主动赴约的情况下。智能手机普及后,家长难以有效掌握孩子们的线上互动,导致这一新型犯罪愈发严重。

AI示意图

2024年7月下旬,一名中学少女和母亲到东京都的警察署报案称,女孩可能曾与一名陌生男子会面。警方经过调查发现,少女通过虚拟化身聊天应用与一名30多岁的男子取得联系,并私下与对方见面。该男子开车接送少女并将其带至附近旅馆实施猥亵行为。虽然男子在审讯中否认指控,称自己不记得旅馆内的事情,但他已因猥亵和诱拐罪被捕。

根据日本警察厅的统计,诱拐罪被列为严重犯罪之一,与杀人、抢劫等罪行同等严重。虽然杀人和抢劫案件逐年下降,但诱拐案件却急剧增加。

2023年,全国通报的诱拐案件达526起,是十年前的2.7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网络使用的普及,诱拐案件的形式发生了变化,犯罪者不再仅仅通过公园搭讪等手段,而是通过社交媒体和线上游戏来接触儿童,以建立信任后诱使其自愿赴约。

日本警方数据显示,2023年约36.7%的诱拐案件涉及社交媒体或线上游戏。网络依赖的儿童比例逐年增高,尤其是中学生和高中生,已经超过了小学生。

与此同时,网络上的“朋友”越来越成为儿童的情感寄托,甚至比现实中的朋友更受欢迎,这为犯罪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儿童在社群媒体上的表达方式比面对面交谈更坦率,因此犯罪者往往利用出身地、兴趣等共同话题与孩子建立起初步的信任关系。

一旦建立了这种信任,犯罪者会逐步引导更深入的对话,甚至利用孩子的情感需求,诱导他们主动赴约。这种通过线上互动建立联系的方式,已成为现代诱拐犯罪的新手段,使得家长和社会对儿童的网络安全问题感到前所未有的担忧。

为应对这一日益严峻的挑战,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网络使用的监控,特别是启用智能手机过滤机制,减少孩子接触不当信息。

警察厅调查显示,虽然家长对孩子设立了过滤机制,但在因社交媒体而遭受侵害的儿童中,仅有10.6%的孩子实际使用了这些保护措施。

为了有效减少此类事件,提升儿童网络安全意识、加强对社交媒体的监管、以及加大对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已刻不容缓。

0 阅读:9

海外奇闻不要看

简介:海外奇葩新闻集锦,让你看到不一样的海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