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北京日报客户端报道,特朗普政府在关税问题上的态度出现戏剧性转变,而一直与中国积极接触、试图共同应对美国关税冲击的欧盟,也突然改变方向,决定派遣专机前往美国进行沟通。
先看特朗普政府这边。在持续一段时间的强硬关税政策后,特朗普的态度出现了明显松动。4月17日,特朗普在白宫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想让关税再提高了,因为这可能会使两国之间的贸易陷入停滞。这话其实就是在暗示可能会降低关税。这一转变绝非偶然。一方面,美国国内反对声浪此起彼伏。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使得物价上涨,通胀加剧,普通民众的生活成本大幅提高,底层民众怨声载道。
据外媒报道,在特朗普入主白宫100天之际,其支持率大幅下降了14个百分点。在去年支持他的选民中,近五分之一的人不认可他对通货膨胀的处理,12%的人对就业政策不满。另一方面,国际上,众多国家纷纷对美国的关税政策进行反制,美国在国际经济领域愈发孤立。在这样的内忧外患之下,特朗普不得不重新审视其关税策略。此前,美国已宣布暂停对电脑、手机等部分电子产品的关税措施,这一系列举动都显示出特朗普政府在关税问题上的退缩。
特朗普(资料图)
再把目光投向欧盟。此前,欧盟在对待美国关税以及与中国合作的态度上十分明确。在美国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举措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迅速与中方通话。欧盟委员会发表官方声明强调,欧洲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市场,有责任支持建立在公平竞争基础上、强有力的改革贸易体系。
并且,欧盟内部也有诸多积极与中国合作的声音。例如,中欧商务部门同意尽快启动关于电动汽车的磋商,双方还同意重新考虑价格承诺方案,以解决围绕中国电动汽车的争端。有迹象表明,欧盟领导人倾向于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而不是与特朗普结盟,幕后正就解决欧中贸易关系中长期存在问题的协议进行谈判。
然而,就在形势看似朝着中欧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美国关税的方向发展时,欧盟突然变卦。欧委会发布声明,宣布暂停对美国产品实施的反制措施,理由是为美欧之间的会谈提供时间和空间。原本在4月14日生效、持续3个月的反制措施,在生效当天被取消。
欧委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将访问美国,与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以及贸易代表格里尔举行会晤,共同讨论关税问题。这一转变让人大跌眼镜。欧盟此前积极与中国接触,试图通过加强对华合作来应对美国关税冲击,如今却突然对美国抱有幻想,准备与美国展开谈判。
特朗普(资料图)
欧盟此举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一,美国抛出的“橄榄枝”与威胁并存。美国表示愿意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并且开出了“先到者先得”的条件,声称率先与美国进行贸易谈判的国家能获得“先发优势”。这对欧盟来说具有一定诱惑性。同时,美国长期以来是欧盟重要的贸易伙伴和盟友,在经济、军事等多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欧盟难以完全割舍与美国的关系,担心彻底与美国对立会带来难以承受的后果。
其二,欧盟内部并非铁板一块。虽然整体上欧盟对美国关税政策有所不满,但部分成员有着自身的利益考量。比如意大利,其与美国在经济、军事等层面联系紧密,意大利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可观,且国内有大量美军基地和美国核武器。意大利总理梅洛尼与特朗普关系密切,她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欧盟内部的决策走向。而法国等国家,在对待与美国和中国的关系上,也存在不同声音,这使得欧盟在制定统一对外政策时面临重重困难。
不过,欧盟的这一转变未必能如其所愿。特朗普在压榨盟友方面经验丰富,即便现在愿意与欧盟展开谈判,也很难保证不会在谈判中对欧盟提出诸多苛刻要求,以满足美国自身的利益。而且,欧盟内部对这一转变也存在担忧,部分官员和政客担心这会破坏欧盟在贸易问题上对美的统一战线,导致欧盟在与美国的博弈中处于更不利的地位。
特朗普(资料图)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欧盟的变卦不会对中方反制美国关税的决心和行动产生影响。中国一直秉持坚定立场,除非美国完全改正错误,取消不合理的关税政策,否则中方的反制措施不会停止。在这场复杂的国际经济政治博弈中,各方都在权衡利弊,试图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寻找最有利的战略位置。未来,美欧之间的谈判结果如何,中欧关系又将走向何方,都充满不确定性,值得持续关注。
别吹了小编,指望西方反美,那是没睡醒。
作者不觉得这是不靠谱的策略吗,中美之争是长期的
正常啊,主子丢根吃剩的骨头,它们高兴的屁颠屁颠的摇尾巴。没有主心骨,真是可怜。但是,它们反华扼华的本质是不会变的,不必关注,别抱幻想。
欧日韩这帮孬货。。。根本就甭信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