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环球网报道,中国依据相关法规,对部分关键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而这些物项恰恰是美国诸多核心产业高度依赖的,这一举措犹如一记重拳,打得美国相关行业“眼冒金星”。消息一出,国际社会目光纷纷聚焦,大家都在揣度这一举动将如何搅动大国博弈的风云。
中国这次出口管制,主要针对的是七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稀土,这被誉为“工业维生素”的神奇资源,在现代工业体系里那可是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从高科技电子设备到先进的军工装备,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到精密的光学仪器,几乎所有前沿领域都离不开稀土的加持。而中重稀土,更是稀土家族中的“皇冠明珠”,在高端制造业中的地位无可替代。美国作为全球科技和军事的“带头大哥”,其高科技产业和军事装备的生产,对中重稀土的需求堪称海量。
普京(资料图)
长期以来,美国从中国进口的稀土占其进口总量的近七成,中国稀土出口量在全球也占到约八成,这意味着在稀土供应链上,美国对中国形成了深度依赖。中国此次出手管制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出口,对美国相关产业的冲击堪称巨大,有分析认为,美国近1000多个武器系统可能受到严重打击,两万多个零件面临供需不足的困境。这无疑戳中了美国的“命门”,难怪消息传来,美国相关行业一片恐慌。
就在美国因中国的出口管制焦头烂额之时,俄罗斯那边传来了一则引人关注的消息。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总裁德米特里耶夫透露,俄美已经启动有关俄罗斯稀土金属项目的讨论,美国企业对潜在的合作协议表现出浓厚兴趣,并且预计俄美代表新一轮会谈将于四月中旬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举行,届时可能会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一合作。这一消息,不禁让人浮想联翩,难道普京这是要给中国“制造麻烦”?美国这是要找到新的稀土供应渠道,从而摆脱对中国的依赖了?事情,恐怕没这么简单。
普京(资料图)
俄罗斯确实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据相关数据显示,俄罗斯稀土储量可观,其稀土矿中涵盖了15种稀土元素,已探明正在开发和准备开发的稀土储量就达380万吨。而且,俄罗斯在材料工业领域底蕴深厚,在过去,美国建造航空器时,就常常从俄罗斯进口钛合金等相关材料,在核工业领域,美国也高度依赖俄罗斯的核材料供应。
即便在西方对俄罗斯实施制裁期间,美国都没有停止从俄罗斯进口这些关键材料,足以见得俄罗斯在相关领域的重要地位。如今,美国试图在稀土材料上与俄罗斯加强合作,从美国的角度看,这是试图减少对中国稀土依赖的重要尝试,他们希望借此降低因中国政策调整带来的供应风险,同时,也期望能获得稳定且相对低价的稀土供应,增强自身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不过,俄美之间的这种合作意向,面临着诸多棘手的难题。从产业层面来讲,俄罗斯若要建立起完整、高效的稀土产业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与时间。稀土的开采、提炼是一个复杂且技术门槛高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大规模、高效率生产。从政治层面看,俄美之间长期存在地缘政治分歧,在诸多国际事务上立场相悖。
美国牵头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至今仍未完全解除,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明确表示,在当前美国对俄制裁仍然有效的情况下,俄罗斯不可能和美国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谈论联合开采的合作还不现实,换言之,克里姆林宫对美国提出了合作的前提条件:先取消对俄制裁。
普京(资料图)
这一条件,可不是美国政府轻易能答应的,要知道,美国对俄罗斯实施制裁是经过一系列政治博弈和多方利益权衡的结果,取消制裁需国会等多方面参与决策,流程复杂且涉及各方利益博弈。此外,乌克兰危机的阴影始终笼罩着俄美关系,泽连斯基政府已明确反对任何绕过乌克兰的稀土交易,美国国内鹰派势力也担忧与俄罗斯在稀土领域合作会导致技术外流等问题。所以,俄美稀土合作,短期内想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困难重重。
中国此次对美实施相关物项出口管制,并非无端之举,而是基于美国一系列损害中国利益的行径所做出的必要反制。美国出台芯片法案,妄图遏制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在高科技领域对中国“卡脖子”;还频繁向台岛出售武器,严重破坏台海局势稳定,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安全、主权与发展利益。中国此举,是在维护自身核心利益,是对美国无理行径的有力回击。
在当今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俄在稀土领域的博弈,实则是地缘政治与经济利益交织的体现。俄美之间关于稀土合作的讨论,表面上看似给美国应对中国稀土管制带来一丝“曙光”,但深入分析,就会发现其中阻碍重重,远不足以对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优势地位构成实质性威胁。中国在这场稀土棋局中,应保持密切关注,做好应对预案,凭借自身完备的产业链和强大的技术实力,维护国家的战略安全与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