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我们最大的错误,没有听中国的建议和经验

江樵观察 2023-03-23 08:40:58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怒火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

如果不是煌煌史书上的斑斑血泪,人们或许很难相信,在那一百多年前。有一群人真正为了 放所有人不再流离失所,让所有人不再遭受苦难,要建立一个平等没有阶级的社会而奋斗终身。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历经艰险,为了这个目标,血泪洒在了莫斯科与斯大林格勒的每一寸土地上。

终于在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它似乎标志着一个全新的时代在开始它所代表的前景,让我们所有人都心向往之。

但君子坐而论道,少年起而行之,沿着他们的道路,我们国家也开始了自己救亡图存之路,建立了属于自己人民的国家。

然而时势艰难命运多舛,作为一个第一步踏出的前行者,终究还是倒在了 路上。

没有摸着石头过河的经历的人,是无法体会到前路未知的恐惧和身上所担负的责任感,前路未知,拔剑四顾心茫然。

1991年苏联解体,那个踽踽独行的身影彻底消失烟消云散,它的解体留给世界的,是巨大的迷茫、震惊、恐慌和遗憾。

难道理想终究是要破灭吗? 不,不是这样的,因为在他不远的南方,依然有人挑起了这副重担,坚定地走了下去,希望仍在!

或许也正是这一缘故,苏联这座大厦崩塌,曾经的兄弟姐妹四散飘零,但这些继承者们和中国的关系似乎都还不错。

俄罗斯自不必多言,西伯利亚的油气资源以及我们的商品进出口贸易一直都在稳步提升,近年来两国关系,尤其紧密商品交易更为火热。

而白俄罗斯,不仅在解体当初就同我国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同时双方贸易往来也是相当频繁的。

早在2012年,中国和白俄罗斯双边贸易额就达到了15.8亿美元,从经济上的联系交往之外。双方就文化方面的交流,也是相当频繁的,不仅是我国的孔子大学在明斯克,也就是白俄罗斯的首都正式建院揭牌。

白俄罗斯的文化部,也曾派艺术团体到我国的上海等地参加“文化日”活动。因此,这一次的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访华,对我们来说其实是在意料之中。

卢卡申科的访华

近些年,国际环境相当复杂,尤其是白俄罗斯刚好位于欧洲的中心,东西两边分别是乌克兰和俄罗斯,欧洲的环境自不必多言,对于苏联的遗泽国度,向来是抱有着戒备。

而乌克兰和俄罗斯这两位,已经热火朝天打了一年,人脑袋都打成了猪脑袋。局势不仅没有 变好,反而战争烈度持续加深。

在这其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战争的干涉,是使得这场冲突迟迟不能平息的重要原因。

在3月15日,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就宣布,西方国家专门援助给乌克兰的150多架豹式坦克将会在持续的几天内运往乌克兰。

而同时泽连斯基还在疯狂地向西方要物资、要资源、要军备,而这也意味着短时间内战争根本停不下来,烈度只会持续加深,伤亡人数只会不断提高。

可是命中所有的馈赠,都已经标好了价格,西方国家的援助不是平白能够拿到的。

如果战事不利,以美国为首的这些西方国家,对乌克兰的这些战争资源款项,恐怕都会变成贷款。

简单讲,按照这场战争原本的构想,如果战争打得顺利,乌克兰占据上风,战争援助就是援助,没有别的附加条件。

战事如果不利,那便是贷款;如果打不过了,北约这些国家可能就要向乌克兰进行反向讨债了。

而众所周知,战争自古以来打的就是经济,俄乌战争以来,直到去年,乌克兰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下降了30.4%,而情况还在往更差的局面跌落。乌克兰的外债规模,也从此前的130亿美元飙升至后来的1110多亿美元。

而战争对于底层民众的日常生活,实施的影响是最为严重的, 不仅仅是就业的压力、通货膨胀、物质的短缺、人员的伤亡,再加上如此严峻的经济压力, 可想而知乌克兰现在的国内环境,社会民众恐怕是相当不满的。

而偏偏白俄罗斯,就处在了乌克兰和俄罗斯的这个漩涡当中,可以说是逃不开、挣不脱。

因此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的这一次访华,在这个时候的出面,身上所背负的责任以及带着的任务可以说是不言而明的。

战争打了一年多,国际的大宗商品、粮食、油气等贸易疯狂涨价,各方交通或许都会已经受到了管制,即便没有受到管制也遭到了很大一部分影响,而偏偏白俄罗斯还是一个内陆国家。

因此卢卡申科的这次访华了,同我国不仅是进一步加深合作,同样也是为了保证各个环节商品贸易渠道的畅通。

这一点,从之后卢卡申科对伊朗的访问,也可以看出端倪。

在当地时间3月12日,卢卡申科的专机飞离明斯克,前往伊朗首都德黑兰,双方的沟通,能源和经贸联系必然是谈判的重点。

可以说,白俄罗斯总统的这一系列举动,意图还是十分鲜明的,并没有什么遮掩什么。

尤其是在卢卡申科访华期间,他还提到了苏联的倒台,对于这个庞然巨物的倒塌,卢卡申科的语气中不无遗憾。

他讲道:“这就是我们犯的最大错误,最终在经济和政治上摧毁了这个强大的国家。”

卢卡申科曾经试图挽救过苏联,他提出过建议,请求当时的领导人,听一下来自中国的经验学习一下他们的经历,或许有可能将苏联这座发足狂奔撞向山脚的马车拉了回来。

然而建议最终没有被采纳,苏联迎来了它的终焉。提及这些,作为白俄罗斯的总统,语气中满是萧索感慨。那么为何, 卢卡申科会作出此言呢?

中国的经历

众所周知我国的近代史,是比较令人心酸的。

很多人对这段历史,内心并不喜欢,因为它始终是太过于沉重,无论是民众所受的那些苦难,还是国家所受的屈辱,各种不平等的条约,作为半殖民地人民的辛酸苦辣,这些经历很容易让共情的人心生郁结。

然而,在这段近代史中,也是充满了抗争,充满了希望。

在这个其中,你能看到那些真正的民族的脊梁,他们为了这个国家所做出的努力,为了心中的理想和信念,奋斗终生。

他们中的一些人,并没有经历过底层人民的苦难,但他们愿意为了让所有人不再遭受苦难,而抛头颅洒热血。

为了让民众活的像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而不是像骆驼祥子一般,到死都在念叨着是自己不努力,而没有买到那辆黄包车。

卢卡申科将苏联的解体,归结于经济和政治上没有学习中国,那么我国当时的经历又有何特殊呢?

首先其中一点,离不开我们的对外方针政策。

要知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此之前,我们面临的是持续近百年的欺压以及局部战争冲突。

即便建国之后,依然是有着连年不断的战争,外部反对势力的威胁干扰以及内部的天灾人祸。

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工业体系,经济,技术,要什么没什么。

但即便如此,我国在当时的对外政策上,依然是独立自主,那就是我们中国的事情,中国人自己说了算,任何人别指望着指手画脚,中国人的发展需要中国人民自己来决定,如果什么都没有那就都自己造。

或许也正是有了这样,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魄力与霸气,我们才能收回那些这样阔别已久的土地,比如香港澳门、缅甸的片马古浪岗房、新疆的喀喇昆仑走廊,还包括另外包括吉尔吉斯坦中当初被沙俄强占去的外西北地区等等疆域。

关于主权的问题,谈都别谈,这是我们当时的红线。除此之外国家的方针战略,依然是由中国人民做主,任何外国人、外来势力都无权置喙、无权插手。

这一点比如说,最开始的几个五年计划,建立初步的工业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有农业化道路,都是需要根据自身的特色,因地制宜而建立起来的,不是说听了国外某些权威的 言论,而去随意变更。

事实上所有的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大厦将倾往往不是一时之间,而是一个长时间的积累。

中国的经验

俗话说船小好掉头,但偏偏苏联是一艘巨舰。

而在当时,底层民众的生活,在经历了二战之后并没有原来想象中的安稳平和繁荣富足。

民众之间的物资、生活用品往往比较短缺,而粮食的一路减产更是加剧了这些矛盾。比如在勃列日涅夫当政的时期,1972年1975年连续几年粮食的减产,粮价飞升,这些问题都导致让民众社会负面情绪的加重。

而对于老百姓来说,民生问题才是最为关注的重点,能不能吃饱和能不能吃好,是摆在每一个人面前最主要的问题。

而不是看国家卫星又如何,导弹又如何,他们不是不关心这些,只是相较于头顶的那片星空, 管好自己的肚子才是眼前最重要的。

而在这些问题上,我国就做得相当好。

农业是我国的立身之本,让所有老百姓吃得起饭、吃得饱饭,是我国建国之初的第一要义。

为了让所有人们不再受冻馁之虞,我们从五十年代开始全国开始了大范围的垦荒运动,包括边远地区,很多人们耳熟能详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那些人迹罕至的戈壁滩、北大荒都有无数人民子弟兵们坚守的身影。

为了保证粮食,能够顺利增产,我们修建水渠、大坝、治理江河,到到了1985年全国建成了83000多座水库,战天斗地。

我们还初步建立了工业体系,改良农作物的耕种工具,相信很多人都还记得,在我国的一版人民币中,其中一个上面的图像,正是一位开着拖拉机的女操作员,而像水渠之类的也在人民币上都出现过

而为了能够面对蝗灾、旱灾等灾害,实现粮食增产,我国又对粮食作物的品种进行研究和改良,比如杂交水稻的诞生。

而这些只是我国在农业上所做出的冰山一角,其他比如说土地改革、化肥农作物、蔬菜粮油等等的革新研究,背后是无数人在努力,这仅仅是国家为了让人民吃得起饭、吃得饱饭的其中一部分手段。

但人生在世,衣食住行哪一个不需要考虑?吃得饱只是第一点, 接下来还有住房,还有我们的交通,如今各种的高铁、地铁规划线路,这些种种都是国家在为了民众的生活,改善民生所做出的措施。

只有真正将人民的顾虑解决掉,人们的内心才会有这个获得感,才会真正拥护爱护这个国家。

而苏联或许在当时,恰恰的就是在这些地方疏漏了,或者说侧重点放在了其他。

因此卢卡申科的那一番话,或许就是在中国国身上看到了苏联曾经所向往的样子,他才会说出了一番话吧。

毕竟每一个苏联人,都生长在那一片镰刀锤子的红旗之下,听着那首国际歌成长起来的。

1 阅读:211

江樵观察

简介:往古者,所以知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