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会对俄罗斯有好感?只因我们懂得感恩曾经的“老大哥”

甲子光年 2024-10-10 16:28:31

俄乌战争中,一个奇特的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在美国等北约成员国对俄罗斯实施严厉经济制裁的同时,俄罗斯商品却在中国市场上被一扫而空。

这一幕不仅彰显了中俄两国经贸关系的紧密,更引发了人们对中俄深厚情谊的追溯与思考。为何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下,中国民众对俄罗斯抱有如此特殊的好感?

俄乌战争背景下的中俄关系新动向

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国际局势风云突变,美国及其北约盟友对俄罗斯实施了一系列严厉的经济制裁,试图遏制俄罗斯的经济发展。

然而,在这场风暴中,中俄两国的经贸合作却呈现出逆流而上的态势。俄罗斯商品在中国市场上的热销,不仅是对两国经济互补性的有力证明,更是中俄友谊在关键时刻的生动体现。这一现象引发了人们对中俄关系深入探究的兴趣,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抗日战争时期:苏联的慷慨援助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中国抗日战争全面打响。在这场关乎民族存亡的斗争中,苏联成为了最早向中国伸出援手的国家。为避免两线作战,苏联对中国进行了全方位的支持。

经济与军事援助:苏联向中国提供了高达1.7亿美元的贷款,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极大地缓解了中国的经济压力。同时,苏联还向中国运输了904架军用飞机、82辆T-26坦克和上千门重炮等武器装备,这些先进的武器装备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

人员培训与军事顾问:苏联不仅提供了武器装备,还派遣了近300名飞行员的航空队和近500人的军事顾问团,帮助中国培训飞行员、坦克手,并提供军事布局建议。这些专业的军事人才和战略指导,为中国军队注入了新的活力。

情报支持:苏联还帮助中国建立了情报网,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情报人员。这些情报人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宝贵的情报支持。

应对日寇突袭:在抗日战争期间,日寇曾试图对苏联发动武装突袭,但得益于苏联的提前防范,日寇的两次突袭均以惨败告终。这使得日军不得不将几十万关东军集结在东北三省,从而减轻了中国正面战场的压力。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集结了三个方面军近万人、3万门火炮、近6000辆坦克、百余艘战舰和5000多架军用飞机开赴东北三省。在短短的6天内,苏联军队俘虏了近60万日军俘虏,其余则被歼灭。中国得以收复东北三省,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抗美援朝时期:苏联的幕后支持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威胁到了中国的领土安全。为了保卫国家安全,中国决定抗美援朝。虽然苏联并未直接参与战争,但其在幕后的支持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苏联空军秘密前往中国华北地区,击落了美国数十架飞机,这一行动极大地削弱了美军的空中优势,帮助中国志愿军缩短了与美军之间的实力差距。最终,中国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这一胜利不仅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进一步巩固了中俄之间的友谊。

苏联对中国工业的奠基之功

五十年代初,苏联向中国提供了156个大型工业项目,这些项目涵盖了钢铁、煤炭、电力、机械、化工等多个领域。苏联不仅提供了设计文件和方案,还仅收取了复印费,并派出专家进行指导。这些项目的实施,使中国的工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巨大变化。

到六十年代初,中国已经具备了制造坦克、飞机、导弹的能力。随后,中国又在核潜艇、洲际导弹和人造卫星等领域取得了突破。这些成就不仅提升了中国的综合国力,也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俄罗斯好感的多重因素

如今,中国民众对俄罗斯的好感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现实考量。

普京因素:普京执政二十多年间,俄罗斯经济逐渐复苏,民众对普京的喜爱度也不断提升。普京的战斗力强,领导俄罗斯打败了车臣分裂势力,车臣总统卡德罗夫更是成为了他的“小迷弟”。

面对别国的挑衅,普京总是正面硬刚,这种态度与中国传统的“和为贵”处理方式不同,但却引发了国人的强烈认同感。

共同面临西方打压:中国和俄罗斯都面临着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打压和围堵。在这种背景下,“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一民间俗语显得尤为贴切。中俄两国在共同应对外部压力的过程中,相互支持、相互合作,这种紧密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加深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地缘关系:俄罗斯是中国的邻居,“远亲不如近邻”这一道理在中俄关系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两国之间的地缘优势为双方的经贸合作和人员往来提供了便利条件,也促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俄乌战争背景下的中俄关系提升:在俄乌战争背景下,美国对俄罗斯实施了严厉的经济制裁,并试图挑拨中俄关系。然而,中国却选择了引进俄罗斯的小麦、石油和天然气等商品,中国网民更是清空了俄罗斯的货架。这一系列举动不仅彰显了中俄两国之间的深厚友谊,也进一步提升了中俄关系。

结语

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中俄之间的深厚友谊是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的。从抗日战争时期的慷慨援助到抗美援朝时期的幕后支持,再到苏联对中国工业的奠基之功,俄罗斯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如今,中俄两国在共同应对外部压力、促进经贸合作、加强人员往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这份友谊不仅关乎历史,更关乎未来;不仅关乎国家,更关乎人民。让我们铭记历史恩情,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友谊,共同书写中俄关系的新篇章。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国际局势如何变幻,中俄两国都将携手共进,共同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2 阅读:237
评论列表
  • 2024-10-16 00:52

    那就派小编去报恩吧,去西伯利亚挖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