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彩色老照片:张作霖的把兄弟;张学良正牌夫人;鲁迅弟弟

历史小破 2024-07-03 02:34:28

近日,一组罕见的民国彩色老照片被公开,它们为我们揭开了那个动荡而又充满魅力的时代的一角。这些照片不仅记录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还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和文化。

吴俊升,生于1863年,他的军旅生涯比张作霖早了十几年。然而,早起步并不等同于高成就,张作霖后来居上,让吴甚至产生了嫉妒之情,他常常对张作霖为了晋升而不惜杀害结拜兄弟杜立三的行为进行讥讽。

随着张作霖的官职越来越大,他的态度也逐渐转变,最终选择投靠了张作霖,成为其得力助手。张作霖对吴俊升的才干颇为赏识,委以重任,让他担任黑龙江督军一职。1928年,吴不顾家人劝阻迎接张作霖回沈阳,并登上了张所在的专车。他们的列车经过三洞桥时,遭遇了日本人的暗杀,吴俊升被一颗道钉击中头部,当场身亡。

于凤至,这个名字在旧时的东北可谓家喻户晓。她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名门望族,家族历史悠久,财富丰厚,世代传承着优雅与尊贵。自幼便沐浴在家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中,于凤至不仅容貌出众,更兼教养良好,言谈举止间流露出名门闺秀的风范。

她的父亲于文斗,是辽源商务界的佼佼者,担任会长一职,有着非凡的商业头脑和广泛的人脉。早年,于文斗在一次商务活动中与张作霖相识。张作霖的英勇果敢和机智过人给于文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深信张作霖日后必成大器,于是决定将自己的女儿于凤至许配给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

于文斗的决定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深知张作霖的为人和张家在东北的势力,相信这样的联姻能够为家族带来更加稳固的地位和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他也对张学良的才情和品貌颇为赞赏,认为女儿嫁给他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然而,对于于凤至和张学良来说,这段婚姻却并非如他们所愿。于凤至比张学良年长三岁,两人从未谋面,更谈不上有任何感情基础。张学良一直对这位中规中矩的太太不太中意,而于凤至也深知自己在丈夫心中的地位。但是,她并没有因此而气馁或怨天尤人,而是选择了默默承受和适应。

在张家,于凤至凭借着自己的孝顺和得体赢得了家人的喜爱和尊重。她深知自己作为儿媳的责任和义务,尽心尽力地照顾着公公婆婆和丈夫的起居生活。她的孝顺和体贴让张作霖深感欣慰和自豪,认为她是张家难得的贤内助。因此,于凤至在张家享有很高的地位,即使是张学良也不敢轻易冒犯她。

在1924年11月17日北京政变之后,冯玉祥、张作霖等关键人物在段祺瑞的家中进行了紧急会谈。这次会谈中,他们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邀请孙中山先生北上,共同商讨国家大事。会谈结束后,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作为纪念。

在这张照片上,从前排左起依次为梁鸿志(北洋政府秘书长)、冯玉祥(西北军阀,陕西督军)、左侧依次为张作霖(奉系军阀,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右侧依次为卢永祥(皖系军阀,浙江督军及苏皖宣抚使)、杨宇霆(奉军司令)和张树元(皖系军阀,山东督军)。他们的座位安排并非随意而定,而是反映了他们在当时政治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每一位参与者都是政坛上的重要人物,他们的咖位从座次便可一目了然。

这张照片捕捉了1937年8月日本军队进驻北平城的瞬间,背景中,一辆人力车静静地停靠在角落。这辆人力车,作为民国时期北京街头最常见的交通工具,象征着那个时代的日常生活,平凡而朴实。车夫或许正在等待乘客,又或许正在稍作休息,他的身影与旁边的日本军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尽管日本军队的进驻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战争的阴影,但人力车夫似乎并未被眼前的景象所动摇,他的步伐依旧从容,节奏未被打乱。这种平静与战争的紧张氛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让人不禁感叹,即使在战争的阴影下,生活也依旧要继续。

然而,随着战争的拉开序幕,这两条看似平行的轨道——日常生活的轨道与战争的轨道,必将发生不可避免的交集。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无论如何,生活都将继续前行,而这段历史也将被永远铭记。

在历史的洪流中,一张珍贵的合影照片静静诉说着过去的辉煌与变迁。这张照片拍摄于1932年12月30日,是国民政府首都建设委员会的重要成员——吴敬恒、张人杰、于右任、戴季陶、居正、褚民谊、张继、林义顺等人的合影。这张照片不仅记录了他们作为首都建设委员会委员的身份,更见证了他们为南京现代化都市建设付出的辛勤努力。

国民政府首都建设委员会,这个成立于1929年6月1日的机构,在蒋介石主席的领导下,由孙科实际负责,聘请了美国著名建筑师墨菲作为顾问。他们的使命是将南京建设成为中国首个具有计划性的现代都市,并成功地将首都从北京迁移至此。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布了中国第一个现代化都市计划——《首都计划》,为南京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张合影照片拍摄于委员会即将完成其历史使命、即将裁撤的前夕。它不仅是对委员会成员们辛勤付出的肯定,更是对那段辉煌历史的见证。照片上,各位委员或庄重、或微笑,都流露出对南京都市建设成就的自豪与满足。

照片上钤印着“林凤文珍藏”、“林凤文印”、“牧野之章”、“天地阳春”、“曾经沧海复旦光华”等印章,彰显了其珍贵的历史价值。这张由林寿文旧藏的合影照片,如今已成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南京都市建设史的重要文物之一,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记忆。

周作人的一生因1939年元旦的那场枪击事件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一日,他意外成为了一场未遂暗杀的目标,但命运似乎与他开了个玩笑,子弹竟被毛线衫的扣子意外挡住,使他幸免于难。这场惊心动魄的经历后仅两日,周作人便在八道湾的家中拍摄了一张照片,照片上,他的长袍上依稀可见弹孔的痕迹,仿佛记录着那一刻的惊险与奇迹。

拍摄这张照片,周作人似乎是在用镜头捕捉自己生命中的这一重要时刻,同时也向外界传递出他虽身处险境却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他将这张照片赠予了远方的胡适和翻译他散文的松枝茂夫,既是为了告知他们自己的近况,也是为了展示自己并未被这次事件击垮的坚韧与毅力。

仔细观察这张照片,我们不难发现周作人眼中的复杂情绪。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命运的无奈,却也充满了对选择的坚定。他似乎在思考着未来的道路,对未来可能遭遇的困境感到忧虑,但更多的是对自己选择的坚定信念。

然而,这场枪击事件却成为了周作人人生轨迹的转折点。在事件之后,他做出了一个让人震惊的选择——接受了伪职,并一步步在伪政府中升迁。他的这一决定,无疑让他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但这印记却是带着耻辱的。

这组民国彩色老照片不仅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观察那个时代。它们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那个时代的风貌和文化,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1 阅读:20

历史小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