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居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在漫长的历史里,长期都处于欧洲核心政治的边缘,由于其距离北非太近,所以很容易被来自另一大陆的文化入侵,迦太基强盛的时候,曾占领了西班牙,后来阿拉伯帝国强盛时期,也曾渡过直布罗陀海峡,占领了伊比利亚半岛,并在这片土地上扎根数百年。之后天主教骑士翻过比利牛斯山脉,帮助上帝收复了西班牙,维持住了西班牙的稳定,之后大航海时代,因为距离海洋和非洲最近,率先开启了航海的尝试,使得西班牙一跃成为了世界霸主,短暂成为了欧洲文明的中心。
但是到了16世纪之后,西班牙便开始走向衰落,荷兰、英国和法国的崛起,很快取代了西班牙,成为了欧洲大陆的核心,特别是在拿破仑战争之后,西班牙积攒的财富被法国劫掠一空,迅速退出了世界一流强国的舞台,再加上美西战争的惨败,曾经无比辉煌的西班牙王国,彻底成为了历史。到了列强争霸的一战和二战时期,由于西班牙未完成全面工业化,军事和经济影响力不足,所以几乎被列强所忽略,尤其是一战时期,西班牙基本未参战。
西班牙左翼
到了二战之前,西班牙内部出现了党派争端,左翼和右翼之间争斗不断,1936年大选,左翼政府成功上台,左翼虽赢得选举,但新政府却无力阻止西班牙的社会和经济加速分崩离析,而且左翼政府过于激进,在很多政策上并不符合国情,导致了民间阻力很大,支持右翼的选民对左翼政府的并不信任,西班牙政局从奈布便开始了撕裂,长期的内斗使得西班牙基本处于无政府状态。
而在军中有着一定威信的佛朗哥,并没有明确站队哪一方政府,但是面对政府的困境,觉得需要发挥影响力,让全国进入紧急状态,但是此举招到了左翼政府的拒绝,并且被怀疑心存野心,佛朗哥还被调离总参谋部,派往偏僻的加那利群岛司令部。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佛朗哥团结了长枪党、天主教徒、君主主义分子和其他势力,正式走向了革命的路线,1936年7月17日,佛朗哥在西班牙本土和西属摩洛哥发动军事政变,此举受到了国内右翼分子的强烈支持,很快军事政变愈演愈烈,迅速席卷全国。很快,佛朗哥就从摩纳哥登陆西班牙,自此西班牙进入了长达三年的内战,内战一方是苏联和墨西哥支持的第二共和国政府军及共产国际纵队,另一方是佛朗哥将军率领的右翼反共和政府武装,他们得到了纳粹德国和法西斯意大利的支持。
西班牙内战
最终的结局自然就是,德国和意大利亲自下场,其中意大利方面总计派遣了十五万大军前往西班牙参战,最终帮助佛朗哥击败了左翼分子,于1939年4月10日赢得全面和绝对的胜利。佛朗哥自任国家元首,取消其他一切政党,法西斯政党长枪党为唯一合法政党。
而1939年下半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法西斯德国和意大利纷纷投入到这场人类的浩劫之中,然而同处于欧洲大陆,由德国和意大利一手扶持起来的西班牙佛朗哥政权,却有幸免于波及到二战之中。也正是佛朗哥政权的外交政策,让西班牙,这个曾经拥有无敌舰队、在新航路开辟和环球航行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却奇迹般地保持了中立,没有卷入那场席卷全球的浩劫。当然,这一历史现象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政治、经济和地缘政治因素。
意大利介入西班牙内战
首先,从政治层面来看,西班牙在二战前夕正处于一个政权更迭和内部动荡的时期。弗朗西斯科·佛朗哥通过军事政变上台后,虽然建立了独裁统治,但国内政治局势依然不稳定。这种不稳定状态使得西班牙政府难以做出明确的外交政策选择,更难以承受参战的巨大政治和经济压力。佛朗哥倾向于保持中立,以维持国内的稳定和独立。他深知,一旦卷入战争,无论是同盟国还是轴心国,都可能利用西班牙的内部矛盾进行干涉,从而威胁到他的独裁统治。因此,保持中立成为了西班牙政府最明智的选择。
经济因素也是西班牙保持中立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战前夕,西班牙经济正处于衰退期,国内工业生产水平低下,失业率居高不下。参战将意味着巨大的经济投入和人力资源的消耗,这对于已经疲惫不堪的西班牙经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此外,西班牙还需要面对战争可能带来的经济封锁和贸易中断等风险。因此,从经济角度来看,保持中立、维持与各国的贸易往来、获取外部经济援助以缓解国内经济压力,成为了西班牙政府的优先选择。
西班牙未卷入二战
地缘政治优势则为西班牙保持中立提供了有力的外部条件。西班牙位于地中海和大西洋的要塞地位,是通往整个欧洲和非洲的交通要道。这种区位优势使得无论是同盟国还是轴心国,都意识到进攻西班牙所面临的困难和代价。因此,在二战期间,无论是英国、法国等同盟国国家,还是德国、意大利等轴心国国家,都试图拉拢西班牙加入自己的阵营,但都没有成功。西班牙政府充分利用了这一地缘政治优势,通过游走于两大阵营之间,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筹码。
具体来说,西班牙在二战期间通过保持中立,获得了来自同盟国和轴心国双方的援助和支持。英国为了维护直布罗陀海峡的通讯和交通,大量赞助西班牙,提供了大量的粮食、石油等战略物资。而德国和意大利则试图通过经济援助和军事合作来拉拢西班牙,但并未得到西班牙的全力支持。这种平衡的外交政策使得西班牙在二战期间既能够保持国内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又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佛朗哥军事政变
此外,西班牙在二战期间还积极参与了国际事务和外交活动。尽管没有直接参战,但西班牙政府通过派遣观察员和代表参加国际会议和谈判,积极参与了国际事务的讨论和决策过程。这种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态度不仅提升了西班牙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也为西班牙在二战后迅速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然而,西班牙保持中立并非没有代价。在二战期间,西班牙国内出现了大量的反战情绪和抗议活动,许多民众对政府的中立政策表示不满和愤怒。他们认为,西班牙应该积极支持反法西斯力量,为世界的和平与正义做出贡献。此外,西班牙在二战期间还遭受了来自德国和意大利等轴心国国家的外交压力和军事威胁。这些压力使得西班牙政府不得不时刻保持警惕和戒备,以确保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尽管如此,西班牙在二战期间保持中立仍然是一个明智而正确的选择。它不仅使得西班牙避免了战争的破坏和灾难性后果,还为西班牙在二战后迅速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机遇。二战结束后,西班牙政府开始积极推进经济改革和民主化进程,逐步摆脱了独裁统治和贫困落后的局面。如今,西班牙已经成为欧洲的一个重要国家之一,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当然是离不开佛朗哥的聪明了,在那个欧陆强国之间对决的时代,作为弱者,靠边站才是最好的存活方式。
佛朗哥
当然,西班牙也并非是绝对意义上的中立,鉴于佛朗哥对左翼政府和共产国际的痛恨,在德国入侵苏联前期,西班牙是给予了一定程度的支持的,但是这个程度也确实有限,这也引发了另一个西班牙无法参战的原因。那就是二战的欧洲,那可是神仙打架,英国、德国、苏联都是世界霸主级别的,法国也是响当当的欧陆强国,意大利实力也是威震地中海和南欧。而其他国家根本就没有机会参加这场战役,加入就是炮灰,比如丹麦,几天就亡国,法国也就能挺一个多月。
而衰落的西班牙,跟这几个欧陆强国,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毕竟意大利出兵十五万,就能帮助西班牙解决内战,西班牙军事实力可见不是一般的羸弱,当时的西班牙军队或许都打不过波兰,这样的自身实力,怎么敢贸然参战,不是给几大强国吞并西班牙的借口嘛,毕竟西班牙在拿破仑战争时期,就曾被法国吞并而短暂亡国,与其贸然参战,还不如保持中立左右逢源。
法西斯西班牙
同时,德国和意大利对西班牙也没有抱什么希望,特别是在法国宣布投降之后,整个欧洲大陆西部,除了孤悬海外的英国之外,就没有能对轴心国构成威胁的强军,也不需要西班牙牵制法国,所以纳粹德国和意大利法西斯就没把西班牙放在心上,也没有邀请其参战。当然,虽然西班牙没有参战,但是还是有所偏向,西班牙在很大程度上,是支持纳粹分子的,所以在二战之后,虽然免于清算,但是也被盟军孤立了多年。
除此之外,西班牙没有参加二战的理由,在一定程度上,二战是一战的延续,也就是新兴帝国主义对老牌帝国主义发起的挑战,新兴强国渴望更多话语权,可是西班牙作为老牌殖民国家,虽然衰落,但是在非洲和美洲,还是有着较多的殖民地和藩属国,所以没有必要加入德意日的阵营。
综上所述,西班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保持中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政治上的不稳定和经济上的衰退使得西班牙政府难以承受参战的巨大压力;地缘政治优势则为西班牙提供了保持中立的外部条件;而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和外交活动则提升了西班牙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西班牙在二战期间能够保持中立并避免战争的破坏和灾难性后果。这一历史现象不仅为西班牙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机遇,也为其他国家在处理国际关系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西班牙二战时期曾以志愿军的名义派兵参与巴巴罗莎行动,并且对德三进行大量的战略物资供应,他的港口都是对德国海军是敞开的!
蓝色师还是很猛的,虽然西班牙只派出这么一支部队
西班牙只有对付俄国人的时候勇猛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