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得民心者未得天下”的悲情枭雄

俇攘 2025-02-20 21:10:34

自古以来,就有民心所向而披靡,自古争天下的雄主,主要还是争取天下人心,有更多势力的支持,自然可以所向无敌,所以开创王朝的雄主,往往都高举仁义之大旗,收揽天下人心,以仁义之师的名义讨伐无道之人,最终夺取天下,实现宏图霸业。

但是历史上的豪杰们,并非所有人都可以得民心而得天下,毕竟领袖的个人能力,对手的实力,再加上时机的因素,更有很多微小的细节,都足以左右天下的归属。所以,历史总是存在着很多的遗憾,很多得民心之人,最终并没有赢得天下。

张士诚失败

1、张士诚

张士诚作为最早的元末起义军领袖之一,打响了反元第一枪和最重要的一仗,若非张士诚在高邮城,以三万民兵,击败了元朝的五十万雄师,那之后的红金起义军各派系成功的概率会大大降低。而且张士诚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轻徭薄赋,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在元末起义中确实赢得了不少民心,但最终未能赢得天下,但是朱元璋夺取天下之后,张士诚故地反明意识十分强烈,这也是张士诚在当地得民心的佐证。而其之所以失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战略失误,张士诚最初的根据地在淮河流域,但是由于背面过于抗压,所以转道南下,在占据江南富庶地区后,满足于割据一方,缺乏统一全国的雄心,小富即安。他未能及时北伐,错失了扩张势力的机会,给了朱元璋等其他势力壮大的时间,同时也没能将张士诚的仁义之名广为传播,争取更多民心。

接下来是自身能力不足以逐鹿中原,张士诚作为一位枭雄,在当时南方四大豪杰中,应该是远低于朱元璋和陈友谅,差不多和明玉珍一个水平。其手下团队的整体实力,也应该是逊色于朱元璋和陈友谅,再加上其地理位置较差,所以没有谋取天下的能力。

张士诚势力范围

然后内部腐败,张士诚的政权后期腐败严重,官员贪图享乐,导致民心动摇,失去了早期的支持基础,这种小富即安的保守思想,严重拉低了其势力的上限。

再有军事能力不足,张士诚的军事才能有限,面对朱元璋等强敌时屡屡失利,尤其在关键战役中表现不佳,导致实力逐渐削弱,特别是面对朱元璋的一支偏师,仍然被压着打。还有外部压力,朱元璋的崛起对张士诚构成了巨大威胁。朱元璋不仅军事才能出众,还善于笼络民心,最终在鄱阳湖之战等关键战役中击败了张士诚。

另外缺乏稳固的根据地,张士诚虽然占据江南,但未能有效巩固统治,经济基础薄弱,难以支撑长期战争。最后外交失误,张士诚未能有效联合其他反元势力,反而与陈友谅等势力发生冲突,孤立了自己,给了朱元璋各个击破的机会。

综上所述,张士诚虽有民心,但因战略、军事、内部腐败等多方面问题,最终未能赢得天下。

苻坚的遗憾

2、苻坚

从来没有一场失败,让人这么的不甘心,苻坚的未能夺取天下,其实可以总结成一句话,那就是大象被蚂蚁绊倒了。苻坚作为前秦的君主,他在位期间推行仁政,鼓励生产,推行汉化,赢得了广泛的民心,但最终未能统一天下,主要原因包括:

淝水之战的惨败,淝水之战是苻坚统一天下的关键转折点。他率领大军南下攻打东晋,但因指挥失误、内部不和以及轻敌,导致前秦军队在淝水之战不战而溃,在被东晋追击的情况下,顷刻间土崩瓦解。这场失败不仅损失了大量精锐部队,还动摇了前秦的统治基础,前秦很快分裂,苻坚被弑杀。

民族矛盾未解决,前秦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苻坚虽然推行仁政,但未能有效化解民族矛盾。氐族作为统治阶级,人口并不多,而鲜卑、羌等少数民族对前秦的统治并不完全认同,淝水之战后,这些民族纷纷起兵反叛,导致前秦迅速分裂。

苻坚淝水之战

内部统治不稳,苻坚虽然赢得了民心,但前秦的内部统治并不稳固。他过于依赖个人威望,未能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度。淝水之战后,各地将领和贵族纷纷自立,前秦迅速瓦解。然后是过度扩张,苻坚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张领土,虽然表面上统一了北方,但统治基础并不牢固。许多被征服的地区并未真正融入前秦的统治体系,导致一旦中央权威削弱,这些地区便迅速脱离控制。

轻敌冒进,苻坚在淝水之战前过于自信,低估了东晋的抵抗能力。他未能充分听取部下意见,贸然发动大规模南征,结果因战略失误和军队内部问题导致惨败。同时还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苻坚虽然有一统天下的雄心,但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他在统一北方后,未能有效巩固统治,便急于南下攻打东晋,导致后方空虚,最终功亏一篑。

综上所述,苻坚虽然赢得了民心,但因淝水之战的惨败、民族矛盾、内部统治不稳、过度扩张和轻敌冒进等原因,未能实现统一天下的目标。

窦建德势力范围

3、窦建德

李唐在平定天下过程中,最艰难的地方非河北莫属,那是因为李唐在河北并非是民心所向的政府,一切都源于隋朝末年,河北有个爱民如子的枭雄窦建德。其作为隋末唐初的一位重要起义军领袖,他在河北地区建立了夏国,并深得民心。然而,尽管他有一定的政治和军事才能,最终未能夺取天下,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战略失误,窦建德在关键时刻的战略决策存在失误。例如,在与李世民的决战中,他选择了正面硬拼,而不是采取更为灵活的策略,导致在虎牢关之战中惨败。然后是内部矛盾,窦建德的政权内部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分裂。他的部下中有些人并不完全忠诚,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他的力量。

外部压力,当时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窦建德面临着来自多方的压力。特别是李渊、李世民父子的唐军,实力强大,战略高明,最终成为统一天下的主要力量。而窦建德这边资源有限,其虽然占据了最为富裕的河北地区,但相对于李渊、李世民控制的关中地区,所获取的资源相对有限,难以支撑长期的战争。

同时河北基础不稳,虽然窦建德深得民心,但他的政权基础并不稳固。他的统治更多地依赖于个人魅力和临时性的政策,缺乏长远的制度建设和稳固的统治基础。有时候更像是啸聚山林的勇士,以忠义为主,而未形成严格的纪律和制度。

最重要的还是对手太强,窦建德已经足够优秀,但是其对手李世民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善于用人,战略眼光独到,最终在群雄逐鹿中脱颖而出,建立了唐朝。

李自成进攻路线

4、李自成

李自成虽然一度深得民心,让他纵横天下时屡败屡战,多少次被打得只剩单枪匹马,但是振臂一呼,就能够顷刻间号召百万雄师。可就这样一位农民起义领袖,最终未能夺得天下,原因涉及多个方面:

首先是战略失误,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以“均田免赋”为口号,迅速赢得民心,但其战略目标局限于推翻明朝,缺乏建立新政权后的具体规划。李自成攻占北京后,忽视了关外清军的威胁,未能及时巩固北方防线,导致清军乘虚而入。

内部问题,李自成的军队在初期纪律严明,但进入北京后,部分将领和士兵开始腐化,烧杀抢掠,失去民心。起义军内部存在权力斗争,李自成与张献忠等将领关系紧张,削弱了整体战斗力。外部压力,清军在吴三桂的引导下入关,李自成未能有效应对,最终在山海关战役中惨败,被迫退出北京。南明政权和各地明朝残余势力继续抵抗,分散了李自成的兵力。

李自成得民心

政治经验不足,李自成出身农民,缺乏治国经验,未能有效整合资源,建立稳固的政权。李自成未能争取到士绅阶层的支持,导致政权缺乏社会基础。财政困难,李自成未能有效解决财政问题,军队补给不足,影响了战斗力。战乱导致经济崩溃,李自成未能及时恢复生产,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困境。

民心变化,李自成进入北京后,未能兑现“均田免赋”的承诺,加上军队纪律败坏,导致民心逐渐丧失。清军入关后,通过宣传和安抚政策,逐渐赢得了部分民心。

朱温势力范围

5、朱温

在历史上,由于后世对朱温的抹黑,导致了很多人对朱温的第一印象很坏,但是伟人对其评价,甚至是高于曹操的,可见真实的朱温或许并非演义话本中那样不堪,其甚至是一位颇得民心的君主,要不然后梁也不会成为五代中存国最长的一个政权。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战乱频繁,百姓生活困苦,渴望安定。朱温在控制中原地区后,为部分地区带来了相对稳定的秩序,减少了战乱对百姓的直接影响。相比于其他割据势力的混战,朱温的统治区域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生产和生活秩序,这让部分百姓感到有所依靠。

朱温在统治初期采取了一些恢复经济的措施,例如减轻赋税、鼓励农业生产。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百姓的负担,赢得了部分民心。在战乱频发的年代,能够减轻赋税、恢复生产的统治者更容易得到百姓的支持。期间,朱温对地方豪强和割据势力进行了打击,削弱了他们的权力。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普通百姓的利益,避免了他们受到地方豪强的压迫。这种“抑强扶弱”的政策让部分百姓感到朱温是站在他们一边的。

但是,朱温的核心统治区域(如河南一带)是他的权力基础,他在这些地区投入了更多资源,确保百姓的生活相对稳定。这些地区的百姓因此对他有一定的支持。相比之下,其他地区的百姓可能并未感受到他的“恩惠”,甚至可能因战乱而对他充满敌意。

同时,朱温篡唐,过程中对清流大肆屠杀,在士大夫阶层影响较为恶劣,朱温虽然取得了底层百姓的支持,但是却站到了士大夫阶层的对立面,导致了内部并不稳定,而且对手中杨行密和李存勖都是一时豪杰,朱温在几次关键战役中失利,直接导致了一统天下的美梦破碎。

33 阅读:16546
评论列表
  • の軒 71
    2025-02-26 10:39

    朱温哪有民心,张士诚偏安一隅没大志,符坚非汉也不可能民心所向,李自成不用谈,里面也就窦建德像样点。

    找不到归路 回复:
    朱温个人品行的确不行,好色多疑反复无常。但朱温的功绩还是不能抹杀的。联手朱瑾朱瑄灭掉杀人魔王秦宗权,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中原的秩序,使曾经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中原大地恢复到遍植桑麻,野无流民的状态。朱温至少让河南极其附近百姓过了十来年太平安稳的日子,这在五代乱世里已经做得相当不错了。
    Long 回复:
    朱温得民心是“黑梁专业户”欧阳修在《新五代史》里认证过的:“梁祖之开国也,属黄巢大乱之余,以夷门一镇,外严烽候,内辟污莱,厉以耕桑,薄其租赋,士虽苦战,民则乐输,二纪之间,俄成霸业。及末帝与庄宗对垒于河上,河南之民,虽困于辇运,亦未至流亡。其义无他,盖赋敛轻而丘园可恋故也。”
  • 2025-02-25 22:50

    篡位的和流寇会有民心?

    用户10xxx55 回复:
    仅得作者之心!
    uuuh 回复:
    民心本就是谁对百姓好,就向谁。百姓收到的信息永远是片名的
  • 2025-02-25 22:57

    李自成你疯了?

    丿 ghoul 回复:
    算了吧,他就一流寇!走到哪抢到哪!抢光一地裹挟着人再抢下一个[抠鼻]队伍是能短时间迅速壮大,可只要打输就鸟兽散[抠鼻]
    晴天 回复:
    李自成是不会治天下
  • 2025-02-26 11:47

    李自成就是流寇,根本就没有政治眼光

  • 2025-02-26 11:46

    李自成说白了就一个流寇,虽然他领导的起义是大义,但是根本不能和历史上任何一支义军相媲美

  • 2025-02-25 16:20

    李自成没有从大处着眼就是小心眼,不这个不那个又不是带的神仙兵那么多人窝在北京城里不抢不夺待何

  • 2025-02-28 13:31

    柴荣算一位吧,有本事指挥步兵为主的部队屡屡击败契丹骑兵,各地汉人喜迎王师,未曾想病龙台被迫班师暴病而亡,赵宋篡位上台也不敢怠慢其子孙

  • 2025-02-25 07:34

    刘邦创业初期跟项羽合作过一阵子,知道这个小伙子打仗有多神勇,后来对峙阶段遇到项羽就猫起来,但窦建德没见识过李世民到底多能打

    大鱼 回复:
    窦建德一战就被李世民打没了,而作为窦建德小弟的刘黑闼起兵不仅很浪了几年,而且还阵斩了罗士信,为什么?世家!几家反隋的大势力中都有世家的影子,窦建德就是被世家卖给了李唐;而刘黑闼起兵纯靠草根,所以他能坚持五年,也只能坚持五年!
    大汉神帝 回复: 大鱼
    不至于不至于,河北世家跟关中尿不到一块,绝对是力挺窦建德!怪他自己没把天赋值加到跑路这一项。要不你看看刘邦刘备曹操?
  • 朱温,李自成都算的话,那吴三桂也得算一个啊,再给他十年阳寿,康麻子就要发配宁古塔了[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D调卡农 回复:
    吴三桂赢不了,他死就是战事不顺忧虑过度生病,主要是后路给康麻子抄了,盟友也反叛了,可以说已经是困兽了
  • 2025-02-25 23:56

    猪瘟。苻坚,算什么悲情英雄。瞎写。

    D调卡农 回复:
    苻坚是自己作死,收拾了那么多大小独立政权,却不干掉当中的有威信的领导者,反而依然让他们权力不变统领旧部,期望以仁义感化对方,前期有王猛帮忙擦屁股还能玩转,后期王猛一死,没人监督,下面那些枭雄就起心思,淝水之战是必败,因为那些人本来就准备借机反叛复故土
    用户15xxx51 回复:
    他悲情吗。英雄吗?你多了解一下。他和民心没啥关系。窦建德,张士诚得民心的程度。你了解一下
  • 2025-02-26 19:21

    这几个绑在一块感觉也不如张角得的民心多啊 [得瑟]

  • 2025-02-26 00:36

    神经病吧,得民心是得天下民心,不是得手下的心,写的什么屁话

    1573057570 回复:
    你更是屁话,只要得地盘内的民心就是得民心。得天下民心?你怎么不说得全球民心?你要左脚踩右脚升天是吧?以古代通讯靠吼交通靠走,占一隅之地得天下民心?你这么逆天?小说说说你当真理?无论李二还是汉文还是“千古宋仁宗”治内照样农民起义
  • 2025-02-27 17:14

    我怀疑你怎么看出这几位得民心的,不是寡恩薄幸之人就是荒淫残暴之徒,没有一个是广收民心,胸怀天下的人。就这几位得天下死后也必乱

  • 2025-02-26 18:53

    放屁

  • 2025-03-19 02:15

    小编,所谓的民心,不仅是基本老百姓的拥护,还有士大夫阶层之心……[笑着哭]

  • 2025-02-27 20:52

    李自成曾经是多么正面的形象,多么伟大的悲情英雄,现在也被黑得不成样子了。

    种花家 回复:
    你吃观音土啃树皮易子而食了没?包衣奴才?坂升奴隶?还是南洋海盗?
  • 2025-02-26 10:19

    李自成喊出来闯王来了不纳粮就注定了不可能笑到最后。

  • 明朝是真正唯一的被农民推翻的政权,崇祯到死都还是个糊涂鬼,他留下遗诏中的百姓才是真的被他害的最苦的,也是明朝真的掘墓人

  • 2025-02-28 12:28

    李自成这样的垃圾也配?

  • 2025-03-01 17:55

    小编别乱洗了,没一个对的

  • zht 6
    2025-02-28 01:16

    张士诚,元末,苻坚,南北朝,窦建德,隋末,李自成,明末,朱温,(朱全忠),五代十国。

  • 扶苏,朱标,多活五到十年宇文邕有机会结束南北朝,柴荣有机会结束五代。

  • 2025-02-26 15:46

    李自成起义采取的是流寇式作战,没有根据地,进入北京后,缺乏地方财政支持,只能抢掠大户;退出北京后,无地方政权支持,退无可退。

  • 2025-02-26 10:59

    这几个可能就张士诚有民心,其他有个毛的民心。特别是李自成这种,不会觉得他是农民起义他就有民心吧

  • 2025-02-28 07:15

    就苻坚和窦建德可以,其他几位都是渣渣

  • 2025-02-25 11:46

    ai文

  • 2025-02-26 21:16

    成王败寇,输者亡!至于李自成,反贼也!要不是碰到史诗级蠢货,冤大头崇祯,玩什么招安,开二线作战,这货坟头草都九尺高了!

  • 2025-02-26 19:43

    李自成和朱温配吗?

  • 2025-02-26 14:20

    洪教主对这个名单表示不服:寇可往,吾亦可往!

  • 2025-03-11 01:50

    小便最深入人心

  • 2025-03-19 16:38

    李自成得民心?

  • 2025-03-17 13:45

    天公将军张角居然没上榜

  • 2025-03-21 20:48

    罗贯中这种半吊子军师白送给朱元璋都不要的货色张士诚能重用足矣见得他眼光不怎么行。

  • 2025-02-26 21:22

    片瓦之地也敢妄言天下归心

  • 2025-03-02 20:09

    刘玄德都没有入选~~这个排行榜就是垃圾!

  • 2025-03-02 12:30

    他们只得到了一小部分民心

  • 2025-03-20 12:48

    你确定得是民心 不是世家地主豪强的心

  • 2025-02-26 22:09

    苻坚,柴荣

  • 2025-02-27 12:36

    符坚有点可惜

  • 2025-02-27 18:23

    所谓的得民心,没有可能是假的?

  • 2025-03-08 12:25

    基本所有朝代末,第一个站出来造反的基本都没啥好下场。秦末陈胜吴广,汉末黄巾起义。明末,以及清末。这是为什么呢

  • 2025-03-16 03:16

    前面2个你文章里都话失去民心了[静静吃瓜]

  • 2025-03-15 13:45

    李自成就是个狗屎

  • 2025-03-02 13:29

    符坚是一位理想主义者,只是,当时的大环境真的不适合,他就跟秦始皇相似,没有把对手斩尽杀绝,导致春风吹又生。

  • 2025-03-07 10:07

    苻坚用事实证明了离了王猛他啥都不是

  • 2025-03-25 02:58

    鄱阳湖打张士诚??陈友谅一脸懵逼[笑着哭]

  • 2025-03-30 03:27

    张士诚和窦建德的失败是因为他们的敌人都是强的变态

  • 2025-03-14 09:03

    主要是得了小编的心了!不是反贼,就是流寇?![得瑟][扁嘴][无奈吐舌]

  • 2025-03-19 21:37

    李自成就算了吧,要论民心钱镠不能少

  • 2025-02-27 17:53

    黄巢

  • 2025-02-27 18:07

    张角

  • 2025-03-07 12:35

    张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