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冬天,毛泽东正在江西地区指挥革命事业,突然传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杨开慧,毛泽东的第一任妻子,被国民党残忍处决。消息如同晴天霹雳,毛泽东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悲痛。那一刻,他独自坐在书房里,泪水湿润了双眼,思绪万千。为了杨开慧的牺牲,他无比愧疚,情绪激动时,甚至对贺子珍大发雷霆。毛泽东写下了那句饱含痛苦与愧疚的文字:“开慧之死,百身莫赎。”他深知,杨开慧的牺牲,除了她坚定的革命信仰,还有一个深层的原因——她是毛泽东的妻子。
然而,事情的真相远比毛泽东当时知道的更加扑朔迷离。杨开慧并没有死。事实上,毛泽东直到1970年代,才从一位曾在现场的国民党军官口中得知真相——杨开慧在第一次被处决时并没有死。

1920年冬,杨开慧在毛泽东的影响下,开始接触并逐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党内的第二位女性党员。那个时候,毛泽东和杨开慧还未结婚,革命的种子已悄然撒播。到了同年年底,两人终于携手共结连理,开始了他们共同的革命生涯。接下来的几年里,杨开慧积极参与革命工作,成为毛泽东在革命斗争中的坚定伴侣。
但随着时局的变化,尤其是蒋介石在1927年背叛革命,革命形势变得愈加严峻。1928年,由于一些不实的消息传入毛泽东耳中,他错误地认为杨开慧已经牺牲。正因如此,毛泽东才在与贺子珍的相识中逐渐建立起感情,最终走向了婚姻。杨开慧在回到长沙后,继续承担着作为母亲和革命者的双重责任,秘密参与党的工作,宣传共产主义思想。
然而,随着国民党对共产党人展开的血腥镇压,杨开慧成了反动派的重点追捕目标。何健,国民党的高层将领,为了抓住杨开慧,悬赏1000大洋。第一次抓捕杨开慧发生在1930年8月,当时杨开慧和两个孩子被及时通知,得以躲过一劫。后来,杨开慧在外婆家暂时隐藏,但随着反动派的情报网愈加严密,杨开慧的行踪还是被发现了。

1930年10月24日,杨开慧所在的长沙板仓家被敌人包围。敌人伪装成商人,潜伏在附近,待时而动。面对突如其来的围捕,杨开慧丝毫不慌,她的第一反应是销毁党的重要文件。在敌人紧逼下,她带着儿子毛岸英和保姆陈玉英被抓捕,杨开慧依然没有露出一丝惧色。在带着两个孩子被押解的路上,她安慰着毛岸英,告诉他不要害怕,毛泽东很快会来救他们。
在监狱中,杨开慧展现出极大的冷静与坚定。面对国民党敌人的残酷拷打,她始终坚守信念,拒绝泄露党的机密,坚决不向敌人妥协。当敌人试图以软禁诱降时,提出解除与毛泽东的婚姻关系作为交换,杨开慧毫不犹豫地回绝:“你太小看我们共产党人了,我们从不苟且偷生,宁死不屈。”
尽管外界始终在为杨开慧奔走营救,但何健的铁石心肠始终未曾动摇。最终,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被执行死刑。行刑前,她被迫穿着单薄内衣游街示众,忍受着寒风和羞辱,依旧坚毅地走着。她没有发出一声呻吟,面对死亡,她依然保持着革命者的风骨。当两声枪响划破天际,杨开慧应声倒下,血染红了土地。

然而,这并非故事的结局。在尸体被弃置三天后,守卫的士兵偶然发现,杨开慧的身体竟然微微动了一下。经过仔细检查,他们惊讶地发现她仍然有微弱的呼吸。敌人为了确保杨开慧死无生还,再次开枪,确保她彻底死亡。三天后,杨开慧的亲友终于得以埋葬她的遗体,现场的惨状令所有人心如刀绞。她紧紧抓着泥土,身边的两个小坑似乎暗示了她最后时刻的巨大痛苦。
得知杨开慧牺牲的消息后,毛泽东深感自责与痛苦。那天晚上,他没有吃饭,独自一人坐在书房中,心情沉重。毛泽东随后写信给杨开慧的家人,表达他深深的悔恨与自责,并为她的墓地捐款修缮。
值得一提的是,毛泽东直到40年后才得知杨开慧第一次被枪决时并未死亡的真相。解放战争期间,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从苏联归来后,告诉父亲:“妈妈在监狱里一直保护着我,我不怕,她是伟大的革命女性。”这让毛泽东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

1957年,毛泽东写下了一首充满思念之情的诗,诗中以“骄杨”一词描述杨开慧,足见他对杨开慧深沉的感情。毛泽东虽然深爱着杨开慧,但也因为她的牺牲,心中始终有一份未曾释怀的愧疚。当毛泽东的机要秘书曾问起为何不多去看望儿子毛岸青时,毛泽东的回答让人动容:“每次看到他,我都会想到他的母亲杨开慧和哥哥毛岸英,我怕自己承受不住。”这份深沉的感情,直到毛泽东去世,才渐渐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