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认为人类还能在地球上,生存多少年呢?10000年、10万年、还是1000万年?
20世纪70年代,地质学家在意大利亚平宁山,发现了一条诡异的“分界线”,白色石灰岩与红色黏土层之间,夹杂着一层薄如蝉翼的黑色沉积物。
地质学家通过化学检验,发现这些黑色沉积物的铱元素含量,居然是普通地壳的100倍。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铱元素在地球上极为稀有,主要存在于陨石当中。
时间回到6600万年前,一颗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撞向墨西哥湾,释放出相当于100万吨TNT炸药爆炸的能量。当时,75%的地球物种就此消失,包括统治陆地1.6亿年的恐龙。
但是你以为,这只是一次“巧合”吗?
后来,地质学家梳理5亿年的化石记录时,发现了一种惊人的规律。地球上的大规模生物灭绝事件,几乎每隔2600万年就会发生一次。
从4.4亿年前的奥陶纪生物大灭绝,到2.5亿年前的二叠纪“大清洗”,再到6600万年前的恐龙末日,每次灭绝都伴随着天体撞击或火山爆发,仿佛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事情。
于是,科学家试图通过太阳系在银河系的位置,来寻找问题的答案。
太阳系以每秒220公里的速度,围绕着银河系中心进行公转,每2.25亿年才能走完一圈。而银河系的旋臂当中,布满了大量暗物质和星际尘埃,太阳系每3000万-5000年就会穿越一次。
1984年,物理学家理查德・马勒提出了“复仇女神假说”。他认为太阳可能有一颗尚未被发现的伴星“涅墨西斯星”,以2600万年的周期围绕太阳运转。每当这颗暗星靠近奥尔特云,引力扰动就会让无数彗星脱离轨道,并且朝着太阳系袭来。
虽然听起来有点荒唐,但是地质学家却发现了一些证据。比如,6600万年前的希克苏鲁伯陨石坑、3400万年前的切萨皮克湾撞击事件、1400万年前的澳大利亚玻璃陨石雨等等,它们的时间间隔恰好是2600万年左右。
甚至有研究发现,地球大陆的形成、地磁倒转的频率,都与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变化存在微妙联系。
那么,人类未来会再次遭遇生物灭绝事件吗?
科学家通过计算,如果2600万年的周期成立,那么上一次大灭绝发生在6600万年前。那么一下次大灭绝事件,时间大约是在4000万年后。
不过,这仅仅只是一种估算,其中包含了各种未知因素。要知道,地质记录中的周期并非绝对精准。比如,二叠纪到白垩纪的间隔是1.86亿年,远超过2600万年。
而且,“复仇女神星”至今未被观测到。目前,人类已经完成的两次大规模巡天,都没找到这颗暗星的踪迹。反而发现彗星轨道异常的原因,可能源于银河系潮汐力,而非伴星引力。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真的存在2600万年的灭绝周期,你觉得人类能在4000万年后的灾难中幸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