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呼吁雷军小米声明,一份恶劣的卸责文本发微博

法眼观法 2025-04-01 22:28:46

以下文章来源于公众号”智识漂流“,作者卸妆君

当企业用律师思维起草生命攸关的声明时,已注定失去道德制高点。---

3天前,小米SU7发生事故,造成3人死亡。消息终于没有压住,今天下午,小米发布了如下声明:

这个声明很有代表性,值得剖析。它暴露了小米的价值观,连带着雷军的人设也可疑地进入塌方时刻。

1

小米的声明回避关键事实,淡化悲剧性质。

声明中仅用"深表痛惜"替代对逝者的明确哀悼,全文未提及"三人死亡""车辆爆燃"等核心事实。这种措辞被舆论批评为"痛惜对象模糊",既未直面生命消逝的悲剧性,也未体现对受害者家属的共情,反而易引发"企业更关注声誉而非人命"的联想。

还有时间线叙述的误导性暗示。

该声明通过选择性披露时间节点(如17分钟前的分心提醒、8分钟前的脱手预警),构造出"驾驶员分心→接管不及时→操作失误"的因果链条。然而,事故实际发生于NOA退出后1秒内(22:44:25接管→22:44:26碰撞),与前述预警存在时间断层,暗示性叙事将公众注意力引向驾驶员责任,却回避了智驾系统风险预判能力的技术争议。

此外,该声明对核心安全问题进行了策略性回避。

家属质疑的”车门无法解锁”"电池热失控时间"等致命环节未被回应。虽然小米强调车门配备机械应急拉手,但未解释为何实际事故中乘员未能逃生——是结构变形导致拉手失效,还是用户认知盲区下的设计缺陷(如拉手隐藏于储物格底部)?

而对电池爆燃的回避,更与发布会上"电芯倒置技术防爆"的宣传形成反差。

声明称”碰撞前时速97km/h",但未说明该速度是否超出A柱、车门等结构件设计承压阈值。同时,公开数据仅截取NOA退出后1秒内的操作记录,却未披露系统在施工改道场景下的障碍物识别距离、减速逻辑等关键参数。

这种"片段式透明"加剧了公众对车企数据掌控权的担忧。

2

声明特意强调”驾驶员非车主",并引用说明书"紧急拉手需学习使用",暗示事故与"非车主不熟悉车辆特性"相关。

然而,根据《消费品使用说明总则》,涉及人身安全的关键功能(如应急逃生装置)必须通过显著标识或即时提示确保用户知晓,不能将使用门槛转嫁给消费者。

在话术设计上,该声明通过强调"NOA退出后进入人驾状态",将事故归因于驾驶员操作,却未回应两个核心争议:

· 为何系统在施工改道场景下仅提前1秒预警(远低于人类反应时间);

· 标准版SU7未配备激光雷达,纯视觉方案在夜间复杂光照下的识别可靠性是否不足?

3

事故发生于3月29日,但小米迟至4月1日才发布声明,期间部分微博话题遭限流。

这种"冷处理"与雷军个人账号的沉默形成对比——此前雷军高频参与营销互动,但事故后20小时未发声,被批"流量狂欢时高调,人命关天时隐身",加剧公众对"重营销轻责任"的品牌认知。

声明文本存在”法律防御性”过载问题。全文采用技术化、流程化表述(如精确到秒的数据记录),却缺乏对受害者家属的直接沟通承诺。

家属反映"工作组未主动联系",而声明仅笼统表示"在警方指导下配合",未建立有效的情感修复渠道,反而强化了"企业利益优先"的冷血形象。

小米声明的根本问题,在于用"技术合规性叙述"替代"人文责任担当"。其策略暴露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共性困境:

1. 智驾宣传与责任承担的割裂——过度渲染"智能"却回避系统局限性;

2. 安全设计的用户友好性缺失——将应急功能认知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3. 危机公关的价值观错位——用数据披露对冲情感责任,忽视公共安全事件的特殊社会属性。

当企业用律师思维起草生命攸关的声明时,已注定失去道德制高点。

4

更恶劣的是,死者家属疑似遭遇封杀。

3 阅读:874
评论列表
  • 2025-04-02 08:08

    米粉以命试险[点赞]

  • 2025-04-02 08:29

    也不看看营销之王是谁。

  • 慢性 19
    2025-04-02 09:21

    非常正确的分析!确实这就是小米和雷偷偷的价值观!

    慢性 回复:
    资金都用来营销和误导米粉了!哪里有投入资金去自研!就是组装然后营销直接卖,不管小白鼠的生命!
    大而论道-小而论理 回复: 慢性
    [笑着哭][笑着哭]自研是有人证物证的,舶来品的营销方式如同考场作弊,偷抄写上自己大名,然后拿来吹牛成绩,你用原空白卷让他用课本来答、解,他的成绩少三十分。纯营销公司产品多带有一真九假或三真七假的体验
  • 一等 13
    2025-04-02 07:48

    质疑小米的,评论都没有几条,没有流量

  • 2025-04-02 07:46

    驾驶车辆的是人,人水平不行,怪上车了。全世界所有乘用商用车,你给找出来,哪家公开说过自动驾驶,人不用上手的?作为一个司机,不仅要顾自己还有顾及车外人,责任完全在于司机盲目相信现有智驾功能,定义于自动无人驾驶,外加驾驶水平经验不够!

    爱吃鱼的猫 回复:
    司机盲目相信,也是有人吹牛逼导致的[得瑟]某些人不是为了销量,一个劲的鼓吹自己的车,会有人相信吗?
  • 2025-04-02 00:50

    车企和媒体夸张的宣传,误导了很多人。以为智驾就是自动驾驶。 车企对用户的风险提示教育不够。同时,在视线不好的夜间,应该拒绝启动智驾功能,或者至少在高速行驶时,拒绝智驾功能启动。 别出了事只怪别人。都是用户的错? 夜间,视线不好,加上高速。智驾本身对障碍物发现的反应时间不足,留给驾驶者的反应时间更加不足。 这就是一个逻辑陷阱。车企应该重视。#雷军

  • wflzg 10
    2025-04-02 08:10

    你知道多少,参与警方或事故处理了吗?在事故处理结果没有公布以前,不要臆断。一边是花样的生命,智能驾驶的追随者,一边是刚刚兴起的智能驾驶普及浪潮。

  • 2025-04-02 12:32

    我是永远不会用小米公司的产品

  • 2025-04-02 07:59

    如果你爱一个人,就送他一部小米。如果你恨一个人,就送他一辆小米

  • 2025-04-02 10:11

    329的车祸貌似。4月1号才开始上热搜。感觉奇怪了。

  • 2025-04-02 03:54

    一场人血馒头的狂欢盛宴[得瑟]

  • 2025-04-02 02:24

    小心……

  • 2025-04-02 02:53

    真爱生命,远离XX

  • 2025-04-02 11:59

    我发现现在都在偷梁换柱纠结智驾,先甭管这玩意怎么样,就说两点,1.发生碰撞起火问题2.碰撞打不开门!把这两点解决清楚再来说别的,也别扯驾龄轻夜晚行车,就是白天发生车祸是不是也是电池起火,车门打不开?

    我兜兜里有糖 回复: 2-20个字符支持中英文数字
    所以有问题就找问题,别一群人偷梁换柱偷换概念
    2-20个字符支持中英文数字 回复:
    全电的东西,什么都依靠电,一但电池爆燃,电路板损坏,电池短路没电,怎么开门
  • 2025-04-02 16:47

    小米公司营销之神,爆胎关小米啥事?免费拖车还送吃的,打造人设,老总开车门,尽干些面子事,真断臂了,烧死人了,就又责任推很干净,网络事主。

  • 2025-04-02 20:02

    智能驾驶只能辅助,不要完全脱离自己的掌控,生命是自己的,选择这类车就要考虑各种风险,自己把握,可惜了三位逝者,代价太大了,

  • 2025-04-02 16:54

    如果是车子缺陷问题,车子厂家赔。如果驾驶员问题,死了就死了,家属按照交通事故处理就行了。一切以事故认定书为准。逼逼叨叨你们说了算啊还是?

  • 2025-04-02 14:57

    破鼓万人捶

  • 2025-04-02 19:14

    偷换概念,公关第一。起火车人烧没了一字不提。。。

  • 2025-04-02 17:56

    [点赞][点赞][点赞]

  • 2025-04-02 13:44

    一个街头小贩,难登大雅之堂,汽车不是玩具!

  • 2025-04-02 14:12

    男友名下的车,赔偿应该给男友才对

  • 2025-04-02 05:34

    交警都没定案,各路神探早就定案了,都是福尔摩斯啊

  • 2025-04-02 13:12

    为什么总指望别人自己认罪[点赞]